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出日落前后,人们往往会看到多姿多彩的天气现象(有云的霞),当地群众称之为“火烧天”。 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广大群众发现“火烧天”与未来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立秋之日 ,阵性大风光临蜀都 ,狂风暴雨洗涮盆地 ,给饱受酷暑煎熬的人们带来了欣喜 :预示“秋风秋雨天渐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成都的观测记录记载自 8月中旬到 9月上旬有 2 0多天最高气温在 30℃以上 ,8月底至 9月初连续数日的最高气温超过 34℃ ,出现了罕见的“秋老虎” ,蜀都的人们叫苦不迭 ,期盼降温降雨的天气 ;可凶狂的“秋老虎”直至、到 9月中旬冷空气入侵才消遁。火辣的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 ,紫外线辐射强烈 ,热气袭人 ,空中偶有浮云 ,却无下雨迹象 ,人们把如此的秋后“酷热”称为“秋老虎”。产生“秋老虎”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3.
滔滔凌河,述说着昔日的哀思; 巍峨闾山,铭记着烈士的忠魂。 “7·13”,一个令辽宁人民心中震撼的黑色的日子。这一天,辽西发生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 气象部门戮力同心,提前48小时报出了这次过程,使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然而,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这场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4.
徐玉祥 《气象》1978,4(12):17-17
从广义上讲,“韵律”可以看做相距一定时间间隔的前后两种天气现象或前期多种天气现象与后期某个天气现象之间的联系。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谈两点个人看法。 扶风地区流传着“九九有雪,伏伏有雨”、“行得春风有秋雨”、“初雷120天”、“冬暖春雨少、冬暖春霜迟”等谚语。这些谚语,个人理解其内涵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韵律关系的多样性,以上4条谚语就提示出180天、150天、120天、90天等不同时间间隔的韵律;其二是  相似文献   

5.
风云可测     
“观众朋友晚上好,现在播出气象台今天下午16时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计西安地区,今晚到明天白天晴天,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每天人们都可以从电视、广播、报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你是否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作出来的呢?人类居住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所包围着,你可别小看它,它是生命和人类繁衍必不可少的。有时它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有时却乌云翻滚,电闪雷呜。它瞬息万变,真叫人难以捉摸,难怪古时有“天有不测风云”之说。尽管天气的变化是复杂的,但是随着人类文明和科…  相似文献   

6.
《气象》1977,3(8):19-19
我县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看天防雹经验,如在预测冰雹方面的有:早上太阳出山有“绿阴绿霞”则下午有雹;“云打架”有雹;“拉磨雷”有雹;“蜂子朝王声”有雹;“云黄”有雹等等。这些经验在群众性防雹工作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依据太阳黑子周期长度 (SCL)资料 ,将过去 2 5 0 0年分为“好天时代”(SCL <11年 )和“坏天时代”(SCL >11年 ) ,发现在“坏天时代”中国旱灾频率显著高于“好天时代”。“好 (坏 )天世纪”与气候暖(冷 )期有好的对应 ;并提出了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过程链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不定期的中期“三性(关键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是指:发布日期不固定,看准了就发;预报时效不固定,能报多长时间就报多长;狠抓“三性”天气,突出重点。不定期的中期“三性”天气预报,是在生产服务需要和大气变化有一定规律下产生的。1973年初夏,领导机关和预报服务部门要求:预报要突出重点,要抓住“三性”天气。我们知道,大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天气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但都不是以十天或五天为界限。天气周期与大气活动中的长波系  相似文献   

9.
张志尧  张志敏 《气象》1975,1(8):10-11
晴好的夏天和初秋,在黄昏和凌晨,经常可以看到天空中显现出一条青一条白有时呈粉红色的光带,温州地区俗称“蓝冲”。浙江北部、江苏一带称为“青虹(音jing)白虹”;福建、广东、广西称为“青龙卷”天缆”“青气”等等。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对“蓝冲”与未来天气变化的关系,也有不少描述。例如:“上  相似文献   

10.
古代神话中说:司雷之神为雷公。《云仙杂记·天鼓》中曰:“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这里把“雷”比作“打天鼓”,把“打鼓”的称为“雷神”,即“雷公”。古代用“雷”造的词也很多,如:“雷叹”、“雷驰”,“雷鸣电转”等等。可见雷电对人类影响之大、已广泛地渗入到人们的言谈、书、信之中。过去认为“雷”、“电”是阴和阳互相冲突的结果。《淮南子》(约在公元前120年)中曰:“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阴阳彼此相击是产生雷的原因;阴阳互相渗透是产生闪电的原因。或者说:“阴”  相似文献   

11.
杨德生 《气象》1978,4(1):34-34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看天经验,有许多关于长期气候预报方面的农谚,世代相传。如“夏至五月端,麦贵一千天”、“清明对立夏,牛羊不上山”、“夏至小暑在同月,集中力量种山药”、“冬至头,冻死牛”……等,不仅反映了节气在农历不同日期时的气候特点,而且还指出了未来气候的演变和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夏至五月端,麦贵一千天”的农谚,在我国中纬度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农村广泛流传,意思是说:  相似文献   

1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类生活在被大气包围的地球上,大气的无常运行,时序上的寒来暑往,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特别是天气和气候的变幻莫测,时而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艳阳微风;时而乌云翻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对而飞雪降雹,结露凝霜,笼雾集凇;时而北风呼啸,寒流滚滚,冷气逼人。这些千姿百态的风云变幻,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今年是世界老年人年,所以,专门谈谈老年人四时养生与气象。  相似文献   

13.
人们只要翻开年历便会发现,2000年的农历里没有“立春”这个节气,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盲春”年。   为什么会有“盲春”年现象呢?这是由于阴历和阳历各自的计时依据不同所造成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农历也叫做阴历,阴历是以月亮圆缺一次定为一个月的,一年12个月才有354天。而阳历不同,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算是一年,共为365.25天。显而易见,阳历的一年时间要比阴历的一年时间多了11.25天。自我国于1912年同时采用阳历制后,为了克服阴历与阳历每年的差数,使二者配合得上,于是天文学家就采取了“三年一闰和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方法,由于时间的循环轮流的结果,便出现了有些年(如1998年)年初已有一个“立春”节气,年底又有一个“立春”节气的所谓“两春”年;另有些年(如2000年),全年连一个“立春”节气都没有,这就是所谓的“盲春”年;再有些年(如1992年),如果“立春”日正好与农历的春节同日,这又叫做“同春”年。2000年之所以出现“肓春”,则是因为时间循环轮流的结果,已在1998年出现了“两春”的缘故。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流传着什么“盲春年头灾难多”和“同春好年份”的说法,这当然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因为地球上的季节与气候是直接受到太阳的影响,每年阳历的季节与气候都是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变化着,它与阴历的人为置闰无关,因此,不管是出现什么“春”,都不会因此而影响到季节与气候的,故人们不能因为有“肓春年头灾难多”的瞎说而惊慌失措,也不应因为有“同春好年份”的说法而失去应有的防灾抗灾警惕。 (唐奇开)  相似文献   

14.
瑞雪兆丰年     
李志超 《气象》1975,1(11):3-4
在冬季,每当下雪的时候,人们总是高兴地说:“好啊!‘瑞雪兆丰年’”。静乐等县有“冬雪下三天,来年有丰田”的说法,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冬季降雪可在田野积雪,有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日、月引潮力与台风强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振球 《气象》1975,1(9):18-20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不仅产生海洋潮汐,而且还产生固体潮(地球外壳上下振动)和大气潮。可是,过去一般认为对流层中大气潮的作用不大。然而,我国劳动人民在历代与天奋斗的实践中,却积累了不少用天文条件预测天气变化的经验。例如,沿海渔民就有“台风来临如遇朔、望日,则风大雨大,容  相似文献   

16.
当一些干部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电视而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的时候 ,他却已经在办公室里挑灯伏案工作了多时 ;当有些人为了编织自己的“关系网”而四处活动的时候 ,他却不顾疲劳带着几名科技人员连夜驱车赶往冰雹受灾区 ;当人们大年初一正忙于探亲访友的时候 ,他却在这一天与有关机关干部一道去给仍然坚守在远离城区的高山雷达站上的职工拜年……他 ,就是被地方兄弟单位的头头脑脑们誉称为“总炮”的十堰市气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家奎。“要持续发展 ,就别指望有捷径可走”陈家奎正当壮年 ,中等身材 ,平时西装挺括 ,走路时步履铿锵 ,一双颇有…  相似文献   

17.
南国的边陲风光令人神往,然而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奋斗精神更是令人难忘。 我们南京气象学院大学生考察团一行在这里参观、考察了十几天,收获是很多的,不仅了解了这里气象事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上了一堂理想及社会实践课,特别是我们到达了边防最前沿569阵地,从驻守在边防的战士身上,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们常年生活在山上,吃水很困难,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说洗澡,就是一天三顿饭都保证不了,然而我们的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人生是分分秒秒、月月年年这样一个时间系列组成的。常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怎样才能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材呢?这,确实是每个跨入青年时代门坎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要考察对待时间的道德态度远自古代起,有志的人们就向往着多占有一些劳作奋斗的时间,夸父追日,鲁阳挥戈就是表达这种强烈愿望的优美神话。然而,“天地无私草木秋”,在不可抗拒的大自然规律面前,留下了无数英雄  相似文献   

19.
朱翊华 《气象》1977,3(10):24-25
谈起内蒙古,使人们想起了一千四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一首歌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歌是少数民族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描述。内蒙古的气候怎样?人们常说“寒冷风雪大,干燥多风沙”。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20.
气象事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木垒地处天山北麓东端,平均海拔1200m,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一年内7级以上的大风有20多次,是新疆的自然灾害多发县。在科学技术不发达、气象工作水平不高的年代,风霜雪灾频频发生,生产受灾严重,人民利益没有安全保障,经济发展因受制于天,徘徊不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事业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上天”的活动能够先知先觉。至此,“天灾”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威胁和破坏得到愈来愈多的控制、减轻,“人定胜天”才真正有了可能。这一重大的历史飞跃,气象事业的发展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