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基于GIS的三亚市热作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GIS技术,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分析了对影响热带作物生长的主导因素及其权重,利用GIS的空间操作功能,给每个因子赋以不同的分值和权重,并对土地的适宜性进行分等定级。 相似文献
5.
GIS系统集成的模型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要求,GIS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一般说,系统的集成就是要融合各组成部分的优点以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GIS系统集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模型基础,因为各系统所用的模型不同,如GIS模型中缺少环境模型所必需的时——空结构,GIS系统一般用“面向特征的模型”,遥感数据处理一般用“域模型”,而这些建模方法在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数据表示和数据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认识那些由特殊模型引起的特殊问题也是十分有用的,因此本文以3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描述了GIS和其它系统,这种方法使各种集成问题归于各组成部分的相应模式。 相似文献
6.
7.
8.
组建面向GIS的Intranet方案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针对GIS的特殊性,指出了组建面向GIS的Intranet网的必要性。给出了建立面向GIS的Intranet网的一般步骤和主要任务。将Intranet这一新的网络技术引入Web-GIS领域,以提高GIS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GIS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某块土地针对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同时确定其适宜程度,并作出相应等级的评定,是土地潜力评价的进一步发展。GIS技术应用到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保持评价定级的科学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的方法、模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智能体模型与GIS集成方法的基础上,以昆明市艾滋病传播为例,采用GIS中嵌入模型的集成方式,将利用Java开发艾滋病智能体模型与利用COM开发的GIS系统通过桥接的方式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利用桥接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智能体模型与GIS的集成,实现了GIS对动态地理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M影像、1︰1万数字地形图以及其它辅助数据为基础,以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以及坡度等作为影响因子,在遥感
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余江县洪湖乡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快速分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获取的土壤侵蚀强度信息与
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遥感调查与GIS分析的林芝地区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G IS技术和其它分析手段,在“递进分析法”(AMFP)理论框架下,利用AHP模型评估各影响因子权重;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求取潜势度、危险度及危害度等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指数;借助自建的灾害评价系统,实现了藏东林芝地区的区域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及其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较为合理;研究方法和试点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实践对于区域性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止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量化,不仅缩小了预测区的范围,也突出了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TM、SPOT 4及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及其它辅助数据,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北京市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2000年与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2006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为59.707,处于良好等级;2000~2006年间,北京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稳定保持在"良"的状态,总体变化不大,但北京市耕地面积减少了339.09 km2,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285.24 km2,水域面积减少了118.98 km2,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减少、城市化扩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SVG关键技术和优势,阐述了其在GIS地图数据中的显示和更新、地图要素的表示和分层及地图路径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基于SVG的WebGIS系统结构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SPOT5 HRS严格成像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严密的反变换算法,介绍了其求解过程,并利用某地区的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GIS技术实现用地红线高效管理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采用GIS技术实现用地红线高效管理的功能和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VB编程,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海量图形存贮技术解决了用户数据管理的问题,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任何一种遥感影像数据的信息提取都有其无法逾越的理论极限,正确认识这种极限有利于明确相关算法研究的方向,降低工程应用成本.制约影像信息提取精度的"同物异谱"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像对象"光谱异质性"问题正是科学认识这种极限的关键和切入点.城市下垫面中的建筑物屋顶材料不同,光谱反射率也不同,"同物异谱"现象严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期望最大(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估计算法,能为分析建筑物类内以及同一建筑物对象内部光谱异质性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进而提高分类精度.本文以QuickBird多光谱影像为实证研究数据, 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及其EM估计算法拟合出不同材料屋顶的密度分布, 实现建筑物影像对象分类, 得到优于传统监督、非监督分类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