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柏正平教授基于痰瘀理论治疗顽固性咳嗽经验。本病初起多因外感六淫致肺失宣肃,或因肺虚、他脏之病累及于肺,病久则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塞肺络,正虚与痰瘀邪实相互为病而呈顽固性发作。柏教授诊治顽固性咳嗽提倡将辨病、辨症与辨证相结合,从表里脏腑辨病辨症,从痰瘀论治,补虚扶正、理气宣肺,着重化痰祛瘀,多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三参首乌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多以三参首乌汤为基本方,并根据兼痰、瘀、火等实邪进行加减化裁。兼脉络瘀阻者,合生脉散;兼痰瘀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兼痰火扰心者,合黄连温胆汤,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4.
总结王清海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王老认为气血不和、痰浊郁滞、气虚血瘀等致脉道不通,心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营血,加之痰浊留滞血脉,血脉凝滞,故气血不通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其根据病因辨证,多从“血脉”论治,强调从血脉论治亦需分清病机演变,不可一味活血化瘀。其根据“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理论,自拟心绞痛方治疗本病。方中以水蛭、红花、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充养后天气血,陈皮、瓜蒌、茯苓化痰,更有点睛之笔——桂枝温阳通脉。该方虽为治疗胸痹验方,但全身血脉相通,故对不同脏腑血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内生火、痰、瘀等毒邪,终致虚实夹杂而发病。故临证以气阴两虚型为主,兼火毒伤络、痰毒滞络、瘀毒阻络三型,分别予以当归六黄汤加减、炙甘草汤合二陈汤加减、经验方滋膵通脉饮治之,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王彦主任医师巧用增味五痹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以心肾为主,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尤以虚证为主,实证较少。本虚表现为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等气血阴阳亏损而无以濡养心脉;标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等实邪痹阻心脉。其提出以通痹为治疗之轴,行温补心肾、活血通络之法,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辨治,巧用增味五痹汤为主方加减化裁,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总结肖长江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经验。肖教授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为感受邪毒、正气虚弱,并以心肾阳虚、毒邪、血瘀、水饮、痰浊为主要病机。临床辨证分型主要分为邪毒犯心、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心阳虚脱5型。治宜标本兼顾,并对兼症施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介绍杜武勋教授多年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杜教授多年潜心研究五运六气所创立的一种辨证模式,该辨证模式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出生、发病、就诊等关键时间点综合分析其脏腑盛衰及发病倾向,进而对临床提供指导。五脏之间因生、克、复的关系而紧密联系,一脏有病必累及他脏,故临证治疗冠心病除应考虑“心”外,还应考虑与心有关的其他脏腑,并综合分析病机,顾及整体平衡,以提高临床疗效。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胡学军教授辨治间质性肺疾病的经验。胡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然总以“风”“痰”“瘀”“毒”为标,以“五脏虚损”为本,气机升降出入变化为主要病机。治当辨内外之邪以祛之,审五脏荣枯以调之,察气机升降出入以畅之。如此内外兼顾,虚实并调,枢机畅达,则疗效可期。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