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于1983年7月4日至9日在苏州联合召开了电法仪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系统48个单位的代表共76人。  相似文献   

2.
1983年9月4日至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次微处理机、数据采集、图形显示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有关61个单位125名代表。  相似文献   

3.
1981年11月18—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敬耀主持。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馨菱致开幕词,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副理事长朱岗昆等出席了会议,顾老并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指出观测工作是地球物理学的基础,要尽快改变我国地球物理观测仪器的落后状态;观测仪器要创新、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他勉励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努力克服困难,知难而进;要选题正确,并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8年9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仪器进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4个单位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仪器和观测技术的进步,大部分地球物理学的成就来自日积月累的精心观测。随着当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已经使许多观测  相似文献   

5.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次的弱磁仪器及测量技术学术讨论会。 这次学术讨论会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冶金部、地质矿产部、机械工业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公司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代表47人参加。会议收到关于超导、光泵、核旋、磁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讨论会于1992年9月23日至26日在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32个单位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84篇。 会议除大会专题报告外,并分重力大地测量及重力场理论、重力方法研究地球内部与资源、固体潮观测与重力仪器三个专题组进行学术交流。内容涉及地球重力场理论,重力及微重力观测,潮汐理论及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4日~7月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委员共38人。2005年7月5日会议由薛兵主持,青海省地震局长孙雄,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庄灿涛,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熊道慧先后发言。尤其是庄灿涛先生讲到: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要和观测技术结合在一起,新仪器的研制往往给科学技术打开了窗口,仪器要自主创新,走出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8.
《地震》1986,(5)
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19日至21日在天津召开了井下地震波学术讨论会暨工作会议。会上主要就井下观测国内外现状、井下地震记录特征、地震波传播理论和地震资料的应用等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0月25日在烟台市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了专业委员会换届相关事宜,并确定了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第二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分别为来自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大学、科研院所等40余家单位的强震动观测一线人员和强震动数据应用研究学者,以及国内外强震动观测仪器的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研究进展与方向座谈会于1986年12月17日—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的20个单位44名代表,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肖佐主持了会议。 地磁与高空物理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支观测、分析和理论队伍,开展了太阳风、行星际、磁层、电离层、中层大气、地球基本磁场、地球电磁感应、古地磁、震磁关系等多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在国内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中作出了贡献。这次会议上的三十多篇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1984年学术讨论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长沙举行。全国65个单位的10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部分来自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年轻人占了相当的比例,这是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专业组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共宣读论文44篇。包括重力、磁法、电法、测井、放射性以及振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回顾了三年来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进展,广泛交流了情报,研究了国内外动态。一致认为,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已取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振动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3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十五个单位三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秦馨菱、副主任王敬耀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会议不仅介绍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动态;而且采取了较灵活的方式,用较多的时间集中讨论了振动技术中几个重要的问题,探讨得较为深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议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②学术交流。来自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和省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研究中心、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防灾研究所等单位,以及国内外强震动观测仪器主要生产和销售单位的近6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司长、中国地震学会郝记川秘书长到会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地球重力场和固体潮、重力和形变仪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7日至31日在西安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54个单位120余名代表。理事长顾功叙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共收到论文130余篇,宣读近百篇。内容广泛,涉及地球形状与外部重力场;利用大地水准面和陆地及海洋重力资料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固体潮理论及计算方法,观测技术及资料处理和海洋负荷潮的研究;重力和形变仪及其测量;地球动力学及地震问题等。这些报告反映了近两年来我国关于地球重力场、固体潮及测量仪器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5.
高龙生 《地震学报》1986,8(4):444-444
为了推进井下地震波观测技术之发展,特别是提高井下地震仪观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水平,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同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井下地震波学术讨论会暨工作会议》,会议于1986年5月17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由天津市地震局负责会议之会务工作,到会的有局地球所,天津市地震局等18个单位的代表共48人,提交报告22篇.除国家地震局所属有关单位的专业人员外,还有一些大学和有关生产单位的代表,如胜利、辽河,中原等油田及煤炭部大屯煤电公司的代表。这些单位也在开展  相似文献   

16.
岩性探测技术研讨会会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山东省石油学会于1986年9月16日至18日在济南市召开了岩性探测(Petro-Sonde)技术研讨会,到会的有全国有关的11个部门32个单位的50名代表,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陆邦干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8年学术活动将本着努力抓好学术活动质量,促进横向联合,提高社会效益的方针,开展下列活动。(1)地球物理仪器发展研讨会研讨80年代国内外地球物理仪器发展概况。4月份在北京或重庆召开,主持人是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委员会委员刘士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地球构造动力学会议与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力学学会联合召开。主要讨论深部应力测量及地壳应力场问题。时间在4月份,主持人是高龙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震局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10月25日至28日在烟台市联合召开了强震动观测数据质量保障与大数据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由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地震局各直  相似文献   

19.
1986年4月21日至25日,国家地震局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历史地震工作座谈会。13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和国家局直属单位的18名代表出席会议。林庭煌、李裕彻、时振梁同志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代表们就历史地震工作的主要方向与任务、近期和远期规划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具体落实了近期工作任务。会议期间还考察了元代的观象台和东汉张衡安装仪器并进行各种观测的灵台遗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委员会和广东省地震局于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联合召开了数字化电信传输地震台网专题学术报告会。出席会议的有15个单位的42位代表。 会上宣读了学术报告10篇,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的无线和有线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技术及工作概况;展示了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地震方面引进的各种外国仪器和观测系统的工作情况。代表们结合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