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的话     
马杏垣教授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现中国地质大学顾问和名誉教授。马杏垣教授1938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就读于西南联大地学系;194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任教和担任领导工作,为我国培育了几代构造学人才,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马杏垣教授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嵩山重力构造研究,成为我国地质科学园地里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马杏垣教授1978年参加“科学大会”后调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2.
任纪舜 《地质通报》2019,38(8):1403-1404
<正>2019年5月25日是马杏垣先生诞辰10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座谈,传承马先生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首先,请允许我对主办这次活动的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们尊敬的老师马杏垣先生的在天之灵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马杏垣先生是中国著名大地构造学家,特别对前寒武纪构造地质研究造诣深厚。他和他的学生在五台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2015,(1):168
<正>马杏垣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开拓创新.他在科学研究和治学领域,学风严谨、为人师表,培育了几代地质学者,为我国地质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019年5月将是马杏垣院士百年华诞的日子,为了  相似文献   

4.
王鸿祯 《第四纪研究》1994,14(2):115-118
尹赞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又是我国地质事业的一位开拓者和组织者。尹先生对科学界、地质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地质教育方面,自1952年至1956年,他参加了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了第一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在北京地质学院任职期间,他竭尽全力推进各项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学生,满足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地质人才的需求。他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成就而自豪,并长期关怀学院的成长,关怀地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缅怀尹先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推动学校工作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使之建成为当代地质教学和科研的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5.
1948年北京市解放前一年,我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当时地质系主任为孙云铸教授。王鸿祯先生刚从英国回国不久,担任我们的地史学课老师,他是珊瑚研究专家,但对地史学及古地理学也精通。听他讲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干练,讲话快速,稍有走神,立刻失联。所以听王先生课不敢稍有疏忽,整堂课处于兴奋和聚精会神状态,这与孙云铸先生讲课随时穿插英国风情、学人轶事等花絮形成鲜明对照。王先生当时还在兼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在教学上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时常带我们去野外,如唐山、蓟县等观察典型地层剖面。王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期间,他也和许多老知识分子一样受到迫害,甚至遭到个别人的武斗伤害,但他在江西峡江“五七”干校仍勤勤恳恳地劳动,我在干校时偶尔与他相遇,他仍保持一颗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的心。 经过十年动乱,北京地质学院搬迁至武汉后,王先生于1980年11月正式就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成为学校成立后第一位以学者教育家身份担任校长的人。此前,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成立时首任院长刘型是长征老干部,1958年继任院长高元贵为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老干部,而王先生为首任学者型校长。他任校长后,面对大量的文革和迁校遗留问题,他拨乱反正,恢复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当时还有池际尚先生担任副校长),他在学校的业务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成立了11个地质矿产部部属研究室,创建了《地球科学》学报。1980年我校袁见齐、杨遵仪、王鸿祯、池际尚和郝诒纯五位教授当选为学部委员(院士),学校基建主体完成,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学校迁汉后的基本稳定。我在建校60周年时曾用144个字9个阶段形容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1 52建院,出身不凡,莫地为范,国需为先指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地质系合并而成,并以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为参照。。 2院首刘型,历练长征,群英荟萃,旗开得胜。 3继任高校,八级领导,知人善任,治校有道指高元贵院长。。 4 76迁汉,艰难建院,二次创业,恢复发展。 5留英学人,鸿祯继任,施展才干,校情趋稳。 6二代接班,未敢怠慢,地学优先,确保领先。 7大学冠名,优势集成,“五颜六色”,开拓新境指一个大学,两个学区,三个校园,四个实体(两个大学,两个干院),五套班子,六有其名(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强校工程,奋力攀争,人才培养,质量先行。 9南北联手,共建统筹,百年校庆,同贺一流。 其中5、6就是指王先生任校长和于1983年7月我继王先生后接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之情,思想未敢有丝毫怠慢。 王鸿祯先生、池际尚先生和李世忠先生是我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最早的成员,他们为我校学位授予、学科点建设做出了决定性和奠基性的贡献。也是在王鸿祯先生和池际尚先生的支持下,我于1985年3月也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担任地质工科“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王鸿祯先生当时是我校唯一一个可以在两个学科(“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随后,我于1986年继1984年的“数学地质”之后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学科的招生资格,从而也紧随王先生之后成为我校可在两个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在1993年,王鸿祯、池际尚及郝诒纯三位老师又作为我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人,使我有可能在当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当年改为院士)。 在1999年纪念中国地质科学发展50周年之际,由王鸿祯先生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一书,王先生责成我编写“数学地质”方面的论文,于是我撰写了《中国数学地质的回顾与发展》一文被纳入论文集。 总之,从我踏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大门的第一天起,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王鸿祯先生的亲切教导、支持、引领和帮助。他的言传身教、带头示范、关心指导是无法简单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可以说,我的一生都是跟随王先生的步伐前行,为了纪念我的恩师王鸿祯先生百年寿辰,我必须继续学习和践行王先生的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优良作风,永远做先生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马杏垣,男,汉族,1919年5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1年1月22日去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任教,1948年在英国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历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区域地质教研室主任、副院长,1978年调离地质学院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马杏垣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教育家,曾先后担任过中国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第30岂国际地质大会在京召开;成都理工学院(原成都时质学院)建院40周年;核原料与核技术工程系(三系)建系40周年。今年,经四川省教委批准建立地学核技术应用开发省级重点实验室。1956年,在地质矿产部和核工业总公司(原核工业部)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在苏联专家Γ.Φ.Hовыков教授的帮助下,在原北京地质学院筹建“三系”,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从此,揭开了我国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新的一页。40年来,在众多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为发展我国原子能科学技术提供矿物原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放射性物探和放射性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8.
水文地质学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与利用以及各种工程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水文地质学科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比国际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落后了近20年.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建院的同时,成立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首次接收7名水文地质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何镜宇     
何镜宇先生1922年11月17日出生于北京。他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岩石学家。194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后在察哈尔省和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1950年起在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曾任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何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地质系协助池际尚教授首次开了沉积岩石学课,随后参加筹建北京地质学院,并担任矿物学和岩石学教学工作,编写了第一本《沉积岩石学》教材,并与张瑞锡先生一起创建了北京地质学院沉积岩实验室。1956~1957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合组的黑龙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质学院全体师生职工同六百多名专程返校的校友一起,在十一月十日欢庆建院十周年。这个学院經过十年的建設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制度,建立了地质測量及找矿、矿产地质及勘探、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探矿工程等系和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我的恩师沈照理教授80华诞暨从事水文地质工作60周年.1952年沈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同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7年至1961年就读于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8年,任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几十年来,沈先生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道路上,孜孜以求,不倦探索,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了四年。第一年,时逢"大跃进"开始,开学的第一周,就是农业大跃进,深耕密植的农业劳动,地质学院院墙外临街的"空地",一律分给各系一年级新生种小麦。我们翻地两米深,浇足大粪,每亩下种一百多斤,第二年夏天颗粒无收。这次愚蠢的蛮干,却使我这个城市的孩子得到了终身难忘的知识,生土是不长粮食的,华北冬小麦的播种期是寒露和霜降之间……,这些农业的知识,使我在后来的野外实习接触  相似文献   

13.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5年3月是殷鸿福院士80周岁华诞,也是殷先生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和成果倍出的第60个春秋.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52年,他以高分、第一志愿从上海育才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其"超俗"的专业选择,1953年他受邀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题为"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他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献身地质科学事业是殷鸿福从小就立志追求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2015,40(2)
2015年3月是殷鸿福院士80周岁华诞,也是殷先生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和成果倍出的第60个春秋. 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52年,他以高分、第一志愿从上海育才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其“超俗”的专业选择,1953年他受邀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题为“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他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献身地质科学事业是殷鸿福从小就立志追求的梦想,过去60多年里他一直在坚持为年青时的梦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张培震 《地质学报》2022,(10):3281-3282
<正>今年是中国地质科学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年:中国地质学会迎来100周年诞辰。100年前成立的中国地质学会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用知识报效祖国的舞台,在中国地质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构造地质学家都发挥了重要的开拓和引领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大师,如李四光先生、黄汲清先生、张文佑先生、李春昱先生、陈国达先生、张伯声先生、马杏垣先生,等等。这些灿烂的群星辉煌了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为我等后辈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工程地质年会期间,正逢张咸恭先生90大寿。工程地质专委会为先生组织了祝寿庆贺会,会议安排我们原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到会的学生致祝贺词。讲话后,肖树芳,杨华琨,周柔嘉和我起立,向张先生和师母深深行了三鞠躬!表示要在先生一百岁大寿之日,去北京为他祝寿。不曾想到先生竟然提前离我们而去!我想通过祝贺会上我们的一些讲话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与怀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冯景兰教授(1898—1976)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原北京地质学院一级教授。他早年曾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自1923年起,先后在中州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任教,并曾兼任清华大学地质系主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冯教授从事地质教育工作五十余年,历尽艰辛,鞠躬尽瘁,为我国地质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材。在他的学生中,不少人已成为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冯教授毕生致力于矿床学、工程地质学和地文学的调  相似文献   

1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习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我的导师孙殿卿先生50年来不断对我谆谆教诲的治学之道,使我终生受益,始终不敢懈怠。我是1956年迎着新中国第一次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开始受教于先生的。记得第一次拜见师容,我深感“这是一位十分谦怀,热待后生,深爱祖国,崇敬先哲的老师”。他每每对我讲述一些中国地学创始人的故事和一些同辈学友的特长和治学精神,特别是向我讲述李四光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即培养了治学报国、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全球地貌和构造、中国地质、科古生物、冰川,尤其在创建地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方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一月七日是我院(原北京地质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日。为总结三十年来我院在教学、科研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促进今后的各项工作,我院将举行节简而隆重的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南延宗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他英年早逝,但他的光辉名字和成就与中国的原子弹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共和国永远值得怀念的一位建有卓越功勋的矿床地质学家。我是地质界的晚辈,1956年在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系毕业后,录取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涂光炽先生研究长江中下游矽卡岩型矿床的类型与成因。从查阅的文献资料中才知道南延宗先生对我国的有色金属、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