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等国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亓来福 《气象》1979,5(3):13-15
目前,水稻低温冷害不仅在温带的日本、南朝鲜、美国等国发生,而且在热带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发生。因此,各国特别是日本的农业气象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简介如下。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及其特征 日本根据低温对作物产生的影响及其出现的时间,将冷害主要分为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类。 作物营养生长朔遭遇低温,使生育延迟,成熟不良造成减产,称为延迟型冷害。主要特征是: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对作物冷害定义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害是由于低温对作物造成灾害的天气现象。目前,人们对冷害的认识和冷害的概念较模糊,有的将低温称为寒害、冷害,甚至称为冻害。严谨的提法:寒害应包括冷害和冻害;冷害为零上低温,危害作物的生育是缓慢的、渐进的;冻害为零下低温,对作物的伤害是剧烈的、迅速的。...  相似文献   

3.
种植蔬菜需要光和温度,生育的适温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温度越高或越低越好。此外,适温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作物的大小和生育阶段而异,而且具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则抑制作物生育,有的还会出现明显的生育障碍。 1.生育适温蔬菜大致分为3种,即耐热的在春至秋种植的高温性蔬菜,适合凉爽气候的在春、秋种植的低温性蔬菜以及在低温性蔬菜中特别耐寒的耐寒性蔬菜。高温性蔬菜包括瓜类、茄类、豆类等收获果实的蔬菜,以及块  相似文献   

4.
延边地区的低温冷害及其预报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即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内温度低,热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使生育期推迟,霜前不能保证成熟度(延迟型)或作物在对气温敏感的生育期遇到低温,使正常生育受到障碍,降低结实率,从而导致减产的自然灾害(障碍型)。1概述延边地处中纬度东北亚滨海区域,由于经...  相似文献   

5.
2003年我省农业气候条件总体状况是水、热条件基本正常,但阶段性干旱和低温非常明显。大田作物播种出苗期严重干旱,出苗偏晚,苗情较差;中期降水适宜于作物生长,但低温寡照影响开花、授粉及灌浆;后期气温高,雨水较少,初霜偏晚,有利于作物成熟。总的看气候对农业影响利弊参半,为平年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夏季低温冷害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灾害之一.在严重的低温冷害年,粮食产量可减产几十亿甚至百亿斤以上. 所谓夏季低温冷害,是指在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育阶段,气温低于作物所需要的临界温度而造成的严重减产.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证明,低温冷害具有影响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调查,它不仅发生在中高纬度温凉地区,在低纬甚至赤道地区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农田生态的主体一农作物的低温冷害,确定了其危害气候指标,指出了低温冷害的区域性、持续性、群发阶段性及准周期性等特征,明确了低温冷害的气候关键期。本文分析论述了低温冷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危害,并重点探讨了怎样立足于生态系统,着眼于品种布局方面的对策及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的防与抗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2002年吉林省农业气候条件属正常 ,但有阶段性干旱和低温。大田播种前后雨水充足 ,苗情好 ,而后出现苗期干旱 ;中期各地水热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灌浆初期气温较低 ,成熟期中、西部出现秋吊。总的看气候条件较适宜 ,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粮豆单产为丰年。  相似文献   

9.
张宏铭 《气象》1986,12(7):40-43
一、开展土壤水分预报服务的意义 农田土壤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农业气象条件之一,它对各项田间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取得良好作业质量也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状况,俗称墒情。在自然条件下旱作农田的水分供应,往往与作物需水有矛盾,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农业区,如我国北方各省区,由于降水量少、变率大,这种矛盾更为突出。土壤含水量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尤其是春季,群众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春夏连早,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收成。如北京地区小麦生育期间除自然降水外,还要灌溉2—3次才能得到较好的产量。而在多雨的南方,雨多固然对水稻生育有利,然而对小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及其持续日数的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华  章庆辰 《气象》1982,8(3):20-21
一、前言 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大于、等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积温,及此界限温度以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0℃作为喜温作物开始生长的温度指标,并以其持续时间作为喜温作物的生育期。这个生育期随着纬度而变化。近几年来由于气温偏低,特别是高纬度地带,常出现低温冷害,给粮食作物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气候变动与农作物生育的关系甚为重要。本文就我国≥10℃的积温及其持续日数的周期进行初步分析,为合理安排作物布局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稻孕穗期阶段性低温对结实及植株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孕穗中期 (小孢子期 )进行阶段性低温度 (12、14、16℃ )处理4 -7d。结果表明 ,阶段性强低温明显地延迟水稻抽穗、开花及成熟期 ,增加叶片及穗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降低小穗的结实率。在低温条件下 ,结实率可下降20 % -40 %。  相似文献   

12.
杨光建  周艳  梁平 《贵州气象》2011,35(5):27-29
利用黔东南州16县市2011年1月气象观测资料,通过与历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黔东南大部地区2011年1月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的最小值,冰冻总日数仅次于2008年,为历年同期第2最多值。并根据黔东南冬种植作物气候适宜性指标,分析了此次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2011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大部分地区小麦、油菜、绿肥等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早花早苔的油菜影响大;造成高海拔地区部分莴笋、莲花白、萝卜等蔬菜受灾较为严重,特别是肉质茎或根的莴笋和萝卜;茶叶一般种植在地势高的山坡上,在这次冰冻灾害中,茶叶叶片受损,可能影响首批春茶的上市时间;对特色作物太子参、枇杷、兔眼蓝浆果的影响较小;由于低温期间降雨阶段性明显,因此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对黔东南州农业、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低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3.
秋季低温是随机事件,经常发生。每年出现的日期相差很大。如重庆地区稳定通过20℃终日日期.最早和最晚相差近一个月.因此准确预测当年低温发生日期,对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合理安排再生稻生产和晚秋作物的开发利用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预测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喜温作物,尤其播种~出苗、开花~吐絮对温度最敏感,所以,适宜的温度是棉花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热量不足不仅影响生育进程,并且对产量高低品质好坏也起着决定作用。在我省春季常因低温不能一播全苗,幼苗出土晚、生育慢,6月上、中旬搭不好丰产架子,现蕾盛期常延迟到7月上、中旬。棉花现蕾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9~20C,而关中棉区5月下旬就相继稳定通过了20℃,致使6月份的有效温度得不到利用,缩短了棉花的有效花蕾期,棉花现蕾少给铃少,秋季还易受低温阴雨的威胁。为此,我们研究了适期早播、保苗促苗的适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作物生长季节内 , 由于气温降低而使作物遭到危害 , 称之为低温灾害 . 低温灾害发生时 , 一般常出现低温、寡照和多雨的天气 . 有些地区又称它为冷害、寒害和寒露风 .  相似文献   

16.
原德瑞  段东林 《气象》1981,7(11):23-23
昭盟地区的农业生产,常遭受低温冷害,冷害严重的年份可减产20%左右。在昭盟,低温影响产量最大的作物是高梁,其次是玉米、谷子。近十几年来昭盟地区的低温冷害显得比过去严重、频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低温冷害的发生是与作物生长期的积温高低及所种作物品种对热量条件的要求相联系的。它既可能是由于低温年增多、霜期提前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主要作物生育期间热量资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气候变化会引起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气候资源的变化又会导致作物生育期长短的变化。通过分析1980年以来湖北省几种主要农作物生育期间积温的变化,发现不同作物生育期间热量资源的变化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存在明显差异,并因此引起作物生育期长短不均。山区热量资源以减少为主,作物生育期将延长;平原地区热量资源以增加为主,作物生育期将缩短。  相似文献   

18.
1、冷害发生地带:(略)2、冷害的类型和减产因素(1)冷害的定义作物有各自的生育适温,当作物生育期温度低于适温时,就会发生生育受抑制或生理障碍,其影响如何因生育期和冷温强度而异。在生理学上由冷温引起的生理障碍都是冷害,但在农业上当它成为抑制作物生育或生理障碍的原因,作为最终目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物产量预报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四强 《气象》1985,11(3):25-27
日本的作物产量预报分为研究和业务两个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水产省所属的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和农业试验场以及部分综合大学农学系;业务属于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下面分别就研究和业务情况及今后设想作一简要介绍。 一、研究方面 1 气象统计模式:在日本最常见到的是多元回归分析,通常将产量序列视为时间的函数,用曲线回归式拟合实际产量与预测产量的差,即把回归残差(y-)作为因变量;模式的因子可以概括为作物生育期间的光、温、水条件。由于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引起产量变动的因子也不相同。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东北地区(本州东北部),由于亲潮寒流的影响,从太平洋上吹来的冷风常常造成夏季的作物低温冷害而导致减产,所以这一地区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6—8月的月平均温度。例如青森县预测水稻产量,用水稻生育期间的月平均气  相似文献   

20.
依据水分蒸散、不同降水量的增墒效果和夏玉米生育特点,确定了初夏旱和伏旱的指标,分析了历史上驻马店地区夏玉米生育期间的阶段性干旱的特征及规律,提出了四点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