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能听到“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那么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结在一起,维系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是什么?是档案。 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性和可靠性,这就决定了档案能够在社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发挥着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对于历史研究而言,档案又是人类认识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萍 《中国地名》2014,(5):67-68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历史上,西安曾经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以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素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称、以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而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诞生地之美誉、以历史文化悠久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盛誉。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现代出版社出版,董金社著《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一书,一经发行就吸引了不少历史、地理专业内和专业外社会大众的眼球。作为具有相同专业背景师生关系的笔者,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兹就本书的写作视角、章节核心内容以及本书特色做简要介绍。本书写作视角独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地理为历史舞台说”和“地理为历史角色说”两个方面,梳理了地理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自古历史、地理不分家,跨学科的历史地理学科,也是站在历史进程演化的角度分析地理的空间变化,视角是地理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或背景,也就是“地理为历史舞台说”。而作者的独特视角就在于坚持“地理为历史角色说”,即地理是历史角色,  相似文献   

4.
阙维民 《热带地理》1996,16(4):379-384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历程,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有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的历史时间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系统包括精确时间与模糊时间,动态时间和静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5.
何凡能  杨朝  赵亮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684-1691
“潭蓬运河”又名“天威径”“仙人垅”等,是晚唐咸通年间由静海军节度使高骈疏凿的,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以南的江山半岛附近海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地理位置问题,至今尚有诸多疑点。论文基于历史文献等资料,深入考析“天威径”疏凿的历史背景、具体经过及其地理位置,对进一步明晰“天威径”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历史地理背景的考察,重新论证了“天威径”开凿的历史背景、具体经过和地理位置,研究表明:① “潭蓬运河”的位置应当是位于江山半岛南端的白龙尾以外海域之中,所谓“潭蓬运河”的开凿过程就是对白龙尾以南海域中礁石的疏凿;② “潭蓬运河”疏凿的目的在于为驻安南唐军提供持续稳定的后勤补给,疏凿的时间是在懿宗咸通九年;③ 本着尊重史实的原则,高骈疏凿的礁石之处应当命名为“天威径”,而半岛上的潭蓬古运河处,则应改名为“天威径石刻遗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20年来北京二环以内地区历史地名消失的程度以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发现城市实体空间变化是历史地名消失的主要原因,但城市实体空间变化不是历史地名变化的充分条件。本文最后提出延续城市历史地名文化的三点建议:第一,城市实体空间的建设没有改变原来中地名所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时,原来的历史地名必须保留。第二,由于实体建设改变历史地名指示的空间的“点、线、面”形状的,要求实体开发建设者在设计方案中,将原来的历史地名的“专名部”以可见形式体现出来。第三,在变更城市历史地名的前期,应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从而确定成为当地“地方性”组成部分的历史地名并给予保留。  相似文献   

7.
翁毅  朱竑 《热带地理》2012,32(2):141-146,172
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3个演化阶段“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变化与城市演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历史时期至今,计有消失地名109个,新增地名78个和保留地名30个,消失比率约为50%;反映商业经济业态、方言特色和居住环境的定名方式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的“城市化”地名,这亦是滨江地域文化的流失.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分别以保留地名与内河体系为增长“极核”和“扩展轴”,两者的叠加效应致使其重心向东迁移.现今地名加快的更新过程折射出城市演进和扩展速度超过建国时期和历史  相似文献   

8.
李明强 《中国地名》2010,(10):44-44,74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起,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名更名为“秦州”。“秦城”与“秦州”虽然仅一字之差,足见甘肃省,乃至天水市的地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和决心。此举对于重塑天水市中心城区的历史地位,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宝石 《中国地名》2013,(12):19-19
中国“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相似文献   

10.
吕威 《中国地名》2013,(12):16-16
中国历史上的“琴棋书画”,即指弹琴、下棋、书法、绘画,皆为旧时文人风雅之事。唐人何延之云:“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兰亭锄)古琴是我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三干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琴居“四艺”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办学“六艺”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苑 《中国地名》2012,(10):26-29
“世界千年古县”——阆中古城,位于四川北部,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号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地理研究》2018,37(8):1495-1514
人地关系演变具有继承性,从历史视角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机制有助于增加对人地关系的综合认知。从人地关系核心内涵出发,将资源环境要素视为人地作用的焦点,以人类的核心需求和主要活动、对“地”的作用强度及认知能力为主线,在梳理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其演变特征,并进一步提炼其演变动力。发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对“地”的认知先后经历了“混沌未知、天人合一、人地相称、人定胜天、人地和谐共生”的演变历程。与此相应,中国历史人地关系经历了从萌芽到以土地为核心的一元化关系再到以土地、水、能矿等资源为核心的无序多元化关系以及现如今重新探索有序多元化人地关系的总体历程。从历史视角看,中国人地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是最核心的动力,促进了人对“地”作用能力的发展;人口是最活跃的动力,人口需求及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人和“地”作用的紧密程度;生产关系主要通过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及资源所有权而间接影响人地关系演变;战争和自然灾害对中国历史人地关系演变均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面作用。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人地关系研究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中国现代人地矛盾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以史为鉴,提升人对“地”的科学认识,实施因地制宜,加快技术研发和生产方式转型是破解中国当下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是福建省海域勘界的三大总体原则之一.在海域勘界过程中,常出现海域历史归属和现实的海域开发利用不在同一行政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协调好二者的矛盾冲突关系到海域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以泉州湾和东山湾的2条海域勘界线的工作实例,就如何利用“管辖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方法来解决海域勘界管辖中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1,(10):28-28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问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起居文化?所谓起居就是“衣、食、住、行“中的“住”,它包含生存文化和生活文化。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就与大自然做斗争,创造和发展了起居文化。正如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丰富历史知识,增加生活情趣,适当地将教材中与起居生活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文就是根据自己教学《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点滴体会,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6.
黄东汛 《中国地名》2013,(12):18-18
中国“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可供考证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7.
“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是福建省海域勘界的三大总体原则之一.在海域勘界过程中,常出现海域历史归属和现实的海域开发利用不在同一行政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协调好二者的矛盾冲突关系到海域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以泉州湾和东山湾的2条海域勘界线的工作实例,就如何利用“管辖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方法来解决海域勘界管辖中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红色收藏”是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与此相关连的历史遗物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广义的“红色”则包括自 1840年以来,中国人们抵御外侮、民族志士和新文化旗手们的历史遗物、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所经历的各种重要事件和活动的遗存。例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  相似文献   

19.
李云吾 《地理教学》2010,(20):38-40
“历史与社会”是时间和空间相互依赖的统一体。社会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人就是在这个变化中长大和成熟起来的。社会的知识素材来自于社会生活,来自于人的日常生活。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把自己的生活阅历融入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也能进入“实验场地”感受身临其境的变迁历史,更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添加剂,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丁继昭 《地理教学》2023,(10):10-12+44
许多教师在高中必修“地理1”模块“地球的历史”的教学中,存在不注意体现学科本质的问题,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突出地理学科本质的“地球的历史”教学,关键目标有三:一是基于宏大尺度,构建“宙—代—纪—年”地理时间认知体系;二是结合地层构造,认识“以空间换时间”的地球历史研究方法;三是遵循学科逻辑,养成“化石—生物—环境”的地理思维路径。将关键目标落实到教学实施层面上,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地理本质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关系,确保地理课程“不变味”;二是要在具体内容教学中注意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