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溃坝沉积物石英砂特征主要呈不规则颗粒,表现为次圆状(见图a,c)和次棱角状(见图b),其边缘主要为棱脊磨损(图b)和次棱脊(见图c),颗粒表面显示中起伏(见图b,d)和/或低起伏。  相似文献   

2.
堰塞湖溃坝类型包括冰川、冰碛,火山和多种块体地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过程,而溃坝堆积相的种种特点以后者所造成的最具代表性。堆积体平面展布范围大(几平方公里~几十平方公里),剖面规模也大(高几十米),层次(层理)和结构全剖面均一,无超大的砾石;微观上有部分泥石流堆积特点,显示是高密度流,搬运介质是水。堆积体很少细砂和粘土物质。在平面上可划分出:扇顶(上游)、扇中(中游)、扇缘(下游)等微相。  相似文献   

3.
戴枫年 《中国沙漠》1986,6(3):20-28
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石英砂粒在冰川、水流(包括河流及潮汐)、风蚀等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特有微结构颗粒表面的形态。据此,探索沙质沉积物的演变历史,沙物质形态结构与成因的关系,为沙漠沙物质来源提供论据。  相似文献   

4.
冰川沉积物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冰川工作者的关注。冰川沉积物包含着冰川发育过程的各种特征,能够提供环境指标及其形成时间,因此,研究冰川沉积物,对了解冰期次数、古冰川活动规模和沉积环境有一定帮助。1983年6月至9月间,笔者等在西藏南迎巴瓦峰地区,采集了部分冰川沉积物样品,进行冰碛物粒度分析,结合野外收集到的资料,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写成此文,不妥之处,恳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5.
库姆塔格沙漠北部三垄沙地区风成沉积物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北部的三垄沙地区,迄今尚未开展详细的风沙地貌研究。对该区域地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区域、不同沙丘类型以及沙丘不同地貌部位的沉积物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三垄沙地区地表沉积物以中沙和细沙为主,二者平均含量之和为63.20%,平均粒径为0.95~1.89Φ,分选系数为0.55~1.55,粗于库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与世界其他沙海沙物质相比属于偏粗粒径。三垄沙地区的主要沙丘类型为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链,其北部发育有线形沙丘;这两种沙丘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均属于中沙范围,且从沙丘底部到丘顶平均粒径变大、分选变好,最粗的沙粒出现在沙丘顶部,平均粒径分别为1.64Φ和0.71Φ,不同于其他地区沙丘顶部沉积物最细的分布模式。从概率累积曲线来看,流动沙丘多为二段或三段式,风成沙砾浪和剥蚀残丘多为三段或四段式,表明后者经历的分选过程较短。本区地表沉积物的平均粒径沿主导风向有变小的趋势,其中,新月形沙丘和线形沙丘的这一特征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了塔里木盆地广大的中央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表明沙漠是在广大的冲积平原上发育的,由于中、晚更新世直到全新世早期在沙漠腹地仍有不少河流到这里,长期处在一个由水成沉积物到风成沉积物的不断交替循环过程中,而且流水或风不断地从上游或上风地区带入新的物质加入循环。在沙漠周围地区的沙丘粒度成份证明,沙丘的迁移和风沙流对沙化地段有促进作用,不仅直接扩展沙漠范围,还直接危害人类生产与生活.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某些冰川和地球化学科学工作者,先后对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友谊峰等地的现代冰川冰、雪、水中痕量元素进行过若干研究,但在南峰地区还未作过研究。  相似文献   

8.
赣江下游地区的风成沉积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邹学勇 《中国沙漠》2001,21(4):340-345
经C14测年,认为赣江下游广泛分布的"莲塘组"和"湖口组"沙质沉积物,并不是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和晚期,而是不早于30kaBP,一直沿用的关于"莲塘组"和"湖口组"的划分方案值得商榷。以新建县厚田地区为工作重点,通过对沉积物的沉积结构、形组分析、电镜扫描等室内分析和野外沉积构造调查,将"莲塘组"划分为上下两段,确认"莲塘组"上段和"湖口组"均为风成沉积,并指出风成沉积与河流沉积在沉积结构和构造方面的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镜扫描的方法分析了南极阿德雷岛Y2湖企鹅粪土沉积层中石英砂微形貌的特征,发现在企鹅粪含量高的沉积层中石英砂表面具有明显的碗状溶蚀坑等化学溶蚀特征,这一溶蚀特征在Y2湖企鹅粪含量低的沉积层和研究区的其他未受企鹅粪影响的沉积环境中均未明显出现。为了揭示这一特殊化学溶蚀现象的作用机制,根据Y2湖企鹅粪土沉积层自然沉积环境,通过条件实验确定在实验室内使用酸性较高的氟溶液(1mol.L-1HF溶液)对石英砂进行溶蚀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可以得到与企鹅粪土沉积层中石英砂相近的表面微形貌特征,这表明它们是在相似的过程中形成的。企鹅粪土沉积层酸性高氟环境中可能存在的HF酸化学溶蚀作用是形成企鹅粪土层中石英砂表面特有溶蚀坑的主要原因。在南极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碗状溶蚀坑与企鹅粪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从而使石英砂的表面微形貌分析成为南极企鹅生态研究的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粒度特征所指示的环境意义,对西藏定结地区现代沙丘进行采样,分析不同类型沙丘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1)流动沙丘和爬坡沙丘粒度组成相似,灌丛沙堆与二者粒度组成差异较大。流动沙丘和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和中砂为主,而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以极细砂、细砂和粉砂为主。(2)不同类型沙丘粒度参数呈现不同变化趋势,流动沙丘和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分选较好,近对称,中等尖锐,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分选中等,正偏,很尖锐。(3)流动沙丘和爬坡沙丘频率分布曲线呈近似对称的单峰分布,灌丛沙堆频率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不同类型沙丘表层沉积物概率累积曲线差异较为明显。(4)不同类型沙丘表层沉积物沉积环境主要以风成沉积为主,少数为河流沉积。(5)不同类型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可知,粒度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沙源、植被覆盖度和风况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该湖第四纪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表明:应属于冰碛湖沉积,它具有一定的冰水、湖泊沉积的特征;其粒度参数表现为:分选差,众数值偏低,曲线近于对称分布,砂、粉砂占优势,峰态较窄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类型沉积物具有不同的粒度特征。叶尔羌河流域沉积物粒度特征表明第Ⅰ类型类似于中间型沉积物,中间型沉积物具有介于流水沉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物之间的特征。第Ⅱ类型类似于流水沉积,具有分选差,粘土和粉沙的含量小于10%等特征。粒度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沉积物类型,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3.
北极Svalbard群岛Longyearbyen地区3条冰川8个雪坑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冰川表层雪中海盐离子Cl-和Na+占主导地位,其浓度远高于其它离子,而陆源Ca2+在雪坑秋季污化层中浓度远远高于其它层位,可作为雪坑定年中秋季层位的标志。在季节变化上,海盐离子和SO2-4、NO-3在春季和夏季表现为高值,这与冬春季节北大西洋风暴和中纬度人类污染物远距离传输到北极有关,也与夏季局地海洋性气团、大气中氧化作用、光电作用和清除速率有关。同全球的边远地区格陵兰、南极和青藏高原比较,Longyearbyen地区雪中离子浓度水平较高,特别是海盐离子浓度远高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地区雪藻的分布和种类组成,以及相关的有色雪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如积雪性状、雪融水的pH、电导率和营养盐浓度,以便了解影响雪藻分布的环境因子。乔治王岛地区的大多数雪藻是属绿藻门的种类,与其他淡水生境相比,兰藻和硅藻数量稀少。利用菲尔德斯半岛和阿德雷岛沿岸的三种主要雪型研究雪藻群落的生态学:由绿藻的红色休眠细胞占优势的红色雪,由一种丝状绿藻(Klebsormidiumsp.)占优势的绿色雪和由一种小球状的金藻占优势的褐色雪。红色雪和褐色雪趋向于以粗糙粒状雪的性状出现,而绿色雪则趋向于以渍水性雪的性状出现。所有有色雪的pH值处于同一水平(pH为5~6),但绿色雪融水的电导率和氨氮(NH4-N)浓度高于红色和褐色雪,且绿色雪的叶绿素a含量比红色雪高得多。有色雪的叶绿素a含量与NH4-N和PO4-P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在所研究的环境因子中,雪的性状、雪融水的电导率和NH4-N浓度对雪藻的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金森  高志文 《地理研究》1986,5(2):104-104
鹿回头岸礁处于比较平静的水动力条件下,自海向陆,可分出礁体生长带、外礁坪、内礁坪和海滩四个相带.沉积物的分布主要受水动力支配,沉积物粒匪分布和参数变化可以反映水动力条件的变化.通过对岸礁与陆源碎层物组成的无障壁海岸对比,进一步说明岸礁礁体生长带是重要的物源区,岸礁沉积物搬运的距离较短,且受生物、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鹿回头岸礁沉积物的生物组分以软体动物壳屑为主,珊瑚屑次之,二者占总量的87.06%,再依次为钙藻、有孔虫、棘皮动物、苔藓虫和八射珊瑚骨扑.由陆向海,珊瑚、钙藻、有孔虫和苦藓虫层逐渐增加,软体动物壳层和八射珊瑚骨针则递减. 本区水尾岭上升礁剖面自下而上可分为原生礁、礁体生长带、礁坪和海滩四个相带,它代表了高海面渐进型序列.  相似文献   

16.
根据粒度、微体生物组合、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丰度,探讨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央海槽和南部下陆坡区冰-海沉积环境形成的硅质沉积物特征。硅质沉积物主要为硅藻软泥或粉砂质硅藻软泥,由微体生物遗体、粘土矿物、火山物质和陆源碎屑矿物所组成。硅质生物壳体主要为硅藻,含量>30%,含少量放射虫和硅质壳有孔虫。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含量高达52.5%,其次为陆源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相对较低。碎屑重矿物以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非稳定组合为特征,轻矿物主要包括石英、长石和火山玻璃。微量元素丰度特征与大洋现代表层沉积物有所区别。研究区硅质沉积作用具有多种物源、生物沉积作用居重要地位、陆源(包括火山)物质以粉砂和粘土级细质点为主、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和受地质构造背景影响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汉水沉积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闫百兴  何岩 《地理科学》1996,16(4):312-316
本文系统研究了汉水沉积物中元素的含量水平、分布、相关关系,元素含量与粒度关系及沉积物矿物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汉水沉积物中As、Pb、Cd呈富集状态,Cu、Ni、Co、Fe呈分散状态;库底沉积物中元素含量高于河底沉积物,沉积物中Cu、Cd、Zn、Ni之间及Co、Fe、Mn、Cr之间相关性较好;随粒径减小,粘土矿物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碎屑矿物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除Hg、Mn外,其它元素含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大(暴)雪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毅  钱维宏 《地理学报》2003,58(Z1):38-48
利用1961年10月~1998年3月期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内蒙古111个测站日降雪量≥5 mm的资料,经统计分析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阐述了内蒙古大(暴)雪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内蒙古大(暴)雪的异常发生区与降雪量高值区一致.(2)降雪异常最突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40~45°N,105~123°E范围内.(3)前冬期(10~11月)的降雪异常变化对冬季(10~次年3月)总降雪异常变化贡献最大,后冬期(2~3月)次之,隆冬期(12~次年1月)最少.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8年7月天山托木尔峰地区青冰滩72号冰川雪坑实测资料,探讨其冰川雪坑离子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研究发现,Ca2+、Mg2+是青冰滩72号冰川雪坑中主要阳离子;雪坑中阳离子浓度顺序为:Ca2+>Mg2+>Na+>K+>NH4+,其中,Mg2+、K+和Ca2+主要反映长距离沙尘源物质传输情况;Cl-和Na+则一半以上来源于海盐;青冰滩72号冰川NO3-浓度高于天山地区含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岷江上游叠溪河谷段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一次大型岩质古地震山体滑坡事件,并堵塞岷江形成一个大型古堰塞湖。堰塞湖形成后在晚更新世晚期(约27 ka BP)发生了溃决,并在其下游形成长约5 km的天然溃坝堆积体。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采用测量统计、取样分析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叠溪古堰塞湖溃坝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并重建了溃决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叠溪溃坝堆积体主要由砾石、卵石、砂及少量粉/黏土组成,剖面中发育叠瓦、孔洞、块状、杂基、支撑—叠置及韵律互层等构造特征。从上游至下游,溃坝堆积体的出露厚度逐渐变薄,砾石碎屑成分表现出由粗变细的变化趋势。采用水力学理论方法重建了溃决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溃口处洪水平均流速和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17.23 m/s和49821.28 m~3/s,如此大规模的堰塞湖溃决洪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十分罕见的。叠溪溃坝堆积体的沉积特征与溃决洪峰流量重建,对于了解滑坡堰塞湖坝体溃决过程、溃决洪水演进机制以及山区地质环境演化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