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IPCC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主要科学成果和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最近出版的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中的主要科学成果,并说明了今后3~4年中IPCC从科学上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在前两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的基础上 ,结合最近 5年气候变化研究新成果 ,进行了 IPCC第三次全球气候的评价工作。IPCC第一工作组于 2 0 0 1年 1月 1 7- 2 0日在上海召开了第八次工作组会议 ,通过了供决策者参考的报告概要。下面是该报告的摘要性结论。1日益增多的大量观测结果表明 :地球正在变暖并伴随气候系统的其它变化1 .1  2 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增加了 0 .6℃左右(1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自 1 861年以来一直在增高 ,2 0世纪增加了 0 .6± 0 .2℃。这个数据比 1 994年的 IPCC第二次气候评价报告高…  相似文献   

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于2001年2月13~16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第6次会议,就气候变化的影响、系统的脆弱性以及适应能力等问题通过了该工作组提供给决策者参考的第3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概要.  相似文献   

4.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07,29(1):156-156
2007年1月29日~2月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IPCC WGI)在巴黎召开了第10次全会,通过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Cli mate Change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的决策者摘要(SPM),并于2月2日正式发布.报告阐述了目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其科学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1 会议概况CNC-IGBP第3届第4次全委会、第4届第1次全委会暨2000年度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第3届CNC-IGBP委员、顾问,第4届CNC-IGBP委员候选人、顾问,以及来自CNC-WCRP、中国IPCC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第3届CNC-IGBP主席陈宜瑜院士和副主席秦大河研究员主持。会议通过了陈泮勤秘书长向大会报告的“第3届CNC-IGBP工作总结”,修改、确定了CNC-IGBP章程,成立了第四届CNC-IGBP及其顾问委员会,选举了第4届CNC-IGBP常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任命了第4届CNC-IGBP工作组组长,讨论了…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报告对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储量、碳汇效应及未来气候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报告明确指出,北半球多年冻土区表层土壤和深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储量为1 460~1 600 PgC(1 Pg=10亿吨)(中等信度)。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多年冻土显著退化,土壤有机质迅速分解并以二氧化碳(CO2)或甲烷(CH4)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加速了气候变暖。在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近地表多年冻土面积将显著减少,并向大气释放CO2和CH4,造成多年冻土碳与气候的正反馈作用。报告还指出,预计到2100年,气温每升高1℃,多年冻土区CO2和CH4的排放量分别相当于18(3.1~41) PgC和2.8(0.7~7.3) PgC(低信度)。但由于所使用的估算数据异质性较大及模型之间的一致性有限,并且对多年冻土环境驱动因素及过程模型的认知尚不完整,故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时间及幅度的可信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研究受到各国政府与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的14 796篇与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相关的文献为基础,整合文献共被引网络和突现词共现网络,对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研究热点的足迹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文献数量整体上呈现指数上升趋势。时间上,研究热点在2007年以前,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化石燃料、土地利用变化等造成的CO_2排放增多),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产量、粮食安全、北极冰盖、海岸带等)和社会经济系统(人类健康、能源、工业等)的影响及经济影响评估,演变到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CO_2的减排及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等的关注。2007年以后随着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及斯特恩报告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气候变化影响的成本效益评估、脆弱性及生物能源等方面的研究,热点聚焦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贸易。空间上,研究热点的发文主要来自于美国、加拿大、西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9月11~13日在中国兰州举办。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CM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甘肃省人民政府。会议议题:(1)干旱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2)干旱气候监测、预测及评估技术;(3)干旱区陆面过程特征及模拟;(4)沙尘气溶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5)干旱区环境蠕变问题;(6)干旱区气候资源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会议日程安排:2007年9月11日08:30-20:30报到2007年9月12日09:00-10:00开幕式10:00-12:00大会报告12:00午餐14:00-17:30分会场报告2007年9月13日09:00-12:0…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与自然系统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民众的关注。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大,社会与生态系统似乎变得日趋脆弱。人们关心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天气与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更希望了解未来的21世纪,人类居住的地球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情景。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观测记录、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评估与预测展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概括。首先阐明20世纪地区性气候变化的事实;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科学技术报告中关于20世纪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的总结性评估以及对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作为阐述过去与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科学家对IPCC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结论所持的不同观点或质疑。还就气候变化对社会与自然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0.
王世金 《冰川冻土》2019,41(1):257-258
2019年1月18日,秦大河院士主持的《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科学评估报告(以下简称科学报告)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多所高校、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16个部门60余个单位2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盛会。会议由秦大河院士主持。秦大河院士介绍会议背景和参会嘉宾。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赵千钧副局长分别代表科学报告资助单位进行了致辞,对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丁永建研究员对科学报告项目立项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案及其预期成果进行逐一汇报。秦大河院士着重介绍了科学报告的编写原则及其要求,强调此次科学报告要引用当前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相关信息和文献,确保科学报告使用文献的过程开放、透明,要重视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并对此次科学报告给予很大期望。最后,科学报告三卷各章主笔汇报各自负责章节细纲内容,并与在场专家进行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地球科学进展》2002,17(1):132-134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三工作组于 2 0 0 1年 2月 2 8日~ 3月 3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 (Accra)召开了该工作组的第六次专题会议 ,正式通过了IPCC关于减缓气候变化提交给决策者的报告概要。该报告评价了气候变化减缓战略涉及到科学、技术、环境、经济以及政治各方面的内容。自第二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出版以来 ,关于气候变化减缓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并考虑了政治性的变化 ,如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的通过。该报告还吸收了许多IPCC专题报告的观点 ,包括 :航空与全球大气层特别报告 ,技术推广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岩石风化碳汇特别是碳酸盐岩风化碳汇积极参与了全球碳循环过程。最新的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AR5)指出全球岩石风化碳汇约为0.4 Pg C/a,占不平衡碳通量的1/2~1/3,并改进和区分了岩石风化碳汇的时间尺度,将硅酸盐岩风化碳汇时间尺度视为104~106年,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时间尺度视为103~104年。AR5报告将岩石风化碳汇列为CO2移除的4种方法之一,其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时间尺度属于百年至千年级。虽然AR5报告提出了前述新认识,但仍认为岩石风化碳汇速率太慢,未纳入全球碳收支核算。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讨论了AR5报告目前对岩石风化碳汇在通量、时间尺度和风化碳汇效应等方面认识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岩石风化碳汇速率、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尺度转换方面的研究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强岩石风化碳汇研究工作,为平衡全球碳收支做出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报告即将问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设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撰写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二次评估报告将于1995年底问世。该委员会于1990年发表了第一个评估报告,1992年公布了补充报告...  相似文献   

14.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受到广泛关注。在采取任何切实有效措施之前,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我们知道了多少?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全世界三百多位最权威的学者组成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经过几年工作,提交了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这个报告将提交给今年六月在巴西召开的、由世界各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IPCC分为三个工作组,分别对温室效应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估,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于人类社会可能的影响做出评价,及讨论人类可能采取的行动。本文主要介绍第一工作组的结论。地球自有大气层以来就有温室效应。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把地球表面加热,地面再向宇宙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际煤炭勘探会议于1973年10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会上报告的论文主要反映了第一次国际煤炭勘探会议(1976年在伦敦召开)以后所出现的煤炭勘探方法、技术、装备等方面新的进展。这次会议收入论文集的论文总共25篇。  相似文献   

16.
任贾文 《冰川冻土》2013,(5):1065-1067
0引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气候系统变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其中第一工作组为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为影响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为适应对策,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要早于其他工作组半年以上.2013年9月23—26日,IPCC第一工作组第12次大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IPCCWGIAR5SPM)接受各国政府代表团审议,27日正式发布,标志着该工作组第五次报告的完成.报告全文及技术摘要将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年初出版.本文试图以冰冻圈相关的结果为重点,简要介绍IPCCWGIAR5SPM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7月 2 3日至 2 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全国地层委员会三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 ,主要内容有 :1)关于 2 0 0 1年度全国地层委员会工作情况的汇报 (王泽九副主任 ) ;2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各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安排 ;3)审查修改已完成的《中国区域年代 (地质年代 )表》说明书 (初稿 ) ;4 )审查已编制完成的《中国地层典》(中文电子版 )。此次会议的会议纪要将在下期另行刊出。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三届四次常委扩大会议@边步  相似文献   

18.
IPCC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显著地影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并对经济、水资源、海岸带以及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增暖,各种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加剧。在研究气候变化带来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提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应该建立一个长期的气候目标,并建议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冰川冻土》2005,27(3):375-375
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双月刊),已于2005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刊,创刊号已于5月底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21年8月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该报告基于最新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评估了冰冻圈变化的现状,并采用CMIP6模式对未来变化进行了预估。报告明确指出,近十多年来冰冻圈呈现加速萎缩状态:北极海冰面积显著减小、厚度减薄、冰量迅速减少;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和全球山地冰川物质亏损加剧;多年冻土温度升高、活动层增厚,海底多年冻土范围减少;北半球积雪范围也在明显变小,但积雪量有较大空间差异。冰冻圈的快速萎缩加速海平面的上升。未来人类活动对冰冻圈萎缩的影响将愈加显著,从而导致北极海冰面积继续减少乃至消失,冰盖和冰川物质将持续亏损,多年冻土和积雪的范围继续缩减。报告也提出,目前冰冻圈研究仍存在观测资料稀缺、模型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参数和过程描述亟需提升、对吸光性杂质的变化机制认知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对冰冻圈变化预估的准确性,未来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