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来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这是我儿的家呢!”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父亲正在厨房摘菜。他像  相似文献   

2.
父亲已走四年有余,每每提起父亲,心中总有荡不去的思念与悔憾。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 某市居民王某的父亲过世,老人虽早已办理“农转非”成为城市居民,但生前就曾多次叮嘱,希望死后能葬回市郊原籍的村公墓。按照父亲遗愿,王某托在郊区农村的叔伯跟村里沟通,准备向村里购买一块墓地,把父亲的骨灰葬到村公墓里。但王某也有顾虑,因村公墓就在城郊,担心哪天公墓土地被征收,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父亲人土难安,到时还得迁葬。  相似文献   

4.
人生与落叶     
曾经读过蔡秀文的一篇散文《花落了,还会开吗》,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年轻的父亲在森林里欢乐地游玩,小女孩看到许多花儿和树叶落了,便天真地问她的父亲:“花儿为什么要落呢,爸爸?”她的父亲豁达的回答说:“花落了还会开的。”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父亲如一片秋风的落叶一样逝去了。花落了还会再长,可小女孩的父亲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重庆出生的,后来跟着父亲来到上海,住在常德路恒德里148号。关于隐蔽战线斗争的事,父亲从来不说。比如营救民主党派人士张澜等人的事情,《开国大典》等电影里也有反映,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和父亲那个系统有关。他嘴巴非常紧,不对我们说,要说也是一些互不关联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6.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父亲单位终于为我们全家办好了农转非手续,我们就要离开安庆去省会城市南昌和父亲朝夕生活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7.
哦,父亲     
我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父亲并不是我的生父。父亲来到我们家时,我的年纪还很小。依稀记得,那时的我还没有上学,整天吊着鼻涕,脸上抹着灰土,领着弟弟和一群小伙伴或翻墙或踏青,或执树枝撵打村里的狗,整天到处疯跑。父亲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走进了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8.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海子《亚洲铜》父亲之死1989年秋天,我的父亲去世,死于锑尘肺二期,终年79岁。去世前,因为肺部完全坏死,呼吸困难,胸腔如同风箱一般,剧烈起伏,并大口大口吐血。最后,血块堵塞气管,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9.
徐竺声 《第四纪研究》2002,22(6):495-496
我的父亲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仁先生 1910年 8月 22日出生于安徽芜湖的一个书香徐仁先生在做学术报告 (1978年 )世家。父亲十三岁时 ,祖父就去世了 ,从此家境贫寒 ,生活艰难。父亲在少年时代读书刻苦努力 ,总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得到免交学费的嘉奖。上初中时他接触到“三民主义” ,对孙中山先生十分敬佩。为了响应向列强收回教育权的号召 ,他曾经毅然从芜湖的一个教会中学退学 ,转入公立学校。中学毕业时 ,亲友曾劝他就业养家 ,然而父亲渴望继续求学 ,决心要考上全国第一流的大学 ,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父亲青年时代就抱着科学救国的志向走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毕业后为了国家的富强兢兢业业地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地质事业获得新生,父亲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担负起为新中国寻找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矿藏这一重任。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十分关心,从政治上、思想上帮助他们进步,帮助他们进行世界观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父亲是世纪同龄人 ,从 50岁到 80岁是他生命的春天。他以常人在这个年龄难以迸发的热情、智慧、不懈努力和顽强开拓的精神 ,在地质战线上为新中国建设辛勤耕耘 ,是一位在地学领域涉足宽广、具有科学预见能力、富有领导组织才能的科学家和领导者。他总是关注未来 ,特别热心于培养年轻人 ,对建立一支高水平、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地质队伍下了很大功夫。父亲沉静善思、富有哲学头脑 ,他的许多预见性学术观点和开创性思维都源于他宁静淡泊的心态。没有浮华和功利 ,这便是他智慧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李亮  李爽 《第四纪研究》2002,22(1):85-94
我们的父亲出生在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简朴的生活培育了他对故土、对人民深厚朴素的感情。他为人正直,性情豁达,襟怀坦荡。在遭遇坎坷时,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和信心。父亲作为中国老一代的土壤学家,为了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呕心沥血,经常奔波忙碌在祖国各地。在他主持和参加过的工作中,如西藏和新疆等地的农业综合科学考察、湖南南山牧场的建设和华北黄淮海盐碱地治理等主要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他的爱国之心和敬业精神,使我们深受教育,激励着我们永远前进。  相似文献   

13.
范嘉松 《第四纪研究》1994,14(2):125-128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把自己整个一生贡献给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记述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的部分学术生涯,并涉及他指导年青科学工作者如何进行化石的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如何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等。所有这些教导对正在从事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年青一代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新孝 《第四纪研究》1989,9(3):237-242
本文以李四光先生在1925年写给当时在德国留学的杨钟健的三封信为根据,记述了这两位学者长达五十多年的师友情谊。杨钟健是李四光先生1920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时的学生,在李四光先生的鼓励、帮助下,杨钟健专攻古脊椎动物学,从而开始了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连捷先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教育家,为土壤科学发展的地学理论基础和生产应用做了大量工作。我作为李连捷先生的研究生,有幸在先生身边度过了10年,切身体会到了他对研究生的关心和培养。他不仅教我学业,而且教我做人。他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幽默的谈吐让我难忘。他注重调查研究,力求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他不墨守成规,注重创新发展;他精益求精,不畏困难,不怕挫折,乐观地面对人生都给我留下了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裴申 《第四纪研究》2002,22(1):39-46
从家人的角度回忆了裴文中的青少年时代、参加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以及晚年等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个片断。介绍了裴文中在周口店最初工作的几年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和石器的过程;记述了晚年生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回忆侯德封先生与我在北京大学学习、地质调查所工作及多年相处的岁月.  相似文献   

18.
笔者是袁复礼教授30年代末期的学生,回顾了在西南联大受袁老师教诲;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和北京地质学院共事期间得袁老师帮助的情况。老师的优良学风和高尚品德使我们体会到:所谓教育决不仅限于课堂上的“授业”、“解惑”。为人师者的一言一行,其涵育和启发的作用有时更为重要。我们后来虽然成了不同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院、系负责人,但袁老师始终是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叶连俊 《第四纪研究》1989,9(3):227-230
际此李四光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思绪万千。二院荷花池畔的憧憬、庐山野外实习及课堂受业的教诲犹历历在目。他一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开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  相似文献   

20.
袁复礼 《第四纪研究》1993,13(4):354-360
下面发表的这篇手稿,可能是80年代袁老在整理其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阶段的笔记而写出的。可以看出,早在1927—1932年他就在地质考察中进行综合性的观察和纪录,他对天山—准噶尔盆地之间地貌分带的描述生动如画——“天山雪云常不开”“万里栏杆千丈冰”,锵锵有声——“隆隆震耳类似滚雷”,使你对皑皑白雪分布的山顶带和霜劈、冻土现象为主的崩塌带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往下是两级高山夷平面所构成的高、低草原带,它们之间以悬崖陡坎带相连,从生物和人类在这三带的活动来反映这三带的地形、植被和气候。再往下黄土开始出现;山前阶地十分发育;乌鲁木齐市所在的山前夷平面和由不同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各成因类型沉积物堆积带……,它们表面的地貌特征、沉积特点以及生物状态,甚至看到风力剥蚀带所裸露的动植物化石、琳琅满目的风蚀石……。这些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分析,显示出袁老师的敏锐观察和丰富联想,是一篇宝贵的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