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泰安市岩溶塌陷点主要集中在城区水源地与旧县水源地,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查明已知塌陷点范围及隐伏溶洞位置,进行针对性治理。本文通过应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与浅层地震,对已知土洞、隐伏溶洞及已知塌陷点进行探测,对东羊娄村与羊西村探测异常进行钻探验证,结果吻合较好。经分析研究认为:地质雷达能较好地分辨浅部土洞的位置;浅层地震探测深度较大,可以较准确地分辨覆盖层厚度与隐伏溶洞的空间位置,但对浅层土洞的分辨率较低;浅层土洞与隐伏溶洞在高密度电法电阻率断面图上有明显的反映,其分辨率不如地质雷达与浅层地震。根据不同物探方法的优点,结合研究区地质情况,提出了综合物探方法探测隐伏岩溶的最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建筑用地位于原瓦庄煤矿矿界范围内,场地及周边曾进行过多期次的煤矿资源开采活动,形成诸多煤矿采空区,且有一封闭的瓦庄煤矿斜井待探查。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分析及研究,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采空区进行勘察,重点探测废弃巷道的位置、埋深及走向等信息。根据探测目的要求,设计高密度测线2条、雷达测线6条,分别采用频率为100MHz和40MHz雷达天线进行现场探测,获取了地下0~30.0m深度范围的地质信息,查明了废弃巷道的分布范围、埋深及走向,后经钻探验证,采空区特征参数准确。本次探测成果为未来进行浅地表非积水高阻采空区的探查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技术方法,同时也为后续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水下的地质雷达探测与常规的地质雷达探测具有显著的不同点。文中对CPML吸收边界条件的公式进行推导,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均匀介质以及非均匀介质中吸收边界条件的吸收效果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的波场快照证明了CPML吸收边界条件在水下的地质雷达数值模拟中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通过对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以及倾斜层状介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际探测的雷达图像,证明地质雷达对于水下地层的探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空洞体位于不同深度时的数值模拟,证明了地质雷达对于水下的空洞探测也能对其位置及规模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这为水下地质灾害的探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技术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河万家寨库区右岸岩溶探测为例,论述了雷达探测方法的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并结合岩溶探测实例,分析了岩溶地质现象所产生的雷达波场异常的空间展布特征,划定了该测区溶洞、溶蚀裂缝等岩溶地质异常的空间展布范围,验证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在浅层岩溶探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省某变电站地基勘查施工过程中发现土洞,最大土洞洞高5米,直径10m左右,按设计要求须进行注浆处理,为了验证土洞注浆效果,对于钻孔已揭露的土洞进行探测,查明其空间分布情况,再于注浆后进行一次重复测量,探查注浆后原有土洞的注浆充填情况。  相似文献   

6.
杭州雷峰塔遗址地下遥感考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子国宾馆内 ,始建于公元 972年 ,于 192 4年倒塌 ,曾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为了重现昔日的景观 ,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建雷锋塔 ,为此需要对雷锋塔进行考古清理 ,包括地下部分的清理。为了确定塔基是否存在地宫 ,我们利用雷达设备对该塔基进行了探测 ,明确了地宫的存在。而且 ,地质雷达探测成果资料非常准确 :水平位置 1.0~ 2 .8m,纵向深度 1.3~ 2 .6 m处的雷达波异常反射 ,是由夯土层引起的。水平位置 1.5~ 2 .4 m,纵向深度 2 .6 m处的双曲线型拱起反射波同相轴是地宫顶板 (石板 )引起的。据此亦明确了地宫的大致位置。现场开挖发现地宫大小 (包括地宫周边砖墙 )为 0 .9× 0 .9m,高 0 .5 m,这与雷达图像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7.
矿井震波是井下地震波勘探和声波检测中的纵波、横波、面波、槽波的统称,只有对探测区所有波进行综合判断才能达到高分辨率探测效果。高分辨矿井震波探测技术是在对矿井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学建模、反演算法、图像处理、地质解析等专项技术解决生产地质问题,是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切实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使用搭载200&400 MHz复合天线的LTD系列探地雷达,对埋设的未爆弹进行探测试验,并运用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法及三维插值算法对探地雷达数据进行三维成像。试验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出浅埋未爆弹的位置信息,可指导排爆人员进行精确的开挖及排除。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总结出雷达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探地雷达探测岩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新型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进行探测性能,根据外场试验数据,分析了雷达探测主要参数对相控阵天气雷达探测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数据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控阵天气雷达低层仰角采用Split cut方案进行探测,可改善探测能力和径向速度模糊的问题。晴空条件下,增加相控阵雷达脉冲宽度、脉冲积累数,降低天线转速可以明显提高弱回波数据采样质量。相控阵天气雷达整体探测采样率不及多普勒雷达,对弱回波探测能力不佳,其主要采样数据集中在中值和大值区,弱回波区采样数较少,需改进相控阵天气雷达弱回波探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灰岩是一种较为特别的岩体,区内溶蚀现象较为普遍。溶蚀现象不仅导致基岩面起伏很大,还会产生较多的溶蚀带、溶洞、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路基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因此,灰岩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不仅要探明基岩的起伏,还必须查明区内的溶蚀带、溶洞、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由于这些不良地质情况出现的随机性较大,仅用钻探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借助于工程物探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地震时间剖面可以对地质目标进行精细刻画,但由于变质岩、侵入岩地区存在地质体不规则、地质界线间波阻抗差异不明显、断裂构造倾角高陡等特征,导致地震原始资料具有波场复杂、干扰波发育、资料信噪比低等特点.为获得客观反应实际地质情况的沂沭断裂带深反射地震剖面,通过对研究区原始地震资料细致分析,针对各种干扰波的不同特性特征,分别采...  相似文献   

13.
利用意大利2个台站记录的2004-12-26苏门答腊MW9.0大地震激发的面波分析准勒夫(Quasi-Love)波,同时尝试使用标准时频变换(NTFT)方法探测Quasi-Love波,结果发现,根据NTFT中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可探测Quasi-Love波。另外,基于NTFT的时频谱提出估计信号相关性的相似度法,仿真实验表明,与经典的互相关法相比,相似度法具有很强的抗噪声能力,能够在极低的信噪比下估计信号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别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柳州平山镇几里典型塌陷区的探测成果,结合实例验证综合物探探测效果,总结该区岩溶裂隙的发育规律。通过研究该地区岩溶塌陷综合物探勘查的有效性,可为指导其他相似区域的塌陷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气象观测和大气边界层探测资料,分析了1990年1月2日重庆雾的声雷达回波特征,并与1989年12月30日雾的回波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雾顶回波高度与逆温和相对湿度的转折高度一致;雾顶回波在雾的成熟期呈现波动,在消散期有一下降过程。上午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的变化与逆温混合层状况有密切关系,混合层较薄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地面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用高密度电法来查明复杂岩溶地区岩溶分布特征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本次勘查采用高密度电法与常规电法相结合、多种测量装置并用、深浅兼顾的办法,对广东省肇庆市岩溶典型区的岩溶地质情况进行了勘测,查明了该区域的第四系土洞发育和基岩起伏及岩溶发育情况,为该地区的岩溶发育情况和灾害评价提供了依据。本文首先对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条件和应用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可用于光外差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或激光外差通信设备中的一个新电路——20KV高压稳流电路,用以稳定激光光频,使光外差探测后所获得的中间频率恒定。一般进口C.A.D.软件均需在高档计算机上运行,本文给出了自行设计的能在廉价微型计算机TRS-80,APPLE-Ⅱ上运行的C.A.D.软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探地雷达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考古探查中。由于反演多解性问题的存在,雷达图像上的异常既可能是考古目标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地下环境介质的不连续性引起的,所以探究不同类型的考古遗存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典型异常响应,有助于准确识别雷达图像上的“真”异常,剔除一些“假”异常。首先,本文基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文物埋藏环境,在河北省怀来县遥感综合试验站试验区设计实施了地下目标体探地雷达探测实验,分析了不同材质的小尺度目标体及夯土结构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响应特征;然后,进一步将探地雷达应用于悬泉置遗址地下城墙基址的探测,对城墙在雷达图像上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在埋藏浅、小尺度、物性差异不大的考古探查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得到并解释了点状、线状、面状等不同考古目标体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基本原理、方法 ,对一些典型的隧道衬砌检测的地质雷达图象作出了解释 ,这些图象直观反映出隧道衬砌厚度、空洞及破碎带的分布特征等 ,在隧道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气象雷达是中小尺度天气预报的主要大气探测工具之一。地物杂波严重干扰气象回波信号的识别、影响降雨量的定量测定和雷达数据的进一步处理,本课题从经济和现役天气雷达的现状出发选用非相参三脉冲对消器来抑制地物杂波,提取气象信号。本抑制器在脉冲重复频率200Hz,天线转速3转/分,脉冲宽度2μs,波长6.6cm的713雷达上作实验,取得地物杂波抑制比大于21分贝,气象信号损失小于5分贝的结果。 本文对气象雷达地物杂波抑制器的可取方案进行简要分析,给出二脉冲和三脉冲对消器的杂波和气象信号的衰减曲线,对本课题的非相参MTI系统进行说明,最后给出外试验埸结果、分析以及今后的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