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地面沉降历史悠久,自1923年至今共经历了6个不同的阶段。截至2020年,天津市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局部还存在年沉降量大于50 mm的沉降严重区,从大面积治理到小区域精准防控,天津市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已体现出新形势,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为准确掌握新形势下地面沉降发展规律,精准施策,针对性治理,文中收集并分析2010—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水准测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开采量等数据,对2010—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严重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经历了沉降波动期(2010—2012年)、稳中向好期(2013—2016年)和快速减缓期(2017—2020年)三个时期,地面沉降平均沉降量下降了37%,沉降严重区面积减小了67%。各阶段沉降变化均与地下水开采量密切相关,截至2020年,天津市现存集中分布于西南部的5个沉降严重区,分布范围与深部含水组地下水漏斗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土资源》2009,(3):34-34,56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Land Subsidence,EISOLS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概率模型、统计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编制韩国Samcheok城市废弃地下煤矿附近的地面沉降灾害图。为了评价与地面沉降相关的要素,根据地形图、地质图、采矿巷道图、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土地利用图、线性构造、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钻孔资料创建图像数据库,还根据野外调查和研究区现有的地面沉降报告建立特征数据库。根据现有地面沉降区域的概率分析,提出了9种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要素:(1)偏移的深度:(2)DEM和斜坡的倾斜度:(3)地下水位、渗透性、岩块参数(RMR):(4)线性构造和地质概况:(5)土地利用。运用频率比和逻辑回归模型确定每一个要素的参数,叠加这些参数,编制地面沉降灾害图。将地面沉降灾害图与现有的地面沉降区域进行比较验证。验证的结果说明逻辑回归模型(准确率95.01%)比频率比模型(准确率93.29%)预测的准确率高。验证的结果还说明,灾害图和现有的地面沉降区域的数据之间存在很高的一致性。用频率比模型和逻辑分析模型进行地面沉降分析表明,对AUCMs附近的地面沉降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由于地下发生变化引起地表高程降低形成了地面沉降。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是:开采地下水,从地下储集层开采石油和天燃气。石灰岩含水层的溶解(灰岩坑),地下矿井的塌陷;有机土壤排水,干土壤的起初变湿(渗水压实作用)。美国每个州都有地面沉降发生(图1)。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地面沉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安市地面沉降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地面沉降带下伏土层的固结性能,进而分析西安市地面沉降机制,初步研究表明,由于土层的超固结性能,西安市地面沉降明显不同于沿海城市(如上海,天津等)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6.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区内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厚度大,具有发育地面沉降的基础条件。为填补该地区地面沉降研究的空白,利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分别对巴彦淖尔市2007—2011年(ALOS PALSAR数据,98景)和2015—2016年(Radarsat-2数据,10景)的地面沉降情况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2014,(4):51-51
近日,长江三角洲2014年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4-2020)》,表明江苏、浙江、上海联防联控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工作已得到实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审批同意《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要求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地区、汾渭盆地为主要目标区,实施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创新四大工程,全面推进重点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地层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自永  马腾  马军  马瑞  闫春淼 《岩土力学》2007,28(2):399-403
对比1956~2000年太原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资料发现,该区地面沉降漏斗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间分布基本相近,但不完全吻合,局部地区存在偏移。通过对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分布、黏性土层与粗颗粒土层的组合特征、不同分区各深度处土的力学特征值与上述偏移的对比分析,认为太原市地层的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有如下影响:(1)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相比,地面沉降漏斗偏向于黏性土层较厚的一侧;(2)地层组合(黏性土的夹层数、单层厚度等)对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沉降多发生在黏性土夹层多、单层厚度较小的地区;(3)土的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影响沉降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INSAR技术在北京来广营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城市地质》2011,6(4):57-60
北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危害日益显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具有快速、高精度、周期短等优势,可为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选用ENVISAT-1卫星SAR数据监测研究2004-2005年北京来广营地区地面沉降,利用InSAR差分技术得到该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淮河以北矿区地面沉降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高程实测资料,查明了淮河以北矿区(主要是潘集地区)地面沉降的幅度、速率及范围;分析了该区地面沉降的内因和外因,为区内地面沉降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沈阳地区地面沉降状况,在充分搜集研究沈阳地区国家精密水准测量成果和不同时期1∶50000地形图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沈阳地区地面沉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在1984年以前基本稳定,1984年以后地面沉降逐步发展,2007年以后地面沉降发展迅速,局部地区已经发展为地面沉降严重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土资源》2013,(4):I0010-I0010
2013年10月23-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UNESCOWorkingGrouponLandSubsidence)2013年会在日本名古屋市大同大学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主任张阿根教授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淑君教授,叭及来自美国、意大利、荷兰、墨西哥、日本共9位地面沉降工作组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部分耦合原理,采用TOUGH2和FLAC3D建立抽水引起的三维地面沉降弹塑性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土体的弹塑性变形特征、渗流-应力的双向耦合作用以及参数的非线性,探讨了持续抽水和脉冲抽水两种抽水过程中地面沉降发展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集中抽水停止后地面沉降会发生回弹,抽水中心沉降量不断减小。由于水平方向存在水力梯度,地下水继续向地下水位漏斗中心渗流从而导致沉降漏斗的范围仍继续扩大;(2)脉冲抽水导致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渗透系数以及沉降量均呈周期性波动变化,地面沉降会局部回弹,但总体仍随着抽水的持续,沉降量不断增加;(3)在抽水量相同前提下,对比持续抽水与脉冲抽水两种方式引发的塑形沉降量可知,抽水速率小、脉冲式多次开采导致的塑性沉降量较小,持续抽水的抽水速率越小、脉冲抽水间隔越短越有利于控制地面沉降。研究成果为地面沉降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其中算例研究能为抽水条件下地面沉降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nce,EISOLS 2010)将于2010年10月17~22日在墨西哥克雷塔罗市(Queretaro,Mexico)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地面沉降,开发自然资源引发的灾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郑  彭鹏  褚进海 《安徽地质》2013,(4):292-294
在安徽北部由于开采煤矿造成多处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利用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K)技术监测这些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及幅度等信息,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06,33(4):37-37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4月21日宣布:长三角(江苏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全面建成,面积达3万km^2,是世界最大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8.
从12月12日举行的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二期)工程竣工仪式上获悉,从现在起,北京首次实现了以城区为中心的整个平原区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测。随着北京市地勘局承担的预警预报系统(二期)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首都的城市安全又多了一个守护神。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联通管原理,多个测点连通,利用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系统及应用压力传感、数码传换技术实施自动测量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水位,并联网实现同步监测、网络化管理,监测数据并入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种监测数据(水量、水位、水准点和分层沉降等)的信息处理,分析,为控制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采水地面沉降时空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地面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深入研究采水地面沉降预测理论对于沉降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构模型和土体参数确定上的困难,采用力学推理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新的采水地面沉降时空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太沙基固结微分方程,建立了反映地面沉降时间效应的半经验计算模型;其次,在分析采水地面沉降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随机介质理论研究了采水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再次,综合考虑采水地面沉降的时间效应和空间分布形态,建立了采水地面沉降的时空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地面沉降共需4个计算参数,介绍了参数求解方法。最后,利用时空计算模型预测了某地单井采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时空规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采水地面沉降预测模型能准确地反映采水地面沉降的时空规律,能方便、快捷地预测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