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林漓江流域作为重要的桂北生态屏障,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挑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研究小组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视角,结合漓江流域基础条件,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土地综合整治区、自然保护地、地质遗迹资源等不同保护修复区的生态产品供给潜力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可与当地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生态文化等产业兼容发展,实现多元化生态产品新业态。  相似文献   

2.
正统筹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党中央赋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重大使命,是新组建的广西自然资源厅的全新职责。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广西自然资源厅内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负责统筹全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主要工作职能包括: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指导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组织指导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开展矿业遗迹保护等。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永续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还自然以和谐,给大地以生机,是历史赋予自然资源部的职责,也是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所承担的重任。作为自然资源部具体承担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司局负责人,周远波坦言,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这是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大机遇、大环境。"进入新时代,站在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需要以维持区域生态保护格局为基础,聚焦核心生态区、重要生态带和重点生态绿心,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以山东为例,在生态问题诊断基础上,基于省域生态保护格局,构建了“两核、三带”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提出了“六心、六原、多城”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提出了筑牢生态保护基础框架,锚定重点生态绿心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开展平原土地整治修复,差异化推进城镇生态修复,以期为省域生态修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单一类型生态修复规划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对象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对象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的各类生态系统,而单一类型生态修复规划仅针对某一类生态系统编制的修复规划;二是原则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更强调遵循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三是策略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强调以自然恢复为主,单一类型生态修复规划则多以工程恢复为主。编制好广西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相似文献   

6.
研究立足西宁市自然资源本底和生态资源特色,深刻把握西宁生态各类现状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在统筹协调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前提下提出生态保护和管控思路,为进一步建设绿色空间规划体系和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日,河南省印发《"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森林河南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河南省科学开展林业保护发展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指标、重点区域、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举措.到2025年基本建成森林河南.  相似文献   

8.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方面,向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释放出政策红利.就如何通过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增强市场信心和预期等方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相关问题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塑造美丽生态国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国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处于探索和初期规划编制阶段,体系框架和具体思路尚未明确,本文以莒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本底分析、问题识别、目标定位、格局优化、修复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体系框架,为编制其他城市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是中央赋予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系统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优先任务。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河南省各地市已启动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简称“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县级规划编制工作也将有序开展。如何编制好生态修复规划这一新的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为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为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汾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开发平台、技术路线、数据库结构和实现的功能。在详细分析了用户的需求后,结合山西省政府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中的要求,以ArcGIS为开发平台,VB与ArcObjects组件相结合,研制了实用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汾河流域的规划管理及水利、环保、林业、国土、农牧等专题数据的统计、查询、分析,同时可提供相应的图文资料。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科学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合理布局生态修复空间是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面临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以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系统评价为基础,通过对山东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恢复力综合评价,研究识别出山东省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并对各重点区域提出了生态修复的主导方向,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塑造美丽生态国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国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处于探索和初期规划编制阶段,体系框架和具体思路尚未明确,本文以莒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本底分析、问题识别、目标定位、格局优化、修复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体...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战略谋划加强黄河生态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对开封来说,4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与黄河相濡以沫、荟萃交融的历史。为此,推进黄河流域开封段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局突出做好以下工作:划定生态廊道,加强流域国土空间管控。黄河干流在开封市境内88公里,流经四区一县12个乡镇,流域面积达26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山东黄河流域生态基础条件、生态本底状况,识别流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基本思路,构建了“两屏两心多廊”的流域生态修复格局,进行了流域生态修复分区;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的具体路径,主要是泰山和徂徕山-莲花山区域、黄河和大汶河生态廊道、黄河三角洲和东平湖湿地的生态修复;为实现流域一体化保护修复,从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修复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保护修复走在黄河流域前列,森林河南基本建成……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擘画2035年远景目标,河南提出了建设"生态强省"的宏伟目标. 扎根中原大地,守护绿水青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在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新一轮机构改革赋予了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同时提出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这一创新举措来加大力度推进国土空间的全方位系统治理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作为一个全新的规划,在规划编制的理念、技术方法、实施路...  相似文献   

18.
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层级传导机制是保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治理效力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与完善,作为其重要专项规划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需要明确各层级规划的定位、内容以及传导路径。本文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实践,探讨了规划层级传导的基础与策略,提出了“4+4”规划层级传导框架,明确了规划层级传导要素及其传导方式,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规划层级传导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和分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以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认真履行"两个统一行使"职责,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矿产资源勘查、土地利用等方面制定各类规划和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发挥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作用。根据国家和省上的要求,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构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印发《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启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地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探讨建设生态国土、践行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生态恢复为主的原则,切实转变资源粗放利用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立美丽中国,实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