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PS与GLONASS最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主要讨论GPS和GLONASS的最新发展动态,简要介绍了GPS与GLONASS的应用特点,对多星系统的组合定位进行了,重点论述了卫星定位技术的现代化计划和精度提高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CORS组成 1.城市CORS简介 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一定的间隔建设若干永久性连续运行的GPS卫星定位跟踪站,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卫星通信网或无线电广播网、蜂窝数据分组交换网(CDPD)等,向备类需要测量定位、导航、  相似文献   

3.
日前 ,美国空军成功发射一颗代号为“2R 10”新的GPS换代卫星 ,将接替一颗 1990年升空、目前能量已出现衰减的GPS卫星。这颗新型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预计使用寿命为 10年 ,属于第三代GPS卫星 ,其性能有了很大改进 ,如装备了更先进的天线板 ,信号覆盖范围和精度也有所提高。美国GPS系统目前由包括 4颗备用卫星在内的2 8颗卫星组成 ,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军事以及测绘、交通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随着在现有GPS系统中占主体的第二代卫星陆续接近“退役”年龄 ,美国正在对它们进行换代升级美发射一颗“…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基于GPS定位技术建立的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简称CORS系统),为RTK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CORS系统将网络化概念引入到了大地测量应用中,是GPS技术应用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GPS相对定位中气象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星历误差和卫星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大气延迟误差是GPS定位中的两大误差源。随着我国GPS卫星跟踪网的逐步建立,卫星星历误差将基本得以解决。在大气延迟误差中电离层延迟已可利用双频观测资料较好地予以消除(中长基线)。在短基线上,由于两端的电离层延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而即使采用单频观测值也可获  相似文献   

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综合介绍了于 2 0 0 4年 9月 2 1日至 2 4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2 0 0 4年年会(GNSS2 0 0 4 )会议的主要议题 ,并对其中我们可能关切的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①美国的GPS连续运行站网(CORS)。CORS由美国大地测量局 (NGS)主持运行。用户可以通过NGS网络 ,获得用户的GPS待定点相邻的CORS站 (三个以上 )的GPS相应载波相位和码距 ,以支持用户的GPS准实时或后处理定位。NGS也可以为用户通过网络提供GPS定位计算服务 ,这一服务可以在用户提供待定点的观测资料后的几个小时内完成 ,称为NGS的在线GPS定位服务。CORS目前在美国已有 5 0 0余个站。②GPS系统的进展。GPSⅡR型卫星从体形和功能方面都比较优秀 ,使GPS卫星在轨的位置误差显著降低 ,测距精度提高近一倍 ,目前GPSⅡR型卫星截止至 2 0 0 4年 1月 1日时有 9颗在轨。③利用L1 ,L2频道的GPS空基增强系统 (WAAS)。在美国大部分地区WAAS系统的水平精度可达 1~ 2m ,垂直精度可达 2~ 3m。④GPS信号的重构。美国已发展了一种高度逼真的和适应各种情况的虚拟GPS信号系统 ,这种虚拟发射装置可以是陆基的 ,空基的 ,或者星基的。GPS接收机可以利用这一虚拟的GPS信号进行精密定位。⑤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运行的准备工作。欧洲空间局已经重新和?  相似文献   

7.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先后投入运行,建立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新的里程碑,是二十世纪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之一,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引起世人观注。我国为适应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也自行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已经完成系统建设,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也在蕴酿之中。卫星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lo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分三阶段研制,陆续投入使用,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建立与试验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具有实时定位服务功能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BS)是当代GPS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COBS系统突破了常规GPS差分作业系统分散、相互独立、临时性基准站频繁设置等问题,在大型工程和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圳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实时型COBS,该系统是在计算机城域网上建立的现代化城市大地测量网络服务系统,由卫星跟踪基准站、系统控制中心、用户数据中心、实时数据通信网络等组成,可全天候地向深圳地区用户提供厘米级实时和快速定位、毫米级事后精密定位等服务。该系统的建立为如何在我国推广、建立现代化动态大地测量信息网络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今后在其他地区建立CORS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卫星选择对精密GPS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影响,采用了上千个历元的数据分别用不同的卫星组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星数增加太多并不能使RTK定位的精度有显著提高;卫星组合的选择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PDOP值小并不意味着有很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为投入运营的线路巡检人员配备了存储型GPS卫星定位智能巡检器,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能够记录巡检人员的巡逻路线,对巡检路线和现场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实现了巡检信息图形化及对巡检人员跨地区、跨省市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GPS伪卫星组合定位的观测模型,详细论述了GPS伪卫星组合定位中存在的误差源,并对各误差源的消除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浙江测绘》1990,(4):19-19,12
黑龙江省测绘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最近共同合作,在大兴安岭林区采用技术先进的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建立了测图控制网。所谓GPS定位,是根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快速测定地面控制点的一项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许建民  刘金林 《河南测绘》2007,(2):13-13,18
一、概述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测量时,合理选择观测卫星对定位精度影响很大。本文应用优化理论,讨论了定位时卫星的最佳选择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选择方法。该法不仅可以保证选择方案的最优性,而且适合于多于4颗卫星的最佳选择的一般情况。文章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实例来说明该法的有效性,并与文献[2]中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丰华 《中国测绘》2008,(2):17-17
2008年年末前,俄罗斯一家研究所计划将生产40万至50万个Glospace导航仪,这种导航仪能接收俄罗斯格罗纳斯、美国GPS和目前正在研制的欧洲伽利略三个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对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BDS)正式运行后在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基本导航定位性能进行了评估,包括卫星可用性、位置精度因子(PDOP)、伪距观测值质量、电离层模型精度及单频伪距导航定位性能等方面。对南极中山站地区实测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首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可用性与伪距观测值质量在总体上与GPS处于同一水平,并已初步具备了全天导航定位的能力,但存在卫星分布不够均匀、GEO卫星高度角较低、电离层模型精度较差等问题。其次,北斗单频伪距单点定位北、东方向的精度分别优于22 m和9 m,高程方向优于25 m;超短基线的单频伪距差分定位在北、东、高程三个方向的精度分别为3.6 m、2.3 m和3.3 m;总体而言与GPS相比有一定差距。最后,北斗/GPS组合定位相对于单一的GPS定位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还对定位的精度有明显改善,对于单频伪距单点定位、伪距差分定位的三维点位精度可分别提高10%、22%。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目前在GPS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多功能卫星导航定位导航定位服务系统的现状,主要功能以及建立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GPS测量的误差来源 GPS测量误差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按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系统误差包括卫星的星历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等。系统误差无论从误差的大小还是对定位结果的危害性讲都要比偶然误差大的多,它是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源。同时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20.
一、GPS系统概述 1.GPS基本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如今,GPS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全球精密导航、指挥和调度系统。GPS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和用户设备3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