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河南旅游持续发展条件的定量评价,把全省划分成三个等级持续发展地区,进而提出了各级地区相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保护价值及生态敏感度4个目标层19个指标,利用AHP方法构建非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对皖东地区旅游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其对非遗旅游资源评分值.政府对非遗旅游资源的评价最高,当地居民和经营者的评价基本相同,游客的评价最低.政府机构是地方非遗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应积极引领发挥其最大旅游效益;当地居民和经营者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参与者,应积极提高自身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主动意识;非遗地域差异明显,游客对其相对生疏,建议重点开发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非遗旅游活动,不同群体在开发利用非遗旅游资源方面各尽其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朝运  刘鹏 《山地学报》2005,23(5):606-615
调查统计,磐安共有蕨类植物112种,隶属于60属、34科。地理成分分析表明,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特别是中国一日本分布为主,区系显示出较明显的亚热带一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同时从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生态分布三种分布型分析了磐安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药用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磐安蕨类植物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可为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第2次湿地资源调查的159个重点湿地进行湿地生态状况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好”的湿地有39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24.53%,占评价湿地总面积的28.98%;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中”的湿地有51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32.07%,占评价湿地总面积的30.88%;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差”的湿地有69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43.40%,占评价湿地总面积的40.14%。全区重点调查湿地的生态状况总体评价结果为中等,部分地区的湿地存在一定威胁,湿地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陈雯  孙伟  段学军  陈江龙 《地理学报》2006,61(8):839-846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域开发过密和无序的状况,导致自然生态及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破坏,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强调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以此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矩阵分类分析,将苏州地域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以及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分区管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国内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生态恢复标准的制定方法。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试图综合考虑湿地恢复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生态环境、生物种群、景观恢复及资源稀缺性价值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关系,并尽可能选取一般性的评估指标来满足多数湿地的评价需要。在特定条件下的湿地恢复评价需要增加某些特殊性的评估指标,通过赋予不同限制性因子权重,在综合以上多方面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划分评价等级最终给出评价结果。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貌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旅游地貌资源的因子主要有岩石、构造、侵蚀速度、资源组合、环境容量、知名度、愉悦感等。根据诸因子的相对模糊等级,采用模糊聚类,可以较方便地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综合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8.
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资源安全须建立在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之上 ,是对地区资源安全的整合。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资源赋存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 ,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方面承担的职能也应有所区别。能源和矿产资源是非原位性资源 ,地区间的合理配置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 ;为此 ,本文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国家能矿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域划分 ,提出应将全国的能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开发区、接替区和储备区三种类型 ,并将这一划分方案具体运用到西部地区 ,针对各能矿资源集中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 ,在客观评价西部能矿资源特点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展望了西部在国家资源安全格局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以及为此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貌资源的综合模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地貌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旅游地貌资源的因子主要有岩石,构造,侵蚀速度,资源组合,环境容量,知名度,愉悦感等。根据诸因子的相对模糊等级,采用模糊聚类,可以较方便地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综合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0.
秦岭石瓮山地药用植物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瓮山区共有药用种子植物99科,209属,262种.对262种药用植物分析基础上,制定了药用植物综合价值评价标准.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温泉旅游区以它独有的特色和文化的魅力赢得社会广泛的关注,也吸引更多的人对温泉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的研究。阐述了安徽省温泉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并分析安徽省温泉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现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安徽省温泉多数位于隆起的大别山区、长江沿岸的巢湖—和县一带以及皖南地区;(2)产品开发利用层次不一,大多处于中程度利用;(3)温泉相关的旅游区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相对滞后。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温泉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Field work to survey and investigate the Anhui Yaoluoping Macrofungi Nature Reserve was undertak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rationally develop macrofungi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in total, 101 macro-fungal species and varieties, including 59 kinds of edible mushroom, 20 kinds of medicinal mushroom, and 8 kinds of toadstools,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economic values. The species belong to 5 classes, 13 orders, 43 families and 67 genera, Another 14 species are unknown fungus food or medicine and remain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The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broad-leaved forests, mixed forests, coniferous forests, bamboo forests, wastelands and areas with other vegetation types. Large fungi resources are abundant; some varieties are rare and very valuable to develop. Among those of value are some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anti-cancer sulfur bacteria, morchella, gold equivalent cow bacilli, pine mushrooms, etc. Some species and species resources have still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 These large fungi can be domesticated and cultivated, and have very goo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野生植物资源和花卉资源较为丰富,约有野生花卉植物380种。本文探讨了大别山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开发利用价值大的花卉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Zhejiang province is one of China’s smallest provinces in terms of land area, but one of the most active economically. It was also the first to conserve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nd achieve great results in this area.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Zhejiang province can serve as a useful example for other places to develop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protection. Based on nearly a decade of practice in conserving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status and problems, evaluates the potential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special cash trees and fruit trees, tea cultures, marine resource utilization, water-land resources use and eco-agricultural models, and gives targeted development advic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eritage conservation nurture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promotes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sters the passing on of farming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in rural areas, helps to develop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has value i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ural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great because of the excellent quality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 variety of special cash trees and fruit trees, an extensive tea culture, unique utilization of maritime resources, rich experience in water-l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various forms of eco-agricultur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s to help Zhejiang province to protect and pass on it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o expand agricultural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5.
以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构建错位指数,对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错位(诅咒)"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旅游资源相对效率,对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总体上大陆旅游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向错位现象,正向错位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且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发生负向错位现象的地区主要位于广大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效率的驱动模式各不相同,东部地区旅游资源总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总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驱动。效率排名与错位指数排名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结合两者的关系为未来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通过价值转移法对安徽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探讨了2003—2014年间安徽省湿地生态经济协调度(EEH)。结果表明:安徽省2014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 550.57×10~8元,相当于同年全省GDP的36.22%,安徽省湿地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效益。2003—2014年,安徽全省EEH整体处于较好的协调水平。其中皖中和皖江经济区的EEH值2003—2008年分别0.97、1.15,2008—2014年分别为0.77、0.78,两个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存在潜在恶化危机。安徽全省应加强湿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皖中、皖南经济区须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因地制宜,实现安徽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了野外植物调查,研究了维管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重要值和植物区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318种,隶属61科191属;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其中,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和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为《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河北省重点保护植物。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内的5处调查样地中,官厅水库西北岸浅水河漫滩-沼泽中植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18.
周期性的农业活动和水沙变化已经显著改变了黄河下游河滩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快速、准确地获取河滩地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信息,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以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朱贵村南部的黄河下游河滩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似然、人工神经网络、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对河滩...  相似文献   

19.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55属、89种,本文论述了马鬃岭蕨类植物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根据用途将区内的野生蕨类植物划分为7类,即药用资源、观赏资源、工业原料资源、指示资源、食用资源、编织和包装资源、饲料和绿肥资源。文章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马鬃岭蕨类植物资源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沙冬青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刘家琼  邱明新 《中国沙漠》1995,15(2):109-115
沙冬青植物群落是中国沙漠地区特有的常绿植物群落,分布在荒漠区东部及荒漠草原地区。1991年在沙坡头地区北部的腾格里沙漠沙葱湾-通湖山一带发现有大片分布,面积达7133ha。沙冬青植物群落的建群种沙冬青是第三纪古老的残遗种,我国已将它列入第一批珍贵稀濒危保护植物。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其耐旱性强,是沙漠及黄土地区适宜的防风固沙及水土保持林种,也可用作花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