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宏堪 《海洋科学》1982,6(3):34-36
作者等已提出物理涂汞朕电极,并用于反向极谱测定海水中Pb 等痕量金属离子。电极的易于制备和快速再生,使它显示了远较化学镀汞电极为优越的特性。作者等又提出了电极防吸附膜,以避免电极表面吸附而保持其灵敏度。但电极仍需每天以1:1  相似文献   

2.
用防吸附物理涂汞电极反向极谱进行了东海至图们江水中Zn,Cd,Pb,Cu(1991年5-6月)的形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4种元素不稳定态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7,0.060,0.035,0.62μg/L,分布较为均匀。该结果证实了痕量金属离子(自由离子及不稳定络离子)的均匀分布规律。有机结合态Zn,Pb,Cu和颗粒态的Zn,Cu的较高含量,位于长江口及东海水中。  相似文献   

3.
图们江口水中Zn,Cd,Pb,Cu的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防吸附物理涂汞电极反问极谱对图们江口、东海及日本海水中Zn,Cd,Pb,Cu进行了形式分析,其不稳定态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9,0.071,0.039,0.69ug/L(占总量的15~27%),分布较为均匀,证实了痕量金属离子(自由离子及不稳定络离子的均匀分布规律。有机结合态Zn,Cd及Pb(10~30%)和颗粒态Zn,Cu和Cu(15~40%)的较高含量位于长江口、东海及图们江口。  相似文献   

4.
AD-2型极谱仪     
目前我国生产的极谱仪,虽然类型不少,但是应用性比较专一,按照一般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希望极谱仪能有较多的用途。例如,高等学校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需要进行经典极谱、单扫(示波)极谱、催化极谱和溶出伏安法实验;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需要做极(钝)化曲线,恒电极电解和络合体系极谱法实验;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不但要对痕量元素进行极谱——伏安法检测,而且需要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来研  相似文献   

5.
物理涂汞电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膜电极以饱和Na_2SO_3液和浓NH_4OH液浸泡后,放置4—6天灵敏度可保持不变,稳定性良好。大面积银基物理涂汞电极问世,解决了化学镀层的复杂性;使其能直接用于海水重金属离子测定,比经典滴汞电极提高灵敏度2—3个量级。电极防吸附膜的研究开辟了固体电极表面防吸附的尝试,本文使用饱和Na_2SO_3液与浓NH_4OH液浸泡电极,使电极放置4—6天可保持灵敏度不变,延长了寿命,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海--气交换对大气和海洋中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造成影响。本文阐述了痕量物质的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及其长距离输送与气象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九龙江口厦门港沉积物中镉、铜、铅的分布和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河口区是江河所携带的泥砂、悬浮物和各种化学物质的主要沉积场所。河流悬浮物是重金属元素很好的清除剂。在河口水质条件急剧变化和复杂的化学、生物等过程中,它们能从水体中吸附大部分的重金属元素一起进入沉积物。Hely指出:Back河口海水中有些痕量金属的浓度要比排入该河废水中低10—100倍,这种减少既有海水的稀释作用,也有流出物中所含有颗粒的沉积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悬浮物的吸附和聚沉作用。因此测定河口沉积物中痕量重金属含量(总含量和各种可能迁移相),通常能预示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如果再指出它们与沉积物的某些重要组份及所处环境条件,就有可能进一步了解河流物质进入海洋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半微分电分析法是近年才提出的一种新分析技术,它是记录电流的半微分值与电压的关系(e-E曲线),有关理论和应用正在发展。在海水分析方面,作者应用该技术以同位镀汞膜电极溶出法,对海水中重金属的测定已作了报道。本文则研究玻璃碳固体电极电化学溶出半微分电分析法的特点与应用。研究表明:本方法在适当条件下可连续测定海水中痕量铅、铜,灵敏度高,测定下限达10~(-12)M数量级,操作简便,且可避免使用有毒元素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Nernst扩散层理论出发,结合质量传递的通量平衡方程,导出预电解可逆还原电量的微分方程,解此微分方程而推导出可逆体系的溶出极谱一般理论方程。此方程一方面克服了Zirino和Kounaves方程中时间项中的附加项,另一方面又避免了Shuman和croruer方程中出现的关系。在0.1mol/L KNO_3体系和天然海水体系中,铅的溶出极谱试验结果与理论方程相吻合,应用溶出极谱方法研究了海水中铅、铜在汞膜电极上的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0.
海水中的痕量金属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至关重要。本研究在严格采用痕量金属洁净(trace-metalclean)采样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前提下,于2016年7月采集了渤海与黄海表、底层海水水样,获得黄、渤海几种痕量金属(Cu、Ni、Co、Zn)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黄、渤海海水中痕量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近岸海域的影响,而其在局部海域的分布则受到沿岸流、冷水团、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以及生物过程等因素的影响。Cu、Ni、Co在黄、渤海海水中的分布特征较为类似,平均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渤海北黄海南黄海,而溶解态Zn的分布则与其他几种金属不同,在黄、渤海平均浓度类似,整体偏低,具有其特殊性。本研究测定的几种痕量金属在黄、渤海海水中的浓度较以往报道数据偏低,其中易污染的痕量金属Zn的浓度更是低近1—3个数量级,体现了痕量洁净采样和测试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工业废水中的铅、镉等排入河道、海湾、造成了水质的污染,近年来对水体中的痕量及超痕量的铅和镉的测定有不少报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虽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仪器昂贵;常用的萃取比色法,手续繁杂,干扰多,灵敏度不高,因此在环境污染检测中也不适用。铅和镉都有良好的极谱行为,但是经典极谱、示波极谱和方波极谱等灵敏度都不够高,对环境化学中测定镉和铅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汞是极毒元素之一。自五十年代以来,海洋的汞污染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并对海水的汞含量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由于不同化学形态的汞,其生物效应和毒性有明显差别,且浮游植物对它们的摄取能力也不同,因此,测定海水不同化学形态汞的浓度,研究它们与浮游植物盛衰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据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的调查资料,报道了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海水的总汞、生物活性汞和有机结合汞浓度,着重研究了浮游植物盛衰对海水汞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海水的总汞浓度很低,生物活性汞与有机结合汞之间的转化,与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陈梅安  张天祥 《海洋学报》1984,6(3):343-351
本实验在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直接测废水中铀的工作基础上,用悬汞电极富集铀络合物后,以溶出伏安法测定,灵敏度比以往根谱法有了很大提高,铀的检出限达0.3毫微克/毫升.本法直接测定一个样品只需10-20分钟,从而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中铀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工业废水中的铅、镉等排入河道、海湾、造成了水质的污染,近年来对水体中的痕量及超痕量的铅和镉的测定有不少报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虽有较高的灵敏度,但仪器昂贵;常用的萃取比色法,手续繁杂,干扰多,灵敏度不高,因此在环境污染检测中也不适用。铅和镉都有良好的极谱行为,但是经典极谱、示波极谱和方波极谱等灵敏度都不够高,对环境化学中测定镉和铅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据文献报道,海水中若干微量金属离子的浓度,远低于饱和含量。并认为,对于Zn、Pb、Cu、Cd等许多元素来说,吸附可能是个控制浓度的因素。硫化物沉淀也可能出现,但可能不是浓度的控制因素。 本文用可靠的极谱法,对海水中Zn++、Pb++,Cu++、Cd++的饱和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作者的单池示差反向极谱法现场海水测定数据作比较;进行了Zn++、Cu++的吸附试验;探讨了海水中微量金属离子与环境间可能存在的平衡过程。从而,探明了海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离子浓度(包括不稳定络合物)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梁志  庞景梁  孙恢礼 《海洋学报》1983,5(4):526-529
为了评价防污涂料的毒性和了解水质的污染情况,一些作者已研究了汞、铜、锌、镉等重金属对苔藓虫、双壳类动物、石灰虫等污损生物的幼虫和成体以及其它一些无脊椎动物幼虫的毒性[1-3],但是,对一种常见的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幼虫的毒性却研究得不多.藤壶是南海最主要的污损生物之一,并且是一些海区污损生物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单池示差反向极谱法,在不加任何试剂的条件下,对天然海水中Zn~(2 ),Pb~(2 ),Cu~(2 )及Cd~(2 )的测定方法作者前已提出,并把天然海水作为可逆底液。 本文应用单池示差反向极谱法对天然海水中Sn及Bi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包万友  范晓 《海洋学报》1999,21(3):141-144
褐藻胶是一种多糖,为线性长链聚合物,呈大分子网状结构体,其基本单元是甘露糖醛酸共聚块(M-块)和古罗糖醛酸共聚块(G-块)及M者交替共聚块(MG-块),褐藻多糖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良好的胶体化学性能,如悬浮、乳化、增稠、絮凝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本文应用汞膜电极反向极谱法以Ph+2等离子为例,研究和探讨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褐藻胶结构的穿透性,为试制以褐藻多糖为一定组分的新型植物生长化控营养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银基汞膜电极活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泛应用于极谱分析的银基汞膜电极,具有高灵敏度、方便、快速等优点;然而,却难以掌握其重现性及稳定性;如何使汞膜电极灵敏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规范化,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提出“电极活化法”,能使汞膜电极在数分钟内达到高灵敏状态,并使其获得良好的重现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冻土退化、海冰消融、河流径流增加及海洋动力发生变化,这些因素连同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都影响北冰洋中汞的输入和运移。对取自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的87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汞含量测试与分析,发现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分布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可分为近岸低汞区(33 ng/g)、陆架中部汞含量中等区(58 ng/g)和北部深水高汞区(84ng/g)。总体来看,从近岸向外海,汞含量随水深的增大而升高。结合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和比表面积等指标,发现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物中黏土含量与汞含量呈现正相关,显示了沉积物粒度对汞分布的控制作用。近岸由于受河流输入、海岸侵蚀和环流分选等因素的影响,沉积物粒径较粗,导致汞含量较低,而北部陆架深水区的细粒沉积物则吸附了更多的汞。在楚科奇海和拉普捷夫海,沉积汞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在东西伯利亚海相关性较弱,这可能是因为东西伯利亚海的沉积有机碳来源相对更为复杂。基于沉积汞的富集因子指标,我们认为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汞的污染水平整体较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