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存礼 《江西地质》1998,12(2):101-108
《江西省岩石地层》是地矿部“八五”项目《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地层多重划分的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为依据,对江西近百年来的大量地层资料及400多个地层名称,进行了全面清理。经筛选,最终共确定江西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名称219个(含引用外省的少量岩石地层名称),其中群级单位20个、组级181个、段级18个,包括新建岩石地层单位15个。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兼海  王国平 《福建地质》1995,14(4):203-256
本文按照地层的多重划分概念和原则,对福建省各类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清理研究,划分出前泥盆纪、泥盆纪-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新第三纪3个断代地层和各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对比,提出本省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78个,建议不采用的土  相似文献   

3.
关于鲁西侏罗纪一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使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生代山东分为鲁东、鲁西、华北平原三个地层分区。鲁西地层分区在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建立和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使用比较混乱。本文对相关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侏罗系建议使用淄博群,划分为中、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上侏罗统的三台组;白垩系建议使用下白垩统蒙阴组和西洼组;上白垩统固城组。其中固城组的时代根据所产化石由原来归为古新统而改为上白垩统。同时建议,废除“汶南(亚)组”和“分水岭(亚)组”,并且在鲁西地层分区不使用鲁东地层分区的“杨家庄组”、“曲格庄组”、“八亩地组”等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沉积学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越来越多地渗入到地层学领域,岩石地层学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旨在从地层的沉积作用入手,讨论了地层的结构类型、分类及其地层的有序性。地层的沉积作用由垂向加积和侧向加积形成,并细分为4种类型的旋回沉积作用。现代岩石地层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或厘定,(2)地层的成因,(3)地层的时代;(4)地层格架(岩石地层格架、年代地展格架和生物地层格架)等.岩石地层单位的确立是岩石地层学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地层的五个基本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1)岩石学特征,(2)生物学特征;(3)结构特征;(4)厚度和体态;(5)接触关系(地层单位顶、底和内部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川西造山带1:5万区调实践,初步提出了构造岩片填图法:首先测制构造-地层综合剖面,填制带状构造-岩性图(走廊地质图),初步判断分区主断面,划分构造岩片,建立各岩片的岩石地层拄或构造地层柱,确定正式和非正式的填图单位;第二是联带成面;第三是全面综合研究,典型解剖,完善测区构造宕片及其岩石地层和构造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最后是完成组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6.
袁金良等(2012)最近为华北的寒武系建立年代地层新单位长清阶和济南阶,用以取代与岩石地层单位重名的张夏阶和崮山阶。然而,这两个新建的阶也同样与岩石地层单位重名,是两个无效的地层单位名称。笔者建议今后在建立正式地层单位时,命名者应充分查阅已有的地层名称记录,避免重名。  相似文献   

7.
建议江苏采用和摒弃的地层单位名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学思 《江苏地质》1997,21(2):72-79
《江苏地层清理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经3年的工作,搜集了江苏100多年来大量的晚太古代至第三纪地层资料。以岩石地层为主导,从近300个地层单位名称后,经筛选,建议使用104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和4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对168个不使用的地层名称提出了理由。  相似文献   

8.
用岩石地层单位测制地质组图必须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符号表示填图单位,笔者根据实践,并参考国内外资料,拟出一个建议方案。具体应用见表1“槐林咀幅及银屏山区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和符号”。  相似文献   

9.
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造山带南缘构造地层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造山带南缘,有三套较典型的构造地层单位,即前震旦纪念青唐古夺群、白垩纪桑日岩群和日喀则群。它们分别为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念青唐古拉岩群)、岩石地层单位(日喀则群)和构造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单位(桑日岩群),可统称为构造地层单位,桑日岩群具有从非史密斯型向史密斯型地层过渡的特征,其形成与构造--火山混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岩石地层划分时,有必要进行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是顶底以不整合界面为限,而由有关联的若干个基本岩石地层单位──组(群)组成的组合。和岩石地层单位一样,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实体。初步建议华北地区划分为8个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桑干河序列、五台山序列、滹沱河序列、秦幽序列、冀鲁序列、三晋序列、燕辽序列、河海序列。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确立,是进行地层格架分析、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前提,有利于以岩石地层单位(即以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  相似文献   

11.
李长安 《地层学杂志》1999,23(4):287-290
当前我国第四纪地层研究中存在的不规范和地层混乱现象,主要表现是:长期忽视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和研究,将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混用,过分强调多重地层单位界线的一致性等等。当前的第四纪(系)划分方案存在不妥之处,建议:1)将第四纪(系)四分; 2)尽快制定《中国第四系地层规范》,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述全国地层数据库是在省级地层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地层分级存储多元组合,采用PC机和90年代软件,运用ObjectWindows程序设计、文件流等一系列技术方法而建立。解决了全国地层清理主要成果卡片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的录入及完整地层单位卡片的输出。实现了按断代、地层大区、省(市、区)的岩石地层单位同名、代号及新建单位有效性的监控及文献检索;同时能够生成以上有关的图形和表格。全国地层数据库建成后,将存有正式岩石地层单位5000多个,建议废弃地层单位7800个、各种类型层型剖面20000多条。  相似文献   

13.
在概要地讨论了辽河岩群基本地层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变质岩石地层的概念,其含义为经强烈构造变形的中浅变质沉积(含火山沉积)岩系构成的岩石地层单位的一种类型。构造变质岩石地层单位是强变形、中浅变质沉积岩区1∶5万填图的基本填图单位。建议采用岩群、岩组、岩段等地层单位命名系统,强调了变形、变质、沉积综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清理后的一个地层单位--龙潭组.江苏地层清理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经3年多工作,搜集了江苏近100年来大量新太古代至第三纪地层资料.以岩石地层为主与生物、年代地层等进行多重划分对比研究,从近300个地层单位名称中,经清理筛选确定采用10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4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重编了地层表,并建立了地层库,使江苏地层划分由统一划分发展到多重划分阶段.  相似文献   

15.
胡世忠 《江苏地质》1999,23(4):225-228
介绍清理后的一个地层单位———龙潭组。江苏地层清理项目组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 ,经 3年多工作 ,搜集了江苏近 10 0年来大量新太古代至第三纪地层资料。以岩石地层为主与生物、年代地层等进行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从近 3 0 0个地层单位名称中 ,经清理筛选确定采用 10 5个岩石地层单位和 4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重编了地层表 ,并建立了地层库 ,使江苏地层划分由统一划分发展到多重划分阶段。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不整合界定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文博  王训练 《现代地质》1999,13(2):256-257
Wheeler(1958,1959)可能最早提出“不整合界定单位”(unconformity boundedunits)这一术语、并建议以se quence为其单位名称。之后HKChang(1973,1975)向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出了正式建议及相关...  相似文献   

17.
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论述了与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学)有关的8个方面的问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研究概况;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复杂性和研究难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研究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地层单位岩群、岩组和杂岩的划分问题;重要区域性不整合的研究;鉴定变质地层的原岩类型、岩石性质和恢复古环境;正确区分变质地层和TTG岩系以及其他变质深成岩;变质地层时代的确定。另外,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3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以下简称“程序”),是新一届(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根据2000年5月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前后,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呼声和实际需要而委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  相似文献   

19.
豫西震旦系露头层序地层学初步研究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新省  董文明 《地球科学》1996,21(3):249-253,T001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豫西鲁山下汤和临罗圈震旦系剖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域上该地层的发育特征,初步识别出3个I类层序,前两个层序分别与岩石地层单位黄连垛组和董家组相当,属于缓坡沉积模式(rampdepositedmodel);第三层序由罗圈组和东坡组组成,沉积于具陆架坡折(shelfbreak)的盆地中,豫西与扬子地台震旦系层序基本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20.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豫西鲁山下汤和临汝罗圈震旦系剖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域上该地层的发育特征,初步识别出3个Ⅰ类层序.前两个层序分别与岩石地层单位黄连垛组和董家组相当,属于缓坡沉积相模式(rampdepositedmodel);第三层序由罗圈组和东坡组组成,沉积于具陆架坡折(shelfbreak)的盆地中.豫西与扬子地台震旦系层序基本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