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英砂表面微结构分析有助于理解沉积物的成因环境。四川省雪隆囊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上游,该处分布有堰塞湖溃坝沉积物。为了判断其溃坝沉积物的沉积成因和形成环境以及过程,采集石英砂样品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初步获得堰塞湖溃坝沉积物石英砂的表面微观结构组合特征是次棱角状及次圆状颗粒为主,颗粒边缘形状为棱脊磨损及次棱脊,表面多为中、低起伏;少量出现贝壳状断口,小撞击坑出现较多,平行解理面少见甚至没有;擦痕、磨光面少量出现;化学溶蚀和沉淀形态包括蚀坑和蚀缝、硅质薄膜和硅质球。结果表明雪隆囊堰塞湖溃坝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不仅受到强烈的机械撞击作用,而且在后期也有比较强烈的水流作用参与其中,可以为分析溃坝沉积物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环境提供参考。雪隆囊溃坝沉积物石英砂表面微观结构特征与残坡积、冰碛、冰水、冲积、洪积、泥石流、湖相沉积、海洋沉积、风成等沉积环境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载激光高度计测得的南极威德尔海西北区域冬季海冰表面起伏数据,结合脊帆形态参数和空间分布对中性条件(大气层处于中性平衡态)下对应10m高度处风速的冰-气拖曳系数Cdn(10)和脊帆形拖曳力Fd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并探讨了冰-气拖曳系数Cdn(10)和脊帆形拖曳力对总拖曳力的贡献随脊帆强度(脊帆高度与间距的比值,其中脊帆高度是指脊帆顶点到平整冰面的垂直距离,脊帆间距是指相邻两个脊帆顶点之间的距离)和冰面粗糙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冰-气拖曳系数Cdn(10)随脊帆强度增大呈递增趋势,对较小的脊帆强度,Cdn(10)随粗糙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脊帆强度较大时,Cdn(10)随粗糙长度减小而增大,即存在某一脊帆强度阈值,使Cdn(10)在该阈值两侧随粗糙长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脊帆形拖曳力对总拖曳力的贡献随脊帆强度减小而减小,随着粗糙长度增大而减小。通过分析发现,造成以上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脊帆强度的增大,摩拖曳力在总拖曳力中的优势地位逐渐由形拖曳力代替。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图2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图1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K、M、P为不同地层。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能反映甲地地层剖面的是()(2)若甲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a、b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河的水能比b河更丰富②与b河相比,a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③b河下游西南岸冲刷严重④与a河相比,b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陆地卫星MSS4、5、7波段假彩色合成卫片的解泽(比例尺为1/50万),参考地质图、地貌图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该图划分出十六个土类,四十四个亚类,现将各类土壤主要特征特性概述如下: A 黄棕壤:黄棕壤是我国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在我省主要分布在伏牛山主脉与沙河一线以南。该土硅铝率较低,明显的特征是心土层红棕至棕色,棱块或棱柱状结构,结构面有大量棕色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雪龙号”船第22次南极考察(2005/2006)时采集的一尾章鱼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与鉴定。鉴定认为,系无须亚目、蛸科(章鱼科)、爱尔斗蛸亚科Pareledone属的Parele-done turqueti种。皮肤柔软光滑,无疣突。漏斗器官VV型。中腕型,腕式为Ⅱ=Ⅲ.Ⅰ=Ⅳ。腕吸盘单列,无扩大的吸盘。腕间膜较深,腕间膜式为c=d.e.b.a。雄性右侧第三腕茎化,茎化部分(端器)具独特的舌叶和交接基结构,舌叶勺状,凹槽无横脊,交接基短。具前后唾液腺、嗉囊和墨囊。齿舌发达,由7列异形小齿组成。半鳃内外侧各具鳃小片7个。  相似文献   

6.
云底二次蒸发导致的同位素动力分馏可显著影响观测的降水同位素组成和大气水线。本文利用海河流域7个监测站点的降水δ2H和δ18O数据,分析了云底二次蒸发对流域降水同位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降雨水样的大气水线为δ2H=7.19δ18O-0.74,显著不同于降雪水样的大气水线(δ2H=8.42δ18O+15.88);流域降雨,特别是小降雨(<5 mm)事件,易受到云底二次蒸发的影响,导致其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随着降雨量的减小而减小。流域降雨同位素的云底二次蒸发主要受气温和相对湿度控制,随着气温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减小,云底二次蒸发加剧,导致观测的地面降雨富集重的同位素,同时伴随的同位素动力分馏导致流域降水过量氘(d)值以及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减小。与平原地区相比较,流域山间盆地地区受“雨影效应”影响,气候相对干燥,其降雨同位素受更强的云底二次蒸发影响。观测期间,流域小的降雨事件占总降水事件的42%,故云底二次蒸发对流域降水同位素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邹文军 《西部资源》2022,(1):40-41,44
安庆市静脉产业园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十洪公路(X019)南侧,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扬子板块东段下扬子断块,构造上属孔城槽地怀宁褶断带,带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地貌单元为沿江丘陵,地貌为构造溶蚀低起伏丘陵,丘顶浑圆,丘脊走向多为北东、北西向,丘坡坡度20°~30°,局部可达35°,地形起伏较大,最高处位于勘察场地外围北...  相似文献   

8.
选用溶剂挥发法,以氯化胆碱和氯化锌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n(Ⅱ)单晶[Ch][ZnCl_3],并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X-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等对单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P 21/c,晶胞参数a=7.322(4)?,b=9.423(5)?,c=16.688(8)?,V=1145.8(10)?~3,Z=4,C_5H_(14)Cl_3NOZn,Mr=275.89,Dc=1.599 g/cm~3,F(000)=560,m=2.797 mm~(-1),R=0.0524和wR=0.1434。通过热分析,热分解温度为323.5℃,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熔点为43℃,相变焓为94.1 J·cm~(-3)。  相似文献   

9.
1. The different geological formations and their ecouomie sigmficances. (a)Alluvium (b)Loess (c)Red beds (d)Upper coal series and Sandstone formations (e)Lower coal series (f)Metamorphic series  相似文献   

10.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就高鲁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地貌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为山地,以中起伏亚高山(42.43%)为主,其次是中起伏中山(34.89%);河谷切割深,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发育;平均坡度23.4°,以较陡坡(32.58%)、陡坡(25.86%)为主;半阴坡(26.61%)和阳坡(26.43%)的面积略高于阴坡(24.58%)和半阳坡(22.15%);平均面积—高程积分值(HI)为0.532,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各片区起伏高度差异小,基本地貌类型、坡度、坡向的构成,剥夷面级数和HI值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2.国外现代盐湖的分布特点及其重要矿产:根据上述国外现代盐湖的分布情况,可得出如下特点:(1)国外现代盐湖(或称世界现代盐湖)主要分布于干旱气候的沙漠带和草原带(包括干寒高原区):从世界盐湖分布图(见图1)和干旱区的分布图(见图19)来看,北半球盐湖带和南半球盐湖带基本上是与北半球干旱沙漠草原带和南半球沙漠草原带相适应。但是,尽管赤道气候是炎热多雨,而在东非断裂谷系内年  相似文献   

12.
1. The different geological formations and their ecouomie sigmficances. (a)Alluvium (b)Loess (c)Red beds (d)Upper coal series and Sandstone formations (e)Lower coal series (f)Metamorphic series  相似文献   

13.
月球地貌是月球表面发生的地质和地貌过程的结果,月球地貌单元的划分和等级分类体系的构建是月球地貌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月球地貌图制图的基础和关键科学问题。地貌学是研究形态和成因的科学,高程和起伏度是最基本的地貌指标。本文基于LOLA(Lunar Orbiter Laser Altimeter) DEM数据以及LOLA和SELENE TC(Terrain Camera)融合的DEM数据(SLDEM2015,文中简称SLDEM),利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月表起伏度计算的最佳窗口,并以起伏度100 m、200 m、300 m、700 m、1500 m及2500 m为阈值将月球表面分为微起伏平原(< 100 m)、微起伏台地[100 m, 200 m)、微小起伏丘陵[200 m, 300 m)、小起伏山地[300 m, 700 m)、中起伏山地[700 m, 1500 m)、大起伏山地[1500 m, 2500 m)及极大起伏山地(≥ 2500 m)地貌7个类型。划分结果显示:微起伏平原主要分布在月海平原区域、部分有玄武岩充填的撞击盆地的盆底区域以及撞击坑坑底区域;微起伏台地主要分布在月海和月陆区域的交界区域;微小起伏丘陵主要分布在月溪和皱脊等构造单元区域;小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撞击坑中央峰及坑底断裂区域;中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撞击坑坑底和坑壁过渡区域、撞击坑坑壁和坑缘过渡区域、撞击盆地盆底与盆壁过渡区域以及盆壁与盆缘过渡区域;大起伏和极大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撞击坑坑壁区域及撞击盆地盆壁区域。本文确定的月表起伏度分级标准可以对月表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的构建和月球地貌图集的编研提供定量标准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引言本文研究的滹沱河平原段长180公里,它是洪、枯水期分明,季节性显著的河流。此平原河段可分两种河系(图1):从黄壁庄至深泽为辫状河系(A 段),长100公里,海拔96.3—35.3米,地面坡降1.29—0.53米/公里,游荡性指数(b)为4.03,A_1工作点附近河段的平均河宽为1700米;从深泽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解决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一是开源,另一是节流。由于开源有许多限制条件,使得节流在近期内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对策。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系统管理正是出于上述考虑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内部为层 次结构,即一个系统往往又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见图1)。将系统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Ⅰ,Ⅱ,Ⅲ三级,用水户、水源或水厂为Ⅲ级,用水系统和资源系统为Ⅱ级,城市总协调级为Ⅰ级,这三级的关系为金字塔式的(见图2)。Ⅰ级控制Ⅱ级,Ⅱ级控制Ⅲ级。同时,下级的信息可反馈给上级。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必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视角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该文以沟沿线地形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分形方法对选取的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沟沿线地形的起伏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样区的沟沿线地形起伏在整个空间尺度均表现出标度不变性,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计算并对比6个样区的多重分形参数Δα和Δf(α),绥德样区的Δα(0.6479)最小、Δf(α)(0.4941)最大,表明绥德样区沟沿线全局地形起伏变化的奇异性最小,而局部地形以高值起伏为主;甘泉样区的Δα(0.8945)最大,其多重分形特征最强,沟沿线整体地形起伏变化的奇异性最大;淳化样区Δf(α)(-0.4881)最小,其沟沿线局部地形以低值起伏为主。多重分形谱参数可作为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起伏变化特征描述和评价的综合定量指标,为分析黄土地貌地形变化特征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湖山(4249 m) 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湖山海拔3500 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冰川发育依托海拔4000~4200 m的夷平面及其支谷地形。冰川形态类型为小型的冰帽以及由冰帽边缘溢流进入山谷的山谷冰川。应用相对地貌法,光释光(OSL) 年代测试,本文确定千湖山地区的冰进系列:末次冰盛期(LGM,22.2±1.9 ka BP)、末次冰期中期(MIS3b,37.3±3.7 ka BP、45.6±4.3 ka BP45.6±4.3 ka BP)、末次冰期早期(MIS4)。千湖山冰川前进规模是MIS3b 阶段大于末次冰盛期,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中期(MIS3b) 时本区气候相对湿润,而在末次冰盛期(MIS2) 时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在总体相似的气候背景下,与横断山其它存在多期次冰川作用的山地相比,千湖山只发育末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差异性说明该地区冰川发育主要受山体构造抬升控制。  相似文献   

18.
艾东 《干旱区地理》1992,15(3):100-101
1991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举行的“沙漠化评价与制图技术指导组第三次会议”上,首次使用了新的“沙漠化”定义。并由其下属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GRID)和沙漠化防治计划活动中心(DC/PAC)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世界干旱区分布图。该图分别以东安格利亚(East Anglia)大学提供的1951—1980年气候资料系统和《当代世界地图集》(1985)作为划分干旱区和定界的依据。该图将在《世界沙漠化主要指标地图集》  相似文献   

19.
室温下,于CH3OH和H2O的混合溶剂中,钨酸钠存在下邻苯二胺和盐酸反应合成了棕色和红色两种不同颜色的C6H4(NH2)2.2HCl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0.7339(2)nm,b=1.4535(5)nm,c=0.8009(3)nm,β=94.041(5)°,V=0.8522(5)nm3,z=4,R1=0.0247,WR2=0.0684。奇特的是棕色晶体与红色晶体均为邻苯二胺盐酸盐,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IR光谱,但UV光谱呈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使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雨量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水汽通量诊断分析、后向轨迹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昆仑山北麓和田地区2020年5月5-7日(简称“05·06”过程)和2021年6月14-17日(简称“06·15”过程)两次极端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中尺度系统、水汽输送和收支特征。结果表明:(1) 两次暴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影响系统都为中亚低涡,均有来自里海、咸海一带的水汽输送;对流层低层偏东急流作用显著,最强水汽辐合集中在700~850 hPa。(2) 两次暴雨过程也有明显差异:“05·06”过程的南亚高压为带状分布,水汽输送路径为西方和偏东路径,其中西方路径水汽输送最明显,西边界水汽输入贡献占88%;“06·15”过程的南亚高压为双体型,水汽输送路径为北方和偏南路径,水汽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偏南气流向北输送,南方路径输送量远远大于其他路径,南边界水汽输入贡献占78%。(3) 和田大气可降水量(PW)增大尤其是超过平均状态时,对强降水出现有指示意义,当PW≥20 mm以上时,可能会出现暴雨或极端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