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胡嘉缨  银燕  陈倩  胡汉峰 《大气科学》2019,43(1):171-182
采用考虑化学气体传输过程的云模式模拟了2014年7月30日发生在安徽滁州境内一次深对流过程,研究深对流活动对不同高度示踪气体的输送及再分布作用。结果表明,在积云发展阶段,强上升气流使得云内源层示踪气体有效地向上输送,对流层中部强的夹卷过程及水平入流使得云外气体入云输送至主要对流区,并在垂直气流的作用下进一步影响各层示踪气体的分布。各层示踪气体均可向上输送至对流层上部,其中对流层中部示踪气体(2.1~4.5 km、4.5~7.5 km和7.5~10.8 km)的向上输送作用与近地层示踪气体(0~2.1 km)的贡献相当。例如,输送到11~13 km的示踪气体有4.9%来自近地层,6.3%来自2.1~7.5 km。此外,近地层示踪气体可在深对流的水平输送下向云侧边界扩散,将局地污染输送到云外周边地区。源层高度位于2.1~4.5 km的示踪气体可下沉输送至近地层,形成新的局地污染。随着源层高度的抬升,示踪气体向下输送作用减弱,其中对流层上层示踪物(10.8~15 km)无法输送到6 km以下。  相似文献   

2.
人为强迫和自然强迫对近年来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表明,自1979年以来对流层顶(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的界限)高度增加了数百米。在气候模式实验中,等量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气候模式实验表明,人为因素导致臭氧和均匀混合温室气体的变化,对1979-1999年对流层顶高度增加的影响占所有因素的80%。臭氧对平流层的冷却作用和均匀混合的温室气体对对流层的加热作用,使对流层顶高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对流层顶高度与臭氧总量及上升运动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1979-2008年青藏高原地区14个探空站对流层项气压资料以及同期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温度资料,分析了不同季节高原上空两类对流层顶高度与高空各层温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的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NASA提供的TOMS/SBUV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分别讨论了高原上升运动以及高原臭氧总量与对流层顸高度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高原第一(二)对流层顶高度全年处在300~200hPa(100hPa附近)高度,在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以及长期变化趋势上,两类对流层顸高度与各自对应高度层上的温度存在着密切的反相变化关系,当对流层顶高度偏高(低)时,相应高度上的温度偏低(高)。上升运动有助于两类对流层顶高度的抬升,尤其是当高空200(100)hPa附近有上升运动时,有利于第一(二)对流层项高度抬升。各季节高原臭氧总量与第二对流层顶高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臭氧含量减少(增加)时,该对流层顶高度将偏高(偏低),近年来伴随着高原臭氧总量的减少,高原第二对流层顸高度出现了明显的抬升。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春季云南异常干旱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2005年春季云南出现了自1979年以来大范围持续性的干旱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首先对这次持续性异常干旱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然后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云南春旱发生的前期信号特征。结果表明:(1)这次云南春旱发生时大气异常状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干燥的对流层大气和强烈的下沉运动。(2)850hPa北印度洋地区持续的东风异常和持续偏强偏西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导致这次云南重大春旱发生的重要原因。(3)前期冬季1~2月东亚中纬度地区对流层低层或中高层较强冷空气的向南输送,以及1~3月赤道附近弱对流活动有利于云南春季降水偏少,对后期云南春旱的发生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的频数及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MICAPS观测资料以及空间分辨率为1 °×1 °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1991—2010年3—8月影响华南地区的西南低涡的生成和移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华南地区的西南低涡在6、7月出现频率较高;随着月份推移其维持时间逐渐增加,3月的维持时间最短(48小时),8月最长(105小时);将影响华南地区的西南低涡按不同移动路径分为四类:东移型、东南移型、南移型和停滞型。在频数方面,东移型西南低涡出现次数最多(33个),东南移型次数最少(12个);在维持时间方面,停滞型西南低涡的维持时间最短(54小时),南移型维持时间最长(86小时)。四类移动路径西南低涡所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场表明,停滞型西南低涡其对流层中高层槽脊不明显且辐散运动较弱,下游地区对流层低层有冷平流及辐散运动,不利于西南低涡的发展和移出,而其他三类移出型的西南低涡在对流层中高层有明显的槽脊系统及较强的辐散运动,同时在对流层低层,不同移动路径的西南低涡在各自移动方向上均有风场辐合带和暖平流区与之对应,有利于西南低涡的移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对气候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观测数据一直较为稀缺。利用2016年7月下旬—8月青海省格尔木市对流层臭氧探空观测资料开展夏季青藏高原北部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大气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气背景的转换下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整体上呈现高(低)臭氧与低(高)水汽和高(低)位势涡度的对应。除7月25—27日高空低压槽过境导致的平流层向下输送使对流层臭氧浓度升高明显外,阻塞暖高压反气旋和源自青藏高原主体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境也对对流层臭氧分布有影响:阻塞暖高压在观测点东北部形成后导致7月31日至8月8日格尔木对流层连续出现罕见东风,但对流层臭氧浓度仅在8月2日因东北—西南方向反气旋切变而出现较高值,其中6 km高度以下则因为东风输送而出现高臭氧、高比湿的污染性气团;强对流天气过境影响使得8月12—14日10 km高度以上出现臭氧最低值和比湿最高值。与西宁历史夏季(1996年7—8月初)臭氧探空测值比较,格尔木对流层臭氧浓度8月偏低,该特征与季风影响青藏高原纬度最高地区所在月份一致。与林芝(2014年7月)、那曲(2011年7月末—8月中旬)和拉萨(1998年8月)历史夏季臭氧探空测值比较发现,纬度效应对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臭氧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流层臭氧增加对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耦台的区域气候模式和大气化学模式模拟对流层臭氧的产生、分布和对辐射传输、地表温度、气温等的影响。通过对比模拟发现:对流层中臭氧的增加基本使大气顶晴空辐射强迫为正;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变化能影响云量且进一步影响温度。由于对流层臭氧增加导致的晴空辐射强迫在4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  相似文献   

8.
北半球平流层低层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奇异谱分析方法(SSA)分析了197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半球30hPa高度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平流层低层大气除了年变化及季节变化趋势外,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振荡,最显著的周期为20~60天;在持续性异常多发地区,30hPa高度场变化中20~40天周期振荡占优势,而在其它一些地区则盛行40~60天周期振荡;对流层持续性异常主要同对流层高度场的20~40天振荡有关,并可能通过这种周期振荡同平流层低层相同周期的振荡的相互作用影响平流层低层大气季节内变化。  相似文献   

9.
NCAR研究人员计划采用一种先进的研究飞机来探测对流层顶,大气中这一区域通过影响地球的热平衡而影响气候。探测成果可用于改进全球气候模式,为IPCC的下一次气候变化报告提供证据。该项目名为“START 08”(START:Stratosphere-Troposphere Analyses of Regional Transport,平流层-对流层区域输送分析),执行期为2008年4~6月。项目的侧重点在对流层顶。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对流层顶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在全球气候系统中非常重要,而且大气中累积的温室气体改变了对流层顶,这种改变以何种方式发生目前还不清楚。对于对流层顶的了解是目前气候研究的薄弱环节。START是一个多方合作项目,参加者包括迈阿密大学、得克萨斯A&M大学、科罗拉多州大学、哈佛大学和NOAA,经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分析3个区域数值模式(CMA-MESO-3KM、SW3KM和SW9KM)2021年3—12月逐日2 m温度(包括日最高温和最低温)预报结果和气象观测站实况数据,检验评估了3个数值模式对四川省2 m温度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1)模式对最低温度预报效果好于最高温度,SW3KM模式对3—10月2 m温度预报略好于SW9KM和CMA-MESO-3KM模式,SW3KM模式对最高、最低温预报效果优于SW9KM模式,其准确率最多可分别提高13.4%、31.9%,较CMA-MESO-3KM模式最多都可提高18.8%。(2)温度误差分布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3个模式预报温度误差从凌晨至上午逐渐减小,而下午至晚上逐渐增大,SW3KM和SW9KM模式预报温度上午较实况偏高,其它预报时段较实况偏低,CMA-MESO-3KM模式预报温度较实况偏低。(3)温度预报准确率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预报准确率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系统性偏差增大。(4)CMA-MESO-3KM模式冷季温度预报偏高、暖季预报偏低,12时起报略好于00时;SW3KM和SW9KM模式00时起报的20℃以上温度预报偏低、20℃以下温度预报...  相似文献   

11.
冷空气影响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梁军  陈联寿  张胜军 《大气科学》2008,32(5):1107-1118
Matsa(0509)是直接登陆辽东半岛的变性台风,利用MM5v3模式对2005年8月8~9日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敏感试验研究冷空气对辽东半岛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空气入侵热带气旋外围,对辽东半岛地区对流云团的强度、上升运动及其降水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流层中下层弱冷空气和对流层中上层较强冷空气的作用,使辽东半岛地区的回波强度和上升运动明显加强,有利于半岛地区暴雨增幅,其中对流层中上层较强冷空气对辽东半岛暴雨的作用显著。无冷空气影响或对流层中下层强冷空气作用时,辽东半岛上空的上升运动和回波强度明显减弱,强对流维持时间短,半岛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杨健  吕达仁 《大气科学》2003,27(6):1031-1044
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研究东亚地区(网格中心45°N,120°E)一次强切断低压过程(2000年4月8日~12日)引起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用Wei公式计算此次过程由平流层到对流层的净交换量为5.0×1014 kg,平均交换通量为-0.72×10-3 kg m-2 s-1.地面锋与高空锋的相互作用,在急流入口处和高空锋区出现对流层顶折叠,并引起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其中空气的水平运动起主要作用.利用历史天气图统计东亚地区(20~70°N,80~180°E)切断低压的年平均个数为60,占北半球极区类型切断低压的52%.由此,推断东亚地区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对整个北半球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贡献很大.  相似文献   

13.
在瑞利散射、液态水介电常数模型、雾滴谱分布基础上,分析了单个云雾粒子和群雾滴的电磁传输特性.数值模拟计算表明,电长度是影响云雾粒子电磁传输特性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平流雾分布的电磁传输特性强于辐射雾的传输特性,影响群雾滴传输特性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射波频率、含水量和温度.所得结论对提高降水测量的精度,减小卫...  相似文献   

14.
采用站点观测和EC、EC订正场(ECR)、CMA_3KM、SWC_3KM模式12~36 h降水预报资料,基于TS评分、SAL检验等指标,对2022年汛期四川多模式降水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WC_3KM有雨日数预报最接近实况分布,EC模式雨日空报最多且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尤为显著,EC模式大雨日数预报优于其余模式。(2)BS评分显示EC模式大量级降水预报偏干,其余模式均以湿偏差为主。TS评分暴雨量级各月均以ECR预报最优。(3)个例评分对比,ECR预报效果最稳定,过程最高TS评分次数最多,SWC模式次数最少。(4)ECR个例预报降水强度及雨带位置、走向与实况最接近,EC模式预报偏弱。SWC_3KM模式强降水雨带位置预报在盆地西北部和凉山州北部参考性较高。CMA_3KM和SWC_3KM模式预报大量级降水在高海拔地区存在较大范围空报。  相似文献   

15.
李振军  赵思雄 《大气科学》1996,20(6):662-672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和华东中尺度试验的部分资料,对1983年春季一次快速南下,并在江淮地区产生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冷锋进行了三维结构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这次冷锋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 (1) 与冷锋相对应的高空槽前存在一支下沉(DVM)气流;(2)有一强的辐合区出现在对流层中层,锋前上升运动的最大值也出现在对流层中层;(3)比较强的锋生过程主要集中于对流层中下层;(4)存在一支明显的热力直接环流(TDC),即暖湿空气沿冷锋倾斜上升;(5)在冷锋后存在一支较强的下沉气流(DVM),这支DVM对冷锋逆温层(或等温层)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并将此次东亚春季强冷锋个例与小仓义光(Ogura)等分析的北美春季冷锋(SESAME)个例作了对比,发现此次冷锋个例中,锋区的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中层,而北美SESAME个例温度密集区主要在对流层低层。这可能是由于东亚高空急流较强,动力强迫而引发锋生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一种北上台风路径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诚  于文革 《气象》2006,32(8):88-91
根据气象台实际业务需要,对历年北上台风路径进行分析总结,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台风未来路径与对流层上层温度场(或厚度场)的关系,目的是解决北上台风路径预报问题,并对2005年9号台风“麦莎”做了检验,提出台风的趋暖运动是对流层上层增暖现象,对流层上层增温极值曲线是台风未来的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17.
郁淑华  何光碧 《高原气象》1997,16(3):306-311
使用η模式对1995年8月24日四川盆地西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无高原切变线、无西昌小高压的数值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得出:(1)高原切变线活动可使四川盆地西部暴雨增强,而西昌小高压的存在则便四川盆地西部暴雨减弱;(2)高原切变线活动使暴雨增强的主要机制是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低层流场辐合、上升运动、正涡度、水汽通量辐合和对流层中层流场辐合、水汽通量辐合等的加强;(3)对流层低层的动力、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8.
热带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热带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中的准两年振荡和ENSO现象,以及热带平流层和对流层交换(STE)过程为主轴,介绍了热带平流层和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和对流层准两年振荡(TBO)存在潜在联系,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还不是很清晰。QBO对平流层大气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其中的化学-辐射-动力反馈作用目前还未得到充分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提供了ENSO影响热带平流层大气令人信服的证据,但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还未形成一个共识,其中一个原因是平流层内的ENSO信号受到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的干扰。一些研究指出ENSO事件通过改变行星波的强度和传播对极地平流层大气产生影响,而平流层过程也会对ENSO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产生影响,但其可靠性需要进一步的确证。目前,一个较一致的结论是全球变暖会导致热带上涌增强,STE加快。然而,影响热带STE的大气过程较多,特别是季风系统和热带深对流系统对STE的贡献还需要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梅雨雨带北跳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丽  宋洁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16,40(4):703-718
利用1979~2007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高分辨率逐日降水资料,通过定义确定了每年梅雨雨带北跳的日期,对梅雨雨带的北跳过程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梅雨雨带北跳日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本文合成得到的雨带北跳过程与前人的工作相一致。水汽输送的变化和对流层中层的垂直运动是影响梅雨雨带位置分布的关键因素。Omega方程诊断结果表明,在梅雨雨带北跳前期,对流层高层的环流异常导致江淮流域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不利于梅雨雨带的北跳;而涡度方程的诊断结果表明,江淮流域的异常下沉运动导致的非绝热冷却在中国东部的对流层低层引起异常反气旋涡度倾向,有利于副热带高压西伸,从而有利于梅雨雨带的北跳。因此,当对流层高层环流发生变化(主要受纬向涡度平流影响),使得江淮流域的异常下沉运动转变为异常上升运动时,高低层相互配合,造成了梅雨雨带的突然北跳。  相似文献   

20.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58-1997),月平均海表面温度资料(1950-1992)以及月的海冰密集度资料(1953-1995),研究了冬季北极涛动与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以及巴伦支海海冰范围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北极涛动不仅影响北极和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并且可能影响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进而影响东亚冬季风。当冬季北极涛动处于正位相时,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都偏弱,在西伯利亚南部和东亚沿岸,包括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从地表面到对流层中部气温偏高0.5-2℃。当冬季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时,结果正相反。研究结果还表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对北极以及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没有显的影响,与北极涛动的影响相比,西伯利亚的影响强度和范围明显偏弱。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冬季北极涛动可能影响西伯利亚高压的可能机理。冬季西伯利亚高压与动力过程以及从地表面到对流层中部的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西伯利亚高压的西部变化主要依赖于动力过程,而其东部与气温变化更为密切。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对流层中的下沉气流,这种下沉气流源于北大西洋区域,其变化受到北极涛动的影响。当冬季北极涛动处于正(负)位相时,气流的下沉运动明显减弱(增强),进而影响冬季西伯利亚高压。此处,冬季北极涛动对同时期的巴伦支海海冰范围有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