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走出去”利用国外油气资源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世界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影响国外油气供给的因素纷繁复杂,因此,进行客观、可操作性强的区域选择非常必要。本文依据油气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地理位置和与中国的外交关系4个标准对中国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区域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确定了中亚和俄罗斯、中东和北非、东南亚、南美4个战略区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走出去"利用国外油气资源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世界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影响国外油气供给的因素纷繁复杂,因此,进行客观、可操作性强的区域选择非常必要.本文依据油气资源潜力、投资环境、地理位置和与中国的外交关系4个标准对中国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区域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确定了中亚和俄罗斯、中东和北非、东南亚、南美4个战略区域.  相似文献   

3.
全球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为此首次开展了全球油气资源评价的专项研究。油气资源评价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针对不同勘探程度采用不同评价方法,高勘探程度盆地采用发现过程法,中等勘探程度采用主观概率法,低勘探程度采用类比法,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汇总。针对世界不同储量分类体系,采用4类储量增长函数预测了全球到2030年的已知油气田储量增长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采用体积法与类比法,评价了全球重油、油砂、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6个矿种的地质资源量与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仍然巨大,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合作,分享世界油气资源。这是中国首次对全球开展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获得了自主评价的盆地、大区及全球的油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量的分布与特点,指出了未来的潜力与方向,为中国油气公司"走出去"和国家制定能源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战略选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石油地质概况、油气勘探现状和战略选区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方向和重点.认为中国石油地质和构造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增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把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松辽盆地及外围、东部及近海前古近系、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的重点,应用新技术,获得了系列重要地质认识,实现了油气发现和突破.未来应围绕上述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勘查和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5.
新区油气勘探及评价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 0 0 2年“2 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中外科学家对中国油气资源前景及勘探方向的讨论以及美国地质调查所对未来世界油气资源的评价论述 ,作者认为应对新区的构造—沉积—油气进行完整系统的研究 ,并将勘探战略划分为 4个阶段 (图 1)。图 1 油气勘探及评价的 4个阶段Fig 1 Fourphasesofpetroleumexplorationandevaluation(1)盆地分析 :根据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原型盆地划分为裂谷盆地、前陆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 ,并分析各类盆地层序格架 ,作为盆地演化和油气系统的基础 …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油气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加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早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家围绕青藏地区、柴达木盆地、松潘-阿坝地区、东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华北前第三系、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南黄海海域前第三系、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等开展的战略选区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就战略选区的定位、任务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未来选区的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促进战略选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油气公司的角度阐述了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指出未来陆上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主要有五大领域: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青藏高原、中小型盆地和非常规油气.这几个勘探领域都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具有多个战略目标及较好的勘探前景.建议战略选区项目工作要遵循四大原则: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石油地质概况、油气勘探现状和战略选区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方向和重点。认为中国石油地质和构造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增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把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松辽盆地及外围、东部及近海前古近系、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的重点,应用新技术,获得了系列重要地质认识,实现了油气发现和突破。未来应围绕上述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勘查和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9.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选择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进行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油气保存条件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结构能系数的新概念,定量表征油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分异强度,研究了预测油气远景靶区的GIS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的浅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选择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进行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油气保存条件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结构能系数的新概念,定量表征油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分异强度,研究了预测油气远景靶区的GIS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的浅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实施全球资源战略“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外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全球资源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保障国家资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阐述我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客观性、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利用国外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盆”“山”耦合和脱耦:进展,现状和努力方向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盆”“山”耦合和脱耦是在盆地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国地质学家立足于复合大陆上油气勘探的大量经验和教训而提出的含油气盆地研究新理论。这一研究主要表现为从“山”到“盆”,文章简要回顾了其形成的2个阶段(分别以内硅铝质的和内硅镁质的造山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要总结了耦合研究的3个重点方向(对盆地成因、沉积作用和盆地发育过程的制约)和脱耦的3种可能后果(盆地闭锁、盆地破坏、盆地遭受改造油气发生晚期次生成臧)及其运动学;也扼要介绍了从“盆”到“山”研究的主要成果。文章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理论上充实和完善“中国型盆地”的发育演化模式,实践上是通过3方面的努力(开创盆地研究新阶段,指导生储盖组合和圈闭的研究,结合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探讨油气运聚规律)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大陆上油气勘探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了增加油气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寻求油气勘探的新途径,强化油气勘探,促进油气发现.在总结过去油气勘探,特别是“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油气勘探面临主要问题,包括资源品位降低、勘探条件更加复杂、关键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投入不足等,进而探索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储量增长趋势,即立足大型盆地,不断开拓勘探新领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及国外石油机构等方面的代表集中探讨了中国油气勘探形势、前景和勘探的热点,以及全球油气资源分布与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近年来油气资源总量大幅度增长,不断向新地区、新盆地和新层系延伸,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构造脊运移”理论。借鉴对外合作经验,石油勘探应按照新区、未成熟区和成熟区3种类型,分别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油气资源评价关键在于建立地质。经济动态评价模型。文中还介绍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资源评价方法,在全球优选具规模效益的富集区,精细勘探,降低勘探风险,获取高回报。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在垂向上多层重叠是普遍的地质现象,尤其是随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逐步深入,以及油气资源的重要地位和国内短缺现状,使得在同一区域重叠设置油气与非油气多个矿业权已不可避免。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矿业权重叠管理制度,为我国制定油气与其他矿产矿业权重叠设置规则与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区域磁测资料计算居里等温面的几种常用方法。对影响居里等温面的几个重要因素,诸如区域异常的选择、滑动窗口的尺度选择等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影响岩石居里点温度的各种因素,提出评估居里等温面计算精度的方法。给出居里等温面在区域负磁异常起因、油气资源预测、成矿作用与物性界面关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桂西地区油气资源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广西重要的油气资源成藏有利地区。本研究利用桂西崇左地区的区域重磁数据处理、结合油气地质等其他地质成果资料,对研究区内的盆地构造和隐伏岩体进行了定性—半定量分析,对断裂构造进行了有效厘定,深入研究了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油气地质构造的密切关系,查明了与油气相关的地质结构与构造,重点探讨了宁明、上思和海渊等3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前景,为桂西地区油气资源勘探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也为今后广西其他地区的油气资源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8.
形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引领油气工业从常规到非常规,进源找油,是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发展和科学研究持续推进的必然趋势.研究团队紧密结合中国特殊地质背景和油气工业条件,经过10余年不懈攻关,构建了非常规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和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富集”发展战略等学科内容,集成了非常规油气关键实验技术、勘探评价技术、开发工程技术和常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体系框架.从常规油气的“源控论”到非常规油气的“源储共生系统”,深刻认识到源岩层系及与其大面积紧密接触的致密储集层系中可以聚集巨量工业油气资源.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技术,引领推动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科发展、关键技术研发、国家标准制定、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我国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工业勘探开发,截至2022年底,中国非常规油气产量超过1×108 t油当量,约占油气总产量28%,其中非常规气约占天然气总量的41%,非常规油约占石油总量的17%.油气不可再生,但非常规油气革命可延长油气工业的生命,持续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油气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开展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作、加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早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家围绕青藏地区、柴达木盆地、松潘—阿坝地区、东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华北前第三系、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南黄海海域前第三系、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前景等开展的战略选区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就战略选区的定位、任务和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未来选区的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促进战略选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战略选区重点目标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及勘探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优选出的3个战略选区重点目标,即河套盆地、塔里木东南坳陷和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条件,认为这3个目标都具有资源量大、资源丰度较高的特点,具有开展战略选区的油气资源基础.其次,论述了3个目标的储盖组合和油气显示情况,指出每个地区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具有基本的油气成藏条件和较好的勘探前景.最后,在分析3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