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卵及无节幼体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对来自我国山西、内蒙古以及青藏高原的共15个两性生殖卤虫品系的卵、无节幼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卵和无节幼体的聚类分析,青藏高原卤虫品系和其它品系得到很好的分离.发现青藏高原卤虫品系的卵有三个特征,即卵径大,卵壳厚,卵呈紫红色,这些特征均是对那里高寒环境的适应.研究表明,随着分布区海拔的升高,中国各卤虫品系的卵和无节幼体有增大的趋势.其中西藏拉果错卤虫的卵和无节幼体是世界上所有已知品系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2.
刘俊英  罗健  郑绵平 《湖泊科学》1999,11(3):283-288
卤虫包括成体、无节幼体和卤虫卵,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是评价卤虫质量的主要标准,因为摄食动物饵料效果取决于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西藏拉果错卤虫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1996、1997年盐湖研究中心连续取样测定,其蛋白质含量成体接近20%,无节幼体约 55%,脱壳卵近 50%;粗脂肪成体 3%,无节幼体和脱壳卵均为 15%左右;氨基酸总量成体 18%,无节幼体近 50%,脱壳卵 44%左右在对 1997年样品进行脂肪酸测定后发现,成体不饱和脂肪酸达83%,无节幼体91%以上,脱壳卵超过87%;三种高级不饱和脂肪酸(20∶2,20∶4,20∶5)HUFA含量:成体近8%,幼体和脱壳卵均超过20%;三种必需脂肪酸(18∶2,18∶3,20∶5)EFA含量:成体为16%,幼体21%,脱壳卵26%;无节幼体和脱壳卵的二十碳五烯酸(20∶5)EPA含量均在 18%以上,较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 山西、河北地区的盐湖卤虫和天津、海南盐田卤虫的(20:5)EPA含量高,脱壳卵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比已知的国内外其它盐湖卤虫的相应指数高  相似文献   

3.
西藏拉果错卤虫:2营养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俊英  罗健 《湖泊科学》1999,11(3):283-288
卤虫包括成体,无节幼体和卤虫卵,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酶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是评价卤虫质量的主要标准,因为摄食动物饵粒效果取决于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与含量,西藏拉果错卤虫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1996、1997年盐湖研究中心连续取样测定,其蛋白质含量成本接近20%,无节幼体约55%,脱壳卵近50%;粗脂肪成体3%,无节幼 和脱壳超过87%,三种高级不饱和脂肪酸(20:3,20:4,20:5)HUFA含量。  相似文献   

4.
西藏拉果错卤虫─Ⅰ.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藏拉果错位于阿里高原南部,湖面海拔4470m,水化学类型属于弱度碳酸盐亚型,湖水盐度为5.5%-6.5%。湖区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区。拉果错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为肖水冰冰期,4月下旬-5月初卤虫科卵大量孵化,5-9月为卤虫早繁衍期,9月底-10月大量产生休眠卤虫卵,卤虫卵主要分布于湖东北部和西北部。卤虫和卤虫卵呈紫红色;虫卵属深色卵壳。卤虫干卵径264.5μm,卤虫克卵量约12万粒。无节幼体长60  相似文献   

5.
新疆艾比湖卤虫休眠卵发育的温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的温度下对新疆艾比湖卤虫休眠卵进行了孵化试验 ,研究了卤虫发育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V(T) =(k·T +c)·(1-exp(- (T -TH) /rH) ) ;并以此求算了该种群休眠卵孵化的最低临界温度为 5 .5 6℃ ,平均临界温度为 5 .96℃ ,最低有效积温为 342 .4 7℃×h ,平均有效积温为 4 13.6 3℃×h ;同时还就最适温度、耐温上限比较了高能卵与均能卵在适温能力上的差异 ,并最后讨论了这些参数在集约化养殖中的实践意义 .  相似文献   

6.
在种群累积培养状态下研究了培养液更换对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休眠卵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液不予更换的情况下,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分别为 724 3333± 40. 5257ind(6d.20mL)-1和 6 .0361± 0. 3377ind(5 × 106 cells)-1(al-gae diet)与之相比,当培养液每 2天更换一次时,其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分别下降至637.3333±16. 8028ind.(6d·20mL)-1和5 .3111±0 .1400ind(5×106cells)-1(algae diet).随着培养液更换频率增大至每天一次时,其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下降的幅度进一步增大培养液更换对轮虫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无显著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培养液更换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百花湖麦西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特征,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后生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共监测到轮虫29种,丰度为0.16~837.80 ind./L;桡足类浮游动物仅检测到了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ocyclopoides)和猛水蚤(Harpacticella sp.)2种,以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为主,其丰度为0~642.75 ind./L;枝角类浮游动物9种,丰度为0~31.20 ind./L.后生浮游动物的丰度主要由轮虫和桡足类组成,轮虫丰度比例为4.09%~100%,桡足类丰度比例为0~95.64%.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为轮虫类的主要优势种,最高丰度分别达到424.88、392.20和61.99 ind./L;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枝角类优势种,最高丰度达到27.93 ind./L.轮虫丰度与透明度、总氮、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枝角类丰度与透明度、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望甜  王晓辉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09,21(1):110-116
中华窄腹剑水蚤是中国河流中发现的土著种类,具有较强的生态入侵能力,通过从西江抽水进入大镜山水库,成为该水库的优势浮游甲壳类,通过2005-2006两年的采样监测,初步分析了该水库中中华窄腹剑水蚤的种群特征及其对浮游甲壳类的群落动态和结构的影响.两年共检出浮游甲壳类13种,其中,桡足类4科7属9种,枝角类3科4属4种,中华窄腹剑水蚤是水库的优势种,两年浮游甲壳类丰度的范围是3.82-364.85ind/L,峰值出现在春季,两年变化趋势相似,水库浮游甲壳类的体长分布范围为0.07-1.25mm,主要由小个体的类群(体长在0.07-0.4mm之间)组成,个体较大(大于0.5mm)的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很低,中华窄腹剑水蚤和其无节幼体的丰度占甲壳类总丰度的50%以上,其丰度的动态分布与浮游甲壳类的总体丰度的动态分布一致,中华窄腹剑水蚤主要以三种形式(无节幼体Ⅰ期,桡足幼体后期和成体)存在于水体中,存活曲线呈Ⅲ型,无节幼体的丰度远高于后两者之和,该种类能成为水库优势种主要是由水库成度变化剧烈水环境特征和其自身的生态学特点决定的,中华窄腹剑水蚤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与抽水入库量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作为一个生态入侵种类,中华窄腹剑水蚤降低水体中浮游甲壳类生物多样性,并替代了原来的土著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克隆"培养和群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药物氰戊菊酯(Fenvalerate)和雌性雄性化激素效应药物三丁基氯化锡(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生命周期中各发育阶段的历时以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和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有明显的效应,氰戊菊酯使生殖期延长(200和1000μg/L),生殖后期缩短,平均寿命也缩短(除1000μg/L),总产卵量和种群增长率升高;而经TBTC处理生殖前期延长(1和5μg/L),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缩短,平均寿命也缩短,总产卵量和种群增长率较对照组也有下降,批次携卵量也受到两种药物的影响,且萼花臂尾轮虫的总产卵量随着氰戊菊酯和TBTc的浓度呈曲线相关,氰戊菊酯:Y=-0.6745X2+6.6884X+5.855(R2=0.7027);TBTC:Y=0.2054X2-2.3 178X+16.666(R2=0.6535),研究表明环境雌激素氰戊菊酯和雌性雄性化激素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特征影响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鲢鳙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1990年4—7月,在武汉东湖运用围圈的方法,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ac)、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观察表明:在鲢鳙混养的围圈中,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的数量较多,而甲壳动物和大型轮虫较少。在无鱼的围圈中,结果正好相反。就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而论,无鱼的两个围圈(55.035mg/L和38.374mg/L)比鲢鳙混养的两个围圈(3.028mg/L和3.490mg/L)高得多。甲壳动物(无节幼体除外)的体长频度分布表明:在无鱼的围圈中,大型甲壳动物的频度比有鱼的围圈高得多。围圈实验表明:鲢鳙的摄食促进了浮游动物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在FreeBSD环境下构建基于PPTP的VPN网关的过程和技术,分析了基本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在江西省地震信息网的实际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实时记录波形资料,采用在频率域积分方法,计算出各台站背景噪声的位移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东地区背景噪声位移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台站背景噪声幅值与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岩性密切相关,位于第四系黄土覆盖层较厚的鲁西聊城、菏泽地区,鲁西北德州地区和鲁北东营、滨州地区各子台的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大,鲁中、鲁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的基岩台站背景噪声位移值较小;同时,白天噪声值大于夜间噪声值,但深井观测台站的背景噪声值相对稳定。此项研究为绘制台网监测能力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计算各台站的场地响应及震级修正值等测震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台网的改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洪体  崔仁胜  王宏远  叶鹏  李丽娟 《地震》2020,40(3):153-166
本文在理论上研究了对齐误差对测试地震计自噪声的影响。指出对齐误差影响到2台仪器记录间的计算互功率谱密度, 进而影响到被测仪器记录间相干函数计算, 最终影响到被测仪器的自噪声计算。发现当存在对齐误差时, 在信噪比较高频段计算得到的自噪声水平比仪器的实际自噪声水平要高, 在一般的实际测试中可能高20 dB以上。为了消除对齐误差对自噪声测试的影响, 提出通过投影逆变换把观测记录变换到标准坐标系下, 再用变换后的观测记录来计算地震计自噪声。给出了基于以上思路和传感参数对比测试方法的地震计自噪声计算处理流程, 合成数据、 实际测试数据的处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地震计自噪声测试中对齐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集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及周边水点样品进行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利用矩形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初步分析温泉水的水质类型、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以及循环深度等,并结合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分析温泉水补给来源。研究表明,夏县中心地震台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Cl·SO4型,水-岩反应属于部分成熟水,热储温度为148.8℃,循环深度为3.91 km,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温泉为断裂型温泉。以上结果可为该台流体异常分析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夏县地区水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运用福建前兆观测台网资料,分析了形变应力场和水位震后效应场等前兆场的空间变化规律与福建区域地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福建多次ML>4.5地震的孕育过程均伴随着形变应力及水位震后效应的成场.研究认为,当形变应力场与水位震后效应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趋于一致时,这一区域就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背景条件,跟踪分析形变应力场及水位震后效应场的空间迁移规律,可对未来发生的地震的空间位置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断裂力学原理,研究了水库蓄水后,在原有产生断裂的地应力基础上库水产生的附加应力,并分析了张开和闭合断裂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趋势和正断层、逆断层及走滑断层发生扩展的可能性,从而揭示不同断层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tionwide sparing use of water and farmer income of China in this article. As increasing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projects and irrigation system, the cost of water use has increased in many regions. However, as local policy-oriented urban expans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av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past decade, water demand has increas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water use and farmer income are uneven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are ambiguous over time, especially it is uncertain that farmers can benefit from those so called water-saving programs when urban expansion grows faster in China. Based on consumption theory, empirical results of Blundell–Bond dynamic panel-data model with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estimators indicate saving one percent of water has positive impacts at 0.085–0.35 percent on farmer income in the following statistical year. Population has negative impacts on farmer income. Particularly in Central China, one percent of increase in population wi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 0.276 percent of contemporaneous farmer income. Particularly, in Eastern China with large population during years 2004 through 2012,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use increases one percent, contemporaneous farmer income loses 0.04 percent. Thus, saving water can benefit future farmer income, and it indicates that urban expansion may induce the diversion of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 Policy implic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ter allocation and farmer income distribution caused by water-saving program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at regional scale, in particularly to the regions with large population and urban expans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地震强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摩擦时间依从CA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桂萍  傅征祥 《地震》2001,21(2):22-28
设计一个摩擦时间依从的地震活动性细胞自动机模型(CA),研究产生地震累积频度-震级关系曲线中,出现拐点的地震强度分布不均匀现象的物理原因。外界通过应力加载向模型输入能量,模型的细胞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对比分析规定单个细胞破裂与模型地震之间不同的决定规则时产生的地震序列的累积频度-震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的级联破裂方式是引起累积频度-震级关系在震级较低范围和震级较高范围之间不连续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