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87-1997年前人对东沙碳酸盐岩台地的综合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取得新的钻井、薄片、地震等资料基础上,运用岩心/薄片鉴定、地震沉积解释等手段,展开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前人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在建立研究区沉积体系和沉积模式基础上,将笔者的认识与前人成果进行比较,取得如下认识:①碳酸...  相似文献   

2.
侯家窑断层是阳原盆地西缘一条区域性正断层,它切割了部分第四纪沉积层,并被马兰黄土所覆盖。具多期次活动的特征,遗留下了丰富的伴生、派生构造形迹。在野外详细观测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分析运动学标志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发生了三期构造活动:第一期为区域性拉伸;第二期为短时间区域性挤压;第三期是区域性隆拗。其动力学机制分别为张宣幔枝隆升作用、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和汾渭裂谷深部过程控制的断陷-隆升效应。恢复了阳原盆地演化过程:区域性总体快速隆起→构造反转形成裂陷→裂陷加深形成地堑→导致基性岩浆活动→形成区域裂陷地幔底垫→裂谷盆地逐渐形成→构成生物快速演化的一系列构造激变→生态繁衍的大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3.
加利福尼亚北部陆架的沉积相模拟YongZhang等近20年来,沉积学家和地层学家越来越多地应用沉积相模型解释沉积环境。这些模型大多通过推理和模型复合技术来描述、解释沉积序列。在这期间,对大陆架上的边界层流动力学和沉积搬运有了精深的研究,交叉学科使沉积...  相似文献   

4.
现代黄河三角洲钓口叶瓣体沉积相及其沉积动力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uanghe River captures the Diaokou River in 1964 and forms a deltaic lobe in the subsequent 12 a. The progradational process of the Diaokou lobe is in associated with complicated evolution of riverine sheet flooding,merging, and swinging. On the basis of 11 borehole cores and 210 km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set,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dynamic environment of the Diaokou lobe(one subdelta lobe of the 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 are studied. The stratigraphy of the lobe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pward-coarsening ternary structure and forms a progradational deltaic clinoform. Totally six seismic surfaces are identifiable in seismic profiles, bounded six seismic units(SUs). These SUs correspond to six depositional units(DUs) in the borehole cores, and among them, SUs 4–6(DUs D to F) consist of the modern Diaokou lobe. Lithological and seismic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the delta plain part of the Diaokou lobe is comprised primarily by fluvial lag sediments together with sediments from sidebanks, overbanks, fluvial flood plains and levees, while the delta front part is a combination of river mouth bar sands(majority) and distal bar and deltaic margin sediments(minority). As a result of the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and weak hydrodynamic regime in the Huanghe River Delta, the sediments in the delta front are dominated by fine-grained materials. The grain size analysis indicates the Huanghe River hyperpycnal-concentrated flow shows the suspension, transportation and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flow, and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is primarily dominated by graded suspension, while uniform suspension and hydrostatic suspension are also observed in places. The strength of the hydrodynamic regime weakens gradually offshore from riverbed, river mouth bar, sidebank, distal bar subfacies to delta lateral margin and flooding plain subfacies.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山东莱州仓上泻湖Y86孔柱状样的系统取样,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沉积物中的主要元素含量,结合已有的粒度分析、微体古生物及孢粉结果相分析对比,对泻湖沉积相进行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铝、铁、锰、钛等元素主要富集在粘土沉积物中;钙、镁受气候影响较大;锰、磷等受生物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山东莱州仓上泻湖Y86孔柱状样的系统取样,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沉积柱状样品中的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已有的粒度分析、微体古生物及孢粉结果相分析对比,对泻湖沉积相进行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Rb,Cr,Nb,Ni,Rb,Sr,Th,V,Zn,Zr等元素含量及Sr/Ba,Sr/Ca、Mn/Fe比值在不同的沉积相中均有明显的变异特征。因此可根据泻湖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Sr/Ba,Sr/Ca,Mn/Fe比值判别泻湖沉积环境及沉积相。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分析南海及其邻区新生代沉积分盆地的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大地构造和地球物理特征,对沉积盆地的类型进行探讨,并就其演化系列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河北任丘剖面河湖相沉积及全新世水文气候事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北平原中部任丘剖面厚达12 m的河湖相沉积和多层的泥炭为该地区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根据测年结果、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等代用指标分析,重建了该地区11 640 cal.aBP以来的环境演化序列.对粒度、磁化率的变化及其反映的水文气候事件进行了解释.对于东部湿润地区的开放型湖泊而言,粒度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气候干湿变化规律;而在河湖相交替沉积的地区,磁化率有两种赋存机制,在河流相沉积中其赋含在粗粒碎屑物质中,而当湖泊生产力相当旺盛的时候其与平均粒径呈负相关,但是与小于10 μm粒径呈显著正相关.全新世以来该地区经历了3次湖泊扩张时期,年龄分别为9 500~9 050、8 110~7 240、5 670~3 300 cal.aBP.另外,较为明显的河道前进事件有两次,分别发生在9 050~8 110和6 700~6 500 cal.aBP,此时湖泊严重收缩,河道占据原来的湖盆位置.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3期下切河谷的形成与演化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但以往对晚第四纪早期和中期下切河谷充填层序年龄的限制还很欠缺。为了探讨这些下切河谷及其沉积充填的形成时间以及下切河谷形成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对江苏南通近岸区孔深79 m的全取芯钻孔(JC-1205)岩芯开展了综合测试(沉积物粒度、底栖有孔虫、光释光(OSL)测年和AMS 14C测年)和沉积相分析。结果表明,该孔所揭示的晚第四纪沉积序列可划分为4个沉积单元(从下至上为DU 4—DU 1),中—下部3个沉积单元(DU 4—DU 2)为3期直接接触的河流沉积,上部DU 1为近岸海洋沉积(从下至上包括潮道沉积、浅水潮下带—内陆架沉积和潮坪沉积)。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是控制钻孔位置附近区沉积序列形成的主要因素,晚第四纪早期和中期的下切河谷及其充填沉积(DU 4和DU 3)分别形成于MIS 6和MIS 4,而与晚期下切谷相关的河间地的洪泛平原沉积(DU 2)形成于MIS 2;MIS 4时期下切谷的发育使得其下伏的MIS 5海洋沉积被侵蚀殆尽,而MIS 3时期相对较高的地势导致了沉积间断的出现。DU 1形成于MIS 1晚期,其底部的潮道沉积在其发育过程中对其下伏沉积物(可能形成于MIS 2晚期—MIS 1中期)的侵蚀造成了DU 1和DU 2之间超过10 kyr的沉积缺失。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的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时间约束。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综合录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讨论了黄骅坳陷南部滩海区中生界划分,分析了中生界展布规律,并对中生界主要目的层进行了测井相、地震相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相和亚相特征研究。研究区残留中生界的分布主要受印支期南北向挤压、燕山中期SE-NW向挤压和新生代右阶右行拉分的综合作用,中、下侏罗统在研究区的北区复背斜地势低洼处分布,残留体长轴方向近东西向展布,主沉降中心靠近东部,残留厚度从四周向中心增厚。南区缺失中、下侏罗统,三叠纪在南区分布在EW向原古生界隐伏背斜之上。研究区中生界主要目的层为下侏罗统,属于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曲流河沉积体系,曲流河沉积可分为河道亚相和河漫滩亚相,河道亚相砂砾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高,具有良好的储集性,河漫滩沼泽亚相一般为细颗粒沉积,通常作为盖层。  相似文献   

11.
泥河湾盆地发育晚新生代河湖相沉积并记录了华北更新世人类活动历史。近年来的发现表明,作为盆地重要组成部分,蔚县盆地是解读中更新世古人类行为演化与环境适应的关键区域。吉家庄遗址地处蔚县盆地东部吉家庄-黄梅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中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对遗址湖滨相沉积物易溶盐的测试和分析表明,此剖面代表的泥河湾古湖易溶盐为HCO3--SO42--Na+型,pH值平均为8.93,偏碱性;剖面平均含盐量为0.67‰,属于半咸水湖,指示半干旱区湖泊演化由碳酸盐湖向硫化物湖过渡阶段。SO42-、Cl-、Na+、Ca2+和Mg2+等5类离子的变化曲线与剖面沉积物易溶盐总含量变化大体一致。依据易溶盐主要离子比值和碳酸盐碳、氧稳定同位素含量,并结合沉积物特点将湖泊气候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记录了气候由相对冷湿→凉干→相对温暖湿润的变化过程,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时期对应于湖泊演化的第2阶段早期,处在古湖水位降低且气候向干凉转变的湖滨环境。该项研究对探讨泥河湾古湖的演化以及蔚县盆地吉家庄遗址利用者的生存行为与气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黄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相层及沉积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量野外实际资料调查基础上,将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界限分为三级接触,即突变、弱突变及渐变接触.各种沉积微相可再分出相层,这些相层是在短暂而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薄层,它们的有序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微相.相层是沉积相的基本单元层.  相似文献   

13.
一些海洋地质研究已经证实了主要来自赫德森海峡的大量冰山形成了6个快速沉积冰携碎屑(IRD)的Heinrich层。这些独特的地层厚度为1m至几厘米,在北大西洋可追踪至3000km以下。然而,虽然对Nordic海的许多沉积岩心作了验证,但是粗砾层的厚度和Heinrich层的空间连续性还是分辨不出来。目前只在某些区域发现了相关的IRD事件和某些Heinrich事件。Fennoscandian、斯瓦巴德—巴伦支海和格陵兰冰盖注出冰川附近的冰心表明,整个Nordic海的IRD层之间几乎不存在系统的区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河北昌黎典型海岸沙丘的沉积构造及其发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探地雷达探测了昌黎海岸沙丘区典型横向沙脊和新月形沙丘的沉积构造,据此初步揭示了研究区海岸沙丘的沉积序列特征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昌黎海岸带在2 000 a BP波浪作用下发育滨岸沙坝,沙坝主要以向海向陆缓倾斜的沉积构造为主,现今的风成沉积发育于滨海相沙坝之上。海岸带向海一侧经历了潮上带前丘到横向沙脊的过程,横向沙脊在东北风的作用下主要发育向陆倾斜的高角度交错层理,同时由于向岸合成风力的阶段性变化,这些层理的倾角略有差异,记录了海岸带风沙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内侧新月形沙丘由4组倾角不同的层理组成,被较大规模的二级界面分隔,复合新月形沙丘(链)经历了由盾状沙堆到典型新月形沙丘的加积发育并遭受风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经野外取样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即墨温泉喷流沉积物呈现元素的富集并形成Fe,Ba,Li,La,Ce,Sc等10种元素的正异常.喷流沉积物中的Fe/Ti,(Fe Mn)/Ti及Al/(Al Fe Mn)比值分别为22.63,22.76和0.36~0.39,具有高铁低铝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标识特征,符合Bostrom K.的热水沉积的标识;越流沉积物呈现诸多元素的亏损与负异常;越流沉积的Fe/Ti,(Fe Mn)/Ti及Al/(Al Fe Mn)比值仅为5.91,5.97和0.65,不具备热水沉积标识特征;通道-喷口沉积物呈现元素的富集并形成La,Ce,Sc,Sr元素的正异常.通道-喷口沉积中的Fe/Ti,(Fe Mn)/Ti及Al/(Al Fe Mn)比值分别为17.14,17.26和0.42,与>20,>20±5,<0.35比值比较,基本具备热水沉积特征,符合Bostrom K的热水沉积的标识.根据上述地球化学标识特征,结合温泉沉积的沉积学、矿物学标识,将即墨温泉沉积物划分为喷流相沉积、越流相沉积和通道-喷口亚相沉积并阐述其 "盆下源"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1992年8月23—24日,安德鲁飓风经过了美国大巴哈马滩北部的两个典型的鲕沉积地区(catcay和Joulfefscay).在风暴后7个星期,观察到在风暴中沉积于高能潮道(4m深)中的碳酸盐灰泥纹层已经暴露在水下鲕丘的丘槽中,  相似文献   

17.
渤海南部表层沉积的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上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查明渤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在结构类型、矿物组合、生物组分及沉积构造等相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渤海南部存在五种沉积相:黄河水下三角洲相、陆架盆地相、海湾相、潮流浅滩相及古滨岸相。黄河水下三角洲相从河口延至水深15—20米处,沉积速率很高,沉积物富含碎屑云母及CaCo_3。陆架盆地相的沉积为粉砂质粘土,具有生物扰动构造。  相似文献   

18.
东地中海最末次腐泥沉积(S-1)开始时最低含氧层演化的证据K.Strohle等东地中海海盆的沉积物提供了过去气候变化的敏感记录。晚第四纪沉积记录中的最明显特点是,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腐泥)与不含有机物的超微化石和有孔虫泥灰软泥交互出现(Kidd等,1...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泥质潮坪沉积间断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现场观测获得了长江口开敞型泥质潮坪不同时间尺度的沉积速率及层偶保存率。每天观测结果表明,单个层偶的保存率约为46.6%。随着观测时间间隔的增大保存率迅速减小,大小潮周期内层偶保存率降为9.2%,季节性观测层偶保存率为3.7%。现代长江三角洲建造一个完整的潮坪沉积层序约需96a。百年尺度潮坪层序层偶的保存率仅为0.74%,99.26%的潮汐周期由于侵蚀或无沉积而没有纹层保存下来,形成间断。因此,沉积间断占潮坪层序的比例应为99.26%。沉积速率和沉积时间之间存在对数线性负相关,拟合直线的斜率为-0.39,由此推导出潮坪层序的完整性计算公式为C=(t^*/t)^ 0.39。虽然对泥质潮坪沉积中沉积间断的估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它是从现代沉积过程观测中得到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古代潮坪沉积的特征及其成因,并突出沉积间断在潮坪沉积层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陆坡的蒸发盐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海北部陆缘东部、台湾浅滩以南的陆坡上,海底水深1 000 ~3 000 m,海底坡度较小,平均8.6×10-3.从穿过这里的地震剖面上看,新生代早期( 晚渐新世)有一套沉积(T7-T8)发生过强烈变形,其内部无反射,只有杂乱的噪声.从地震声纳浮标探测的结果看,这套沉积的层速度为4.98 km/s.由于这套沉积的变形,使上覆沉积也发生了变形.将这套沉积和大西洋边缘的蒸发盐沉积对比,发现其反射特征和层速度极为相似. 因此,推测它为发生在海底扩张初期的蒸发盐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