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CAWS600-B(S)型自动气象站DY-01电源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帅  马传成  郭海涛 《气象科技》2009,37(1):122-124
针对近年来全国许多台站安装使用CAW9600B(S)型自动气象站的实际情况,讨论了CAWS600-B(S)型自动气象站DY-01电源系统原理,通过对整流滤波电路、中央控制电路、充电及稳压输出电路的原理分析,介绍了交流输人电路、中央控制电路、充电及直流输出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检测、维修方法,为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和维修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质量是影响自动气象站观测业务发展的一个瓶颈。重新定义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分析了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的因素,设计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并对体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由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标识码、数据质量评估三部分组成,其中,质量控制流程又由数据生产阶段、数据传输阶段、数据检查阶段组成。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是在减少疑误数据产生的前提下,对观测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控制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为了节省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死机故障排除时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研制了一种远程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固件程序设计、调试制作等。通过对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进行远程重启或自动重启,实现死机故障的排除。同时可以远程读取自动气象站运行时的电压情况,对电池性能进行分析。该模块接入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后,在自动气象站出现死机故障时无需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自动气象站资料处理业务中存在的流程分散、处理统计时效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气象站资料实时处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将自动气象站资料封装为消息,使用消息中间件进行数据传输,引入分布式流式计算引擎,利用基于现有的数据解码和统计算法,在流式计算框架内进行设计、重构和整合,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结果表明,统一平台下的自动气象站资料接入和处理方法,能够使构建的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低延迟和容错性等特点,满足自动气象站资料实时数据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需求。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以气温、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等4个代表性气象要素为例,提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方案。在遵循向下兼容性、低运算量等要求下,改进设计在现有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软件整体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6.
讨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数据质量控制问题,以气温、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等4个代表性气象要素为例,提出自动气象站采集器数据质量控制程序的改进方案.在遵循向下兼容性、低运算量等要求下,改进设计在现有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软件整体框架内进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的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 《贵州气象》2011,35(1):45-47
通过研究各厂家自动气象站的数据采样方式、存储方式,运用WebGIS和数据库技术,采用asp.net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GIS的自动气象站数据查询系统,使多厂家气象自动站数据在同一界面显示,提供多种形式的统计查询,方便用户分析和应用。成果可为相似系统的开发提供关键技术和方法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分模块设计了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状况自动监控与分析、自动报警、数据查询与输出、要素等值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在分析市县级气象部门对区域自动气象站应用需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软件系统结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3个方面设计了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评估的流程,并对北京地区187个自动气象站1998—2009年逐时气温资料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初期重点兼顾城区和山区的布设策略,为北京区域气候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北京地区正常运行的自动气象站发生中度和重度缺测的站点相对较少,离散和轻度连续的缺测较集中,具有较好的区域一致性;错误发生率最高为3.8%,大多数年份错误发生率均在1%以下,可见自动气象站错误数据相对较少;尽管可疑数据涉及的站点相对较多,但经空间一致性检查后,有超过50%可归并为正确数据。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近年来,中国气象局为省级计量部门提供了与自动气象站相适应的计量标准和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均有自控化的通信接口,为实现微机自动控制这些设备有了可能,但缺少相应的计量检定软件和应用平台,仍难以实现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的自动检定,需对现有的计量检定系统做进一步完善、创新和拓展,建立现代化的省级自动气象站计量检定系统。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3MS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系统,配备了先进的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监测运行能力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的评估,其实质就是对自动气象站可靠性的评估,其目的在于指导自动气象站保障维护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借鉴大气透明度定义探讨自动气象站可靠性,解释产品可靠性指数分布的物理意义.根据模型统计分析在修改采集器设计、增加状态检测电路后自动气象站的运行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计算出实验考核指标.通过试验获得试验产品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置信度0.95下的最小无故障时间,并对将投入业务使用的双套站和三套站系统,在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维修周期上做了相关讨论,为科学决策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计算机遇信接口芯片的过电压耐受能力和电路分布电容对计算机遇信影响的测试,提出了计算机通信接口过电压保护器设计时主要从被保护器件的过电压耐受能力与电路最大接入电容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3.
在简述自动气象站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原Ⅱ型自动气象站的不足之处,并介绍新型自动气象站。新型自动气象站在结构、数据接口、设备状态监控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比Ⅱ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加严格的执行标准,是自动气象站发展的新台阶。统一的标准使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采样频率的提高和多级的数据质量控制使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高的测量性能,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的建设与保障是目前各省气象装备工作主要的侧重点,而如何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及准确性,又是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在近几年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保障工作中,总结出了CAW S600型自动气象站定时数据异常的故障判断和检修方法、步骤,以及缺失数据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15.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定时数据异常的故障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气象站的建设与保障是目前全区业务工作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实时及准确性、连续性,也是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使观测数据具有代表、准确和比较性。通过近几年对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保障工作,总结出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定时数据异常的故障判断和检修方法、步骤,以及缺失数据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16.
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针对所研制的新型物联网自动气象站,设计并开发了集数据接收、显示、实时质量控制、监控、维护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物联网自动气象站的应用推广,并提供准确可靠的实时气象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数据的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嵌入式Web远程自动气象站监测的设计方法,以STM32微控制器和网络芯片W5500为核心,创建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对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进行较为精确地监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统计新型自动气象站相关设备监测点运行状态信息及同时段地温、气压、气温、湿度、风、降水6要素数据质量的正常或异常频率,对观测要素数据与设备状态信息做了相关性分析,并针对各要素统计了相关状态监测点的命中率、误警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通信状态、设备自检状态及传感器3个监测点运行正常时与观测数据间的一致性较好,正常命中率高于96%,而采集器、通信接口、计数器、AD、主板温度等部件状态异常时与观测数据间一致性较差,异常命中率低于3%。利用国内新型自动站运行状态文件来辅助判断相关观测要素质量,虽然在应用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需改进方向,但有利于改进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气象仪器要从模拟信号传感器获取数据,必须经A/D模数转换器接受传感器的低电平信号并输出数字。针对目前应用在自动气象站和检定设备的A/D模数转换器一般在12位或以下已不能够完全达到新气象仪器所需要求的情况,文章对在硬件电路开发设计中使用AD公司最近推出的24位串行模数转换器AD7714功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基于AD7714实际应用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法,以及部分程序源代码。总结出该芯片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并介绍了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动气象站探测数据短距离无线传输的需要,设计了一套气象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系统由发送器、接收器组成,基于51单片机和NRF905无线射频控制芯片开发。该系统对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实现了气象数据的无线传输、显示和存储。经测试系统在环境适应性和传输能力方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硬件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及系统测试几个方面对传输器开发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