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科学界的领导人之一。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的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竺可桢被称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是前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是他  相似文献   

2.
今年恰逢我国一代宗师 ,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诞辰 1 1 0周年 ,由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和沙漠分会、甘肃省气象学会及甘肃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 ,“竺可桢精神与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于 4月 1 7日下午在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厅举行 ,会议由施雅风院士主持。与会代表来自兰州分院 ,兰州大学及省气象局等 ,与会者既有年过半百的专家学者 ,也有年轻的师生 ,共一百余人。会上首先放映了有关竺可桢先生的文献记录片 ,然后施雅风院士介绍了竺老如何为国办学 ,如何呕心力血地为规划新中…  相似文献   

3.
<正>《竺可桢全集》第22~24卷收录了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关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函稿藏件,史料价值很大。就我个人历事而言,可以解决中国现代气象学史上的不少悬疑问题。1931年5月,中德(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气象组主任德国人赫德博士(Dr.W.Haude)第二次来华携带了气象风筝及探空设备等。中国的气象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魏文寿,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生于1954年9月,甘肃武威人,中共党员。1978年8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和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工作。1992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积雪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天山积雪研究站副站长、站长;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环境研究室副主任等。2002年任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所长,2005年任新疆气象局副局长兼沙漠气象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9月10日气象研究所登报为第3届气象练习班招生。23日考试,28日揭榜,共录正取40人、备取10人。10月3日在气象研究所图书馆举行了开学典礼。上课地点在成贤街文德里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二楼教室。学员除了我们35人(开学报到的正取生32人、补充报到的备取生3人)外,还有从江苏、湖南、福建、陕西、四川、浙江、云南等省保送的学员13人(陈学溶,2012)。在气象研究所开办的第3届练习班上,竺可桢  相似文献   

6.
我国气象史研究是由竺可桢开创和奠基的。为了纪念他,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他的气象史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以拓展,以不辜负他创建我国气象史研究的苦心。一、竺可桢的中国气象史研究在竺可桢以前,并非没有有关气象史的文献。例如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修的《春秋》,首先将天气灾害作为史料内容。班固(公元32—92)对自春秋到西汉末的反常  相似文献   

7.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气象在农业上实占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近代气象史上有一位大家,他就是竺可桢。笔者20世纪70年代上大学时有一门学科——航海气象,虽然不是主科,但却让我了解了气象学家竺可桢“滴水穿石”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竺可桢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启蒙者。他对我国农业气象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农业气象工作的开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一向重视气象工作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气象工作。早在1916年,在他的第一篇气象论文中[1]就体现了这一思想;1921年,他在建议“我国应多设气象台”[2]时,首先讨论的是“气象台与农业”;1922年,又指出“气象与农业之关系,至重且要。  相似文献   

10.
《气象》2004,30(6):F003-F00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是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围绕热带气象、海洋气象方面的相关学科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该所的前身是创建于1976年的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该所的科学技术目标是:通过5至10年时间,将热带所  相似文献   

11.
南京之高空     
卢鋈 《气象学报》1937,13(1):1-23
本篇所用材料,以飞机记录为限,测风气球纪录已由竺可桢朱文荣诸氏整理成篇读者可参观竺氏中国气流运行(气象研究所集刊第四号),朱氏南京高层气流观测(气象杂志十二卷P.20—30)。关于气团分析,赵九章氏中国东部空气团之分析(气象研究所集刊第六号)及朱炳海氏太平洋及其隣近之气团(象杂志十一卷P.178—183)两文,均有精详之讨论,为避免工作重复起见,本文亦未列入,文中气压与温度之相关系数,系由薛铁虎先生代为计算,谨此致谢。  相似文献   

12.
袁玉江,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2月生,山东省菏泽县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地理系。1982年至现在,在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前身新疆气象科研所)从事树木年轮气候、年轮水文及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气候与绿洲冰雪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现任《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沙漠与绿洲气象》编委,《科学通报》、《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冰川冻土》、《第四纪研究》等稿件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两个面向加速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作为气象部门西北五省区的中心专业研究所,其主要职责是①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开展科研工作;②开展气象区域中心业务和现代化建设的科研工作;③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具有应用前景的专业性气象科研...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气象科学事业卓越的建设者、组织者、国际知名的气象学家涂长望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一位中国气象学家说:如果把竺可桢比作中国近代气象园地的播种者,那么涂长望和赵九章则是护苗人。今天,中国气象事业欣欣向荣,与他们当年的劳绩密不可分。涂长望同志热爱祖国、坚信真理、严谨治学,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鞠  相似文献   

15.
《气象》1985,(5)
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自1975年开展原始方程三层模式数值预报业务以来,积累了多年的气象探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农业气象理论与应用技术、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3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10月10日,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1924年10月10日,蔡元培、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一批仁人志士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以“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发起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  相似文献   

18.
书报介绍     
《气象学报》1936,12(3):140-140
竺可桢涂长望张宝堃著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出版.是书计604页,图13幅,搜罗之纪录,至民国二十二年为止, 集全国雨量纪录之大成,具精美新颖之图表.我国幅员之广,三十七倍于意大利,四十四倍于英吉利,血全国雨量站之设置,只近千数,以视英伦三岛之有雨量站五千三百余,意之有三千六百站者,诚瞠乎其後.  相似文献   

19.
缅怀泰山气象事业奠基人竺可桢先生陈建昌(泰安市气象局.271000)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 ̄(1)。1993年我因负责征集《泰山气象志》史料,有幸详细阅查了30年代泰山气象史形成...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中国-美国气候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8月1—4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6位气候学家和来自国家气象局气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和上海市气象局等18位中国气候学家共聚一堂,报告了24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