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旭  谭喆  林凤 《国土资源》2013,(7):46-47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主要受土地供求关系与地价的决定。土地储备能够直接调控土地的供求关系,当土地需求旺盛时,增加土地供给量;当土地需求疲软时,实施土地收购并控制土地的供给量,土地储备对城市土地供需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地市场的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2.
依据《土地登记规则》,土地登记是指国家依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登记。我国的土地登记实践表明,土地登记在理清产权关系、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防止土地资产流失,以及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土地登记对土地权属关系的确认,维护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了土地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其次,通过土地登记对土地权利变动关系的确认,保护了土地产权交易的安全,维护土地市场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3.
纯天然的土地和已投入人类劳动的土地都具有价格。土地价格是由土地总价值所决定的 ,土地总价值包括土地等效价值和土地劳动价值。土地等效价值决定土地物质价格 ,土地劳动价值决定土地资本价格。土地收益、供求关系、效用和稀缺程度等是土地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土地登记公开查询,是指为方便单位和个人查询土地权利状况,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实行的土地登记资料可以公开查询的措施。这里的土地登记资料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在土地登记过程中形成和收集的一系列文字和图件资料,包括土地权属来源文件、土地登记申请书、地籍调查表和地籍图(以下简称原始资料)以及土地登记机关形成的土地登记结果,如土地登记卡和宗地图等(以下简称土地登记结果)。  相似文献   

5.
10月29日,浙江省土地学会、缙云县国土资源局在缙云县联合举办了2011年学术年会。"土地登记"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土地登记工作,是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也是保护土地商品交易安全,维持土地商品交换正常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省有关部门正在调研起草《浙江省土地登记条例》。省土地学会抓住这一主题,发出论文征集通知,各市土地学会和有关单位认真组织,  相似文献   

6.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利用土地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在我国,土地是稀缺资源,尤其是耕地。土地管理工作,是国家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在确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会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利用土地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在我国,土地是稀缺资源,尤其是耕地。土地管理工作,是国家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在确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会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土地调查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等数据。二、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等数据。三、土地行政管理,包括: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土地供应、土地市场、土地登记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数据。  相似文献   

9.
土地面积量算是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登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中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它是摸清土地家底及各类用地结构比例的具体手段,也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依据.因此,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是准确掌握土地资源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基础的基础,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根据《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多次强调"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一、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建设的根本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建设是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的有效途径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建设,使土地资产逐步盘活,实现了土地的资产价值,在土地市场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效应。当前我国正进行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这些调整势必关系到或者直接涉及到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要适应这个大趋势,抓住机遇,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通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建设,优化用地结构。  相似文献   

12.
钟险  白玉 《国土资源》2009,(6):52-52
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增加土地利用效益和提高土地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土地整理属于公益性投入,但必须取得良好的效益才能促使土地整理事业滚动发展,如何准确、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也就成为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收购储备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其核心是变被动供地为主动供地,为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创造条件。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是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盘活土地资产、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土地价值、推动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对于整个国土资源工作,特别是土地经营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生态化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的作用机制是生态化土地整治理论的有益探索。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土地自然要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景观要素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的逻辑框架,解析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对土地整治区及其相关区域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要素产生影响,引起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布局发生变化,改变区域景观结构和格局,从而影响土地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日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系统的土地整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土地整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问题正在探讨和研究中。当前土地整理应该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土地完全统一管理的体制弊端 土地位置固定性是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之一,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在利用土地时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土地情况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方法。各地区的土地状况可比性不大。但在全国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下,政策的制定往往带有全局性、指令性,是各地区都必须遵守的。这样,一方面造成土地政策贯彻困难,土地违法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各地区因地制宜的管理利用本地区的土地和摸索适合地区特点的土地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淄博市已经争取和落实国家、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6000万元,并规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4个,分别是沂源大张庄乡土地整理项目、淄川太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高青县木李镇木李片土地整理项目、张店四宝山土地整理项目。目前,沂源大张庄乡土地整理项目、淄川太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和张店四宝山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工作总量的80%,高青县木李镇木李片土地整理项目完成60%。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执法活动作为规范土地利用行为的一种行政手段,是维护土地权利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防止国家土地资产流失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如何强化和完善土地执法工作,如何通过土地执法活动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已经成为土地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地价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土地价格是土地经济价值的反映,即地租的资本化。在土地市场中,地价也是土地权利和土地收益的购买价格。在土地市场中,地价是土地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是土地所有者权益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经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等几次较大规模执法行动,土地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土地违法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