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5个中尺度海洋围隔实验装置研究铜、镉、汞、铅和锌的混合液对厦门湾浮游生物生态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混合溶液即使在几个ppb的浓度下,也能产生对浮游生物生产力的抑制作用,浮游动物对重金属污染非常敏感,特别是幼形类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2.
汞、铅对非洲鲫鱼肝线粒体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强 《海洋科学》1985,9(4):36-38
为了研究和探讨重金属毒物对海洋生物的致毒机理及其对生物体内各种生化过程的影响,继镉、铜对非洲鲫鱼肝线粒体功能影响的研究之后,本实验继续以非洲鲫鱼(Tilapia mossambica)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测定了氯化汞、硝酸铅对鱼肝线粒体(离体)呼吸控制率和氧化磷酸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汞、镉、铬、锌对紫菜毒性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镉等重金属是当前海洋的重要污染物质,它们对海洋生物和人体都有高的毒性,像“水俣病”、“痛痛病”就是由于环境汞、镉污染使人致残、甚至丧命的公害病。有关汞等重金属对各种海洋生物的毒性试验资料,是制订海水水质标准和沿海工业、城市“三废”排放标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采水样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珠江河口环境在一连串变化过程中,当各种浓度的Cu,zn,Pb,Cr和Cd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对单细胞藻类——硅藻和扁藻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汞、镉、锌和锰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在恒温和充气条件下,研究了Hg62+,Cd^2+,Zn^2+,Mn^2+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Hg^2+,Cd^2+,Zn^2+,Mn^2+对日本对虾仔虾的毒性顺序为Hg^2+〉Cd^2+〉Zn^2+〉Mn^2+。根据重金属日本对虾仔虾的96hLC50值计算的Hg^2+,Zn^2+,Mn^2+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2,0.0342,0.0449,0.0950mg/dm^3。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u、Pb、Zn、Cd四种重金属离子活度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球等边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叉边金藻(Dirateria inornate)的毒性效应。藻对重金属的响应曲线包括平台区、阈值、半数效应值、零增长值。对于Cu,三种藻的阈值分别为p~aCu=8.5,p~aCu=8.7,p~aCu=8.9。三种藻的零增长值分别为p~aCu=7.0,p~aCu=7.1,p~aCu=7.3。对于Zn,三种藻的阈值分别为p~aZn=8.0,p~aZn=8.5,p~aZn=9.5。两种藻的零增长值分别为p~aZn=6.3,p~aZn=6.9。对于Pb,二种藻的阈值分别为p~aPb=10.8,p~aPb=9.5:一种藻的零生长值在p~aPb=8.2。对于Cd,三种藻的阈值分别为p~aCd=8.9,p~aCd=10.3,p~aCd=10.5。两种藻的零增长值出现在p~aCd=8.1和p~aCd=8.4。对于牟氏角毛藻,四种重金属的毒性强弱顺序为Pb>Cd>Zn>Cu。对于叉边金藻的毒性顺序为Cd>Pb>Cu>Zn。对于等边金藻的顺序为Cd>Cu>Zn>Pb。  相似文献   

7.
孙耀  陈超  张友篪 《海洋科学》1987,11(4):47-51
本文讨论了铜对黑鲷的卵、前期后期仔鱼和幼鱼四个阶段的影响。认为黑鲷的卵阶段对铜最为敏感,随其年龄的增长,黑鲷对铜的敏感性不断降低;通过对卵(4—16细胞)至前期仔鱼(卵黄完全吸收)的连续观察发现:胚孔封闭前的胚胎发育阶段对铜敏感性高于胚孔封闭后的各胚胎发育阶段,与其它某些受试鱼类不同,铜对黑鲷胚胎发育的迟滞效应不明显,并且在孵化前的各胚胎发育阶段均未发现明显的畸形现象,仅部分初孵化仔鱼的脊椎和尾骨有畸形弯曲。本文还提出:在建立水质标准时,对实验中给出的铜对黑鲷受精卵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_50)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梁德海  徐雯 《海洋科学》1999,23(4):9-12
目前,国内养殖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的饲料主要是鲜杂鱼、虾等。而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作为饲料的鲜杂鱼、虾数量也越来越少,已远远满足不了海水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另外,从营养角度上来讲,单独投喂鲜杂鱼、虾也难以满足黑鲷的营养需求,常常会出现某些营养缺乏症,且易污染水质,引发疾病。与此相反,新兴起的养鱼配合饲料具有来源广、成本低、营养全等优点,是现代养殖技术的一大突破。为进一步推动黑绸养殖生产的发展,作者于1994年5~9月,在河北省黄骅市海水养殖公司养殖场利用网箱进行了人…  相似文献   

9.
南沙群岛海域海水中胶体铜、锌、铅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水中元素基本形态的区分通常是采用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分离,但海水中那些并非溶解态的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变形性[1],并具有较小的粒度,在过滤时,基本上都进入了滤液而被算作溶解形态,这使得深入理解元素在海水中的形态分布及其海洋生态效应受到限制[2].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添加尿素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尿素中非蛋白氮的含量高达46.7%。有人用它来代替饲料中部分蛋白质饲养鲤鱼,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海水鱼类的养殖中,有关尿素的使用尚未见过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饲料中添加尿素对黑鲷生长的影响研究。 l 材料与方法 黑鲷Sparus macrcocephalus试验鱼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岛养殖试验站繁殖培育的当年黑鲷苗。养殖试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室温(21℃左右)、低温(3—5℃,冰箱)和超低温(-196℃,液氮)保存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ky)精子,探讨不同温度保存对黑鲷精子生理特性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黑鲷精子活力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保存4h后的精子失去激烈运动的能力。在低温条件下,黑鲷精子寿命有所延长。黑鲷精子经过超低温保存后,其激活率、受精率与鲜精的接近,精子活力则有所下降。黑鲷新鲜精子在海水盐度为10时能被激活,但经过超低温保存后的黑鲷精子激活所需的最低盐度必需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黑绸Sparusmacrocephalus(Basilewsky)视网膜中存在视杆、单锥和孪生双锥三种光感受细胞,视杆与视锥的比例较大,为67:1。每一双极细胞接受约5—8个视杆的输入,每一神经节细胞接受约17—25个双极细胞输入,表明神经节细胞有较大的感受野。视网膜细胞这种形态组合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与黑鲷生存的浅海底层弱光环境相适应。黑鲷的视杆色素经测定为视紫红质VP4851(吸收光谱峰值为485nm),其吸收光谱与黑鲷栖息水层中日光能量分布相对应,也与该水层中的生物光场相适应。黑鲷暗视光谱敏感曲线峰值与视紫红质吸收光谱曲线相一致,均在485nm处。此外,黑鲷光谱敏感曲线存在普氏位移,表明黑鲷具有辩色力。  相似文献   

13.
硬骨鱼类中有些种类具有雌雄同体的现象,即性腺同时存在于卵巢和精巢组织,这种雌雄同体现象在一些鱼类中甚至可终生存在,并能自行受精,如鮨科鱼类 Serranaus cabrilla 等。另外有些鱼类虽然在其生活史中同时存在卵巢和精巢,但卵巢和精巢并不同时成熟,不同年龄段表现为不同的性别,有一个性转换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同时存在卵巢和精巢,在发育过程中精巢先成熟,卵巢受到抑制,低龄鱼表现为雄性(如黑鲷),随着年龄増大,精巢逐渐萎缩而卵巢逐渐发育成熟,表现为雌性;(2)卵巢先成熟,到了高龄精巢才成熟(如石斑鱼类和淡水黄鳝等),第一次性成熟都是雌鱼,产卵过后才逐渐变为雄鱼。 从自然界捕鱼苗来养殖,常受到资源的限制,往往很难满足养殖的需要,人工繁殖是解决自然苗种不足的根本途径。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从仔鱼培育到二龄的黑鲷,一般全部表现为雄性,三龄鱼才有部分转为雌性,为了使其能提前转为雌性,尽早参与生殖,达到人工生产苗种的目的,作者于1991-1992年进行了人工诱导鱼类性转变的研究,同时观察了性腺的发育过程。 过去有关人工诱导发生性转变的研究多数采用生活史上没有经历性转变的鱼类(即雌雄异体鱼类),用人工方法使生活史上有经历性转变的鱼类发生性转变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主要采用雌性激素投喂和注射方法,结合环境因子如水温、光照,使生活史上有性转换过程的黑鯛,在低年龄时提前发生性转变。此研究对提高经济价值较高海鱼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海水鱼类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从盐度为26.6的海水直接转入淡水,考察渗透压的急剧降低对黑鲷的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及其受体(growthhormonereceptor,GHR)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黑鲷从海水直接转入淡水后48h有33%的鱼死亡,对照组无死亡现象;(2)黑鲷在转入淡水48h内其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肝脏及鳃中GHR及GHRmRNA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3)黑鲷在转入淡水48h后其肾脏中GHR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肾脏中GHRmRNA含量在24h及4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从GH含量看,黑鲷从海水环境到淡水低渗环境与鲑鳟鱼类从淡水到海水环境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有差异,而黑鲷肾脏中GHR的含量变化可能参与黑鲷对外界环境渗透压的这种急剧降低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5.
食物的消化率是指被消化道吸收而进入体内的营养物或能量占摄入食物所含营养物或能量的百分比(Brett et al.,1979),在有关鱼类能量学的文献报道中,消化率、吸收率、同化率等常用来描述同一个概念。通过测定鱼体排出粪便的量可以对食物的消化率进行估计,但粪便除包含有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外,还包含有消化液及肠道上皮等代谢物,这两部分物质难以分离。因此,在研究中,通常对这些少量的非粪便排出物不加区别,这样测得的结果称为表观消化率(Jobling,1983a),由于类便中的物质会流失于水中,从而给鱼类消化率的测定带来许多实际困难。目前测定鱼类消化率的方法很多,除虹吸法外,还有后肠取粪便法(Henken et al.,1985),Cr2O3指示物法(Henken et al.,1985),以及其它一些指示物法(Buddington,1980; Bowen,1981;Atkinson et al.,1984;De Silva et al.,1974), Braaten(1979);Cho等(1982)和Jobing等(1983a)对消化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鱼类对动物性饵料消化率一般较高,测定上的误差对能量收支的影响不是很大。许多生态因子对消化率产生影响,在实验室研究中,人们着重探讨了体重,水温、日粮水平及食物的性质等对消化率的影响(Solomon et al.,1972; Elliott,1976; Windell et al.,1978: Henken et al., 1985; Cui et al.,1988; Jobling,1993)。 1994年8月-11月,作者在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B.)幼鱼进行能量学研究中,探讨了日粮水平对其粪便失能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水温、日粮水平及体重条件下黑鲷幼鱼粪便能的预测模型。通过研究,不仅阐明了黑鲷幼鱼的消化吸收效率随日粮水平等因子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黑鲷的养殖生产及其养殖环境的保护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物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前两者在体内可以完全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氨、尿素和其它含氮化合物,它们是含能物质。鱼类蛋白质的含氮代谢物质主要通过鳃排出,少量通过尿液排出(Beamish et al.,1984),这种排泄物的能量损失也称为非粪便失能。 鱼类非粪便失能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直接测定鱼的氨及尿素排泄量,然后通过氨及尿素的含能量来计算;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氮收支方程来间接估计排泄物的能量损失(Gerking,1955;Savitz,1971; Savitz et al.,1977;Lwata,1970;Porter et al.,1987),Braaten(1979),Bower等(1980),Cameron等(1983), Brafield(1985)和Knights(1985)对鱼类排泄量的各种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综述。本研究是应用氮收支方法来间接估算黑鲷的排泄能损失。这对于探讨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及代谢产物对养殖水环境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鲷的营养需要及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黑鲷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及动,植物蛋白比例的有关研究,黑鲷对于饲料中磷的需要量及钙磷化,黑鲷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添加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制成黑鲷配合饲料并与冰冻玉筋鱼进行了比较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矿物质是鱼类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海水鱼类虽可通过饮用海水直接摄取,但是这些矿物质并不能满足鱼类的全部需求,在饲料中还必需予以添加,因此研究海水鱼类对矿物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是我国北方最有价值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目前黑鲷养殖业已经逐步发展起来,开展黑鲷营养需求和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报道了黑鯛对Ca,P,K,Mg和Mn的需求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黑鲷精子入卵早期发育迅速。精、卵相遇的3-5sec左右,卵孔管出现一种能引诱精子入卵的物质;精卵相触约10-15sec左右,即精子进入卵孔管后,管内又涌出另一种能阻止多余精子继续入卵的物质;同时,受精锥形成。约15-54sec左右,受精膜发生;约90sec左右受精膜举起,围卵腔雏成;约180sec左右受精锥开始退缩,精子头部和颈部被俘入卵内;约300sec左右出现第二极体。文中对卵孔管出现的这两种物质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