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33  
周建平  徐克勤 《矿物学报》1998,18(2):158-168,T002
滇东南一些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如个旧锡矿和都龙锡矿,白牛厂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下部均有燕山期花岗岩发育,因此,个旧和都龙锡多金属矿床大多数人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笔者对上述三个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构、成分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大量海底喷流沉积结构构造,值得一提的是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块状硫化物矿体中发现了缅状结构和丝状客形虫等证据,而这些矿体曾被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
甘肃小柳沟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涛  周继强 《甘肃地质》2002,11(2):54-66
小柳沟钨多金属矿于 90年代初发现 ,目前已具大型、超大型规模。共有 4个矿床。成矿主要与长城系朱龙关群和隐伏花岗岩有关。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双重性 ,成矿温度为中高温 ,成矿流体为中等盐度 ,同位素计算模式年龄确定其成矿于加里东期。矿床成因属于火山喷发沉积—岩浆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3.
关于亲花岗岩类矿床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就矿床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存在成因联系的证据、亲花岗岩类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和岩石成因因素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趋势作简短概述。矿床和火成岩在地理上的伴生、分带现象、金属与特殊种属花岗岩类之间的关系、岩体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其伴生矿床的关系以及相对年代关系,是确定矿床和火成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的依据。元素离子的电子层构造、离子半径和离子势等地球化学性质与矿石沉积地点、母火成岩成分、矿石形成方式、矿物生成顺序、矿石矿物成分、矿质沉淀温度以及矿石形成深度等都有内在联系。花岗岩类岩荣的形成与矿质的富集、岩浆和富水流体之间的关系和造矿元素在岩浆与富水流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是控制矿床形成的三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毛景文  王登红 《矿床地质》1997,16(2):189-192
综合评述了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近几年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进展:地球历史演化与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富集;花岗岩演化途径与在矿,板块成岩成矿模式;高热花岗岩对形成超大型矿床的贡献;有机质与成矿关系;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新产地。  相似文献   

5.
蒙义峰  崔彬 《地质与勘探》1998,34(3):16-20,28
芦柴冲矿床位于滇东南砚山县境内,属南岭地区西南端--滇东南早泥盆世的层控矿带。经野外调研和室内系统研究,发现矿床为典型非火山成因的、严格受沉积相(台盆相区)控制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矿床中发育的南北向同生扩张断裂是重要的控盆和控矿构造,是海底喷流成矿的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它具周期性的振荡运动的特点,导致海底喷流成矿具周期性的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40-45
攀枝花中坝石墨矿与"三大湾"石墨矿位于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西缘大田背斜两翼,两者成矿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对称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坝"石墨矿位于混合花岗岩内部("残留体"),矿石类型为片岩型石墨矿,具有石墨粒度大、品位高的特征;"三大湾"石墨矿位于混合花岗岩边缘,矿石类型为千枚岩型石墨矿,具有石墨粒度小、品位低、变质程度低、部分碳质尚未发生重结晶变质为石墨矿的特征。通过对两矿床地质成矿条件对比分析发现,引起这种矿石质量变化的原因在于热接触变质作用(花岗岩位置)的差异,因此热接触变质作用在该地区石墨矿成矿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苏州善安浜超大型钽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安浜地区钽矿找矿的突破,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近几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矿床为碱性长石花岗岩型钽矿床.矿体赋存在隐伏花岗岩体隆起部位的顶部,自上而下分为三个矿体,呈上钽下铌关系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钠长石花岗岩型,次为少量花岗伟晶岩型.矿石主要有益组分为钽、铌,伴生有益组分为锂、铷、铯、锆、铪.钽、铌主要赋存在铌铁矿-钽铁矿中,铌铁矿-钽铁矿主要嵌布在长石、石英等矿物颗粒间,矿石可选性好.估算的资源量:钽达超大型矿床规模,铌达中型矿床规模.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对苏州西部稀有金属矿地质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亦为平原区隐伏矿床的找矿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8.
个旧矿床不仅是一个超大型的锡矿床,同时也是大型的铜、铅、锌、钨和银矿床,此外还伴生众多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近些年来,除了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成矿有关的认识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观点。笔者在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大型锡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与示范》工作中,通过野外调查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个旧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个旧矿区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燕山期含矿花岗岩,与碳酸盐建造和富含成矿物质的岩层发生相互作用,在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富集形成一系列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围绕含矿花岗岩而进行。个旧矿区成矿花岗岩与碳酸盐建造和富含成矿物质的岩层以及构造的有利配置是控制矿床空间分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超大型矿床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知礼  谢玉玲 《矿床地质》1998,17(Z5):851-854
超大型矿床,一般指单个矿床中规棋达超大型者。若将矿田内多个矿床合称超大型矿床则与矿床和矿田定义不符,应研究统一术语。超大型矿床划分标准,应便于全球对比和简单易行。提出一个以Laznicoka和涂光炽的划分标准为基础的综合方案,供统一标准以前同行研究时参考。超大型矿床分布形式分点式、带式、及首领式。后者为找矿重点。关于超大型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控矿因宋和找矿问题,以某些金矿为例作了初步研究。未发现任何独特的成矿流体。这类矿床的形成受多因素拄制,具多因复成矿床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找矿方法与手段,但有侧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现代分析研究法第一次阐明了顿聂茨克和司雷姆别特矿床含矿带内稀有元素和金的聚集水平,仅发育在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内含矿体的重要特征是金,锑,铪,钽的富集水平,钽和钪在两个矿床的锡石中高度富集,顿颞茨克矿床的含矿带划分出轻稀土而言的重稀土元素更大的富集,介绍在花岗岩内的沉积-变质岩内的含矿带分别进行的评价,指出了沙雷克组沉积的高的区域含矿性。  相似文献   

11.
用王亚光研究大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理论来研究西昌—滇中地区大、中型内生矿床的分布规律及预测,用“矿结”一词来表明经纬线方向深大断裂交汇处是大矿的分布空间。1990年所预测的一些成矿区为1991年地质找矿工作所证实,如大红山式铁铜矿的新发现和会东发嵩铝锌矿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莫霍面形状与大型矿床空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2个大型金属矿床为例,探讨其与莫霍面形态,空间关系及其相关的问题,应用的莫霍面图可靠程度较高,莫霍面形态复杂,地幔坳陷分坳陷带和坳陷区两大类,大小不一,统计显示,大型矿床平均分布于规模较大的幔坳中心两侧22km范围内,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界面金属原子的能量比内部要大得多,它的活动性增强,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二是边缘成矿效应,三是坳陷两侧往往被超壳断裂切穿,成为矿液上升的通道和赋矿场所,提出云县-勐海、兰坪东支杆-三山及宾川小龙潭三个预测区,认为思茅以东 江以北及昆明-石屏等幔坳带两侧,均是寻找大型矿床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巴尔哲碱性花岗岩稀有稀土特大型矿床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类型工业矿床,其规模居亚洲第三位.含矿岩体为燕山期碱性花岗岩,岩体普遍矿化,岩体即是矿体,矿石品位富,稀有稀土元素种类多,其共生伴生矿物多达44种,工业矿物以羟硅铍钇铈矿、烧绿石、铌铁矿、锌日光榴石为主.  相似文献   

14.
红河县车古铁多金属矿为近期新发现的金矿点,通过矿区已发现的三处矿化体的综合研究,并与典型矿床进行对比,认为本区金矿化体均为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海南成矿带成矿系列地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慕陶 《地球化学》1998,27(4):391-399
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丰富多彩。目前已找到116种矿产,探明矿床数百个,已涌现出像大宝山、矾口、大降坪、211、河台、石碌、羊角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矿床。然而,大多数矿床有各自的特色,又有相互的空间和成因联系,构成成矿系列。区内可划分为4个成矿区带,22个成矿系列、亚系列。南岭成矿带以壳源和壳慢源岩浆成矿系列为主;云开成矿带以壳幔源岩浆和沉积变质成矿系列为主;沿海成矿带以陆相表生风化带和壳幔源岩浆成矿系列为主;海南成矿区以沉积变质火山热液成矿系列为主。这些成矿区带成矿系列具有独特的演化规律,即成矿区带矿化随时空演化规律、成矿系列随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和成矿系列随岩浆序列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海相沉积成因的黑滑石矿床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新的成因类型矿床,本文除着重介绍在川东南发现的海相沉积成因的黑滑石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外,还引进非金属矿床含矿建造和成矿系列的概念,提示黑滑石矿及与其共生伴生的其它非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超大型稀有稀土矿床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有稀土超大型矿床的储量为大型矿床储量的5倍以上(REE、Be)或10倍以上(Li、Cs、Nb、Ta、Zr)。这类矿床大多与碱性岩类岩石有关,主要分布在地台区,成岩成矿时代以前寒武纪为主,其次为中生代。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矿化往往发生在更为还原条件下。超大型富矿与深部成矿源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8.
庞玉蕙 《矿物岩石》1997,17(1):96-99
铀钨矿床是一种新矿床类型。其主要矿物是白钨矿和沥青铀矿,它们既有共生,也有伴生。钨以白钨矿细脉、分散状微粒白钨矿和吸附状等形式产出。钨与铀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六个阶段。矿岩时差较大。钨来源于已固结的花岗石,它是由地下热水或热卤水从已固结的花岗岩中浸取出来的。钨(铀)矿化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有利的构造岩性中沉淀富集而成的,不是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大型,超大型矿床找寻与预测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辽西八家子斑岩成矿分带系列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富强 《矿产与地质》2004,18(3):252-255
为了在八家子铅一锌一银矿田寻找新的矿种——钼矿,通过对八家子一杨家杖子成矿带上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此成矿带上每隔10km就出现一个矿集区,每个矿集区由数个或数十个矿床构成;在同一个矿集区中,围绕岩体这个成矿中心,金属矿化和成矿元素出现明显分带性。而八家子铅-锌-银矿床具有此类似特征。因此,提出八家子矿田存在一个完整的成矿分带系列,其成矿中心是炉沟的花岗斑岩体,岩体具备了寻找兰家沟式大型斑岩钼矿床的各种地质条件。此后,经对物化探异常的验证,发现八家子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Mo异常内存在厚大钼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