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井间地震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能力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者的追求目标。笔者提出在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之间计算匹配算子,在此基础上得到地面地震所有位置处的匹配算子,把匹配算子作用到地面地震资料中获得匹配数据体,对匹配数据进行地震信号脉冲化建立约束模型,最后采用宽带反演思路完成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的处理试验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地面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能够提高地面地震的地质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井间资料约束下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多井约束的随机逆反演方法,结合井间地震反射成像与测井资料,首先对反射成像后的井间地震数据进行测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进而从反演剖面中抽取一定量的反演道作为虚拟井数据,结合测井数据对地面地震数据进行井地联合反演。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试算表明,井地联合反演可以为地面地震测井约束反演提供更多的约束条件,从而提高了地面地震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将小波多尺度分析的思想引入到井间地震层析成像非线性反问题研究,首次提出了小波多尺度遗传进化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全局寻优算法,其解大大地优于线性化反演方法的解,并极大地提高了地震层析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很好地解决了复杂模型和大扰动模型成像的难题。另外,小波多尺度反演方法还能能够提供不同分辨率的反演图像,将有益于层析图像的解释。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测井约束下的神经网络地震储层参数反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大多数地震反演方法基于褶积模型及相应假设条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在假定储层参数与地震资料之间存在某种非线性映射的情况下,以测井作为约束条件,利用Elman局部递归神经网络法,建立地震数据到地层参数的映射模型,将地震数据直接由已知井点向外递推地层速度、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方法。文中给出了方法原理、处理流程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裴正林  余钦范 《地球学报》2001,22(2):179-184
地质灾害体如岩溶、陷落柱、软弱层等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属于复杂模型或大扰动异常体的非线性成像,该文首次将小波多尺度思想纺入到蟛间层析成像,建立了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非线性成像的难题,大大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井间地震走时波形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裴正林  余钦范 《现代地质》2001,15(3):333-338
提出了井间地震走时波形顺序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反演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成分 ,然后用井间地震波形反演获得速度模型的高频成分。数值模型试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反演稳健 ,提高了走时成像的分辨率 ,克服了波形成像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 ,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相似文献   

7.
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效应是限制地震数据分辨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估计与补偿对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ARX模型,针对地层吸收过程进行逆向建模,将实际地面地震资料与井资料、井间地震资料分别作为模型的输入与输出,从而得到模型结构参数,建立地层吸收过程的逆向模型以进行高频信息补偿,达到地震资料的提频目的。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主频提高10~15 Hz,频带拓宽8~10 Hz。在保侍原资料基本特征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地面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井震联合地震道多尺度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尺度(多分辨率)反演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加快收敛速度,克服局部极小值影响,搜索全局最小极值点的反演策略,将垂向上分辨率较高的测井资料和横向上连续性较好的地震资料在地质理论指导下进行联合地震道反演,同时将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多分辨率分析)思想应用于上述反演中,实现对地震道多尺度(多分辨率)反演,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均表明,这种反演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反演精度较高,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含衰减的零偏移距VSP正演模拟及Q值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VSP资料的特点是信噪比高,分辨率高,勘探范围小;三维地震资料勘探范围大,信噪比分辨率却低于VSP资料。因此最佳勘探方式是实施井中(VSP和井间地震)地震方法与地面地震数据联合采集与处理的方式,利用井中资料的分辨率来拓展地面地震分辨率。本文研究的是含衰减零偏移距VSP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为利用VSP资料提取衰减信息,拓展三维地震频带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在正演模拟算法上采用了层状介质构造的波场递推理论,通过一系列理论地质模型模拟了零偏移距VSP合成记录,同时为了验证所做的正演模拟的正确性,用谱比法对理论模型中的Q值进行了提取。  相似文献   

10.
常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误差较大,已不能满足现代地震勘探解释的需要,这里提出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非线性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该方法是在地震属性模式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非线性降维,然后利用非线性方法反演物性参数.以某工区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质统计学反演及其在吉林扶余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将随机建模技术与常规地震反演相结合,有效地综合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储层的变化.在执行地质统计学反演前,首先应用稀疏脉冲约束反演,了解储层的大致分布,以求取子波和水平变差函数.地质统计学反演从井点出发,井间以原始地震数据作为硬数据,通过随机模拟的产生井间波阻抗,然后将波阻抗转换成反射系数,并用确定性反演方法求得的子波褶积产生地震道,通过反复迭代直至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数据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反演结果是多个等概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实现.反演结果符合输入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并受地质模型的约束,它综合了测井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的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结果的多个实现用于不确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井间地震资料中蕴含丰富的地下储层岩性和物性信息,利用井间地震直达波初至信息,通过层析反演可以得到两井之间的速度剖面。通过对井间地震直达波振幅衰减信息的处理,可以实现井间的吸收衰减层析成像。基于井间地震直达波射线路径的一致性,提出了井间地震时域直达波走时层析反演和频域质心频率衰减层析同步反演方法,增加了约束条件,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对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速度和吸收衰减同步反演方法,提高了速度层析反演精度,得到了对油气更为敏感的衰减属性,增强了井间地震在储层描述和油气预测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勘探初期对目标工区的勘探程度较低,普遍存在钻井少或者无钻井、地质资料缺乏、成像品质较差等问题,给地震资料的反演和储层预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无井工区通常采用叠加速度场建立的速度模型或道积分反演方法获得的阻抗数据对油气藏进行描述,这些传统的方法一般分辨率较低,不利于对油气藏进行精细描述.这里基于离散反演理论,首先借用相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井间地震CT技术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以应用井间地震CT技术解决桥墩基础断裂的一个应用为例,指出依据经验获取高质量的井间地震CT原始资料以及利用现有钻孔的地质资料做联合反演,才能获取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分辨率及反演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反演的本质出发,分析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分辨率与地震资料本身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基本策略,指出将地震属性技术、地震地层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可以提高反演效果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储层目标区域的成像质量,结合地面地震、VSP和井间地震的各自优势,采用归一化后的自适应叠加方法,实现3种资料偏移结果的联合成像,以达到各种资料优势互补、提高成像精度的目的。为了给联合成像提供精度较高的单种资料成像剖面,采用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实现地面地震资料成像;在VSP和井间地震资料的叠前成像中采用了基于起伏地表直接下延法成像思想,基于傅里叶有限差分延拓算子得到VSP和井间地震偏移结果。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成像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井间地震技术在永新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像.井间反射波成像剖面反映了丰富的层间信息,解决了该对井间存在的油水关系矛盾.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形先验信息的非线性反演方法能综合利用测井数据和地震信息,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分形高斯噪音算法得到基于分形理论的先验信息,然后根据地震资料构建似然函数,最终利用基于快速模拟退火算法(Very Fast Simulated Annealing,VFSA)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VFSA-PSO)实现后验概率密度的抽样。与确定性反演结果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融合测井资料中的高频信息,提高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并且目标函数的建立融合了确定性反演中的低频约束,从而得到宽频带的反演结果。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基于分形先验的非线性反演结果与理论模型吻合较好,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也证明了该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波形反演利用地震资料的相位和振幅信息对速度进行建模,是当前分辨率最高的速度估计方法。波形反演对初始速度场具有较高的要求,当初始速度场和真实的速度场相差较远时,容易产生周波跳跃问题。通常在进行速度反演时,采用多尺度方法减轻波形反演的非线性,然而当实际地震资料中缺少大偏移距和低频数据时,多尺度方法不再适用。此外,计算效率也限制了波形反演的应用。因此,这里提出基于GPU加速的包络波形反演来获取包含长波长信息的初始速度场,并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对Marmousi模型的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观测系统设计是地震资料采集的基础,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工作.高密度观测系统在多个实际工区的应用表明,经高密度观测系统采集的资料较老成果在信噪比和分辨率上有明显提高.本次研究基于高密度观测系统的主要采集参数与观测系统总成本、综合质量因子的关系,建立优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多套观测系统参数进行最优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