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清代历史地图为例,参照国内现有的地图符号标准,研究并设计了基于GIS的清代历史地图符号库。重点讨论了点状、线状和面状符号的实现方法,可以为其他专题地图符号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孟万忠 《测绘科学》2011,36(2):73-75
潇河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清代河道变迁频繁.本文利用清代山西地方志中的舆地图和现代空间数据,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研究了潇河河道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清代近300年间的变迁过程,复原了不同时段的面貌,并对变迁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气候变干的大背景下,河道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潇河及其支流泥沙含量大,造成旧河道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对版图的理解是“国家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 图言乎其有地”。中国今天的版图奠定于清代,这是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基本一致的看法。因此,清代疆域形成之研究一直  相似文献   

4.
中国今天的版图奠定于清,是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基本一直的看法。因此,清代疆域形成之研究一直是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但从地图的角度来探讨清代疆域形成的著述尚不多见。本书在这方面确具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5.
孙冬虎 《测绘科学》2004,29(Z1):151-153
清代对西藏地理的考察与记载,是掌握边疆状况、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初步分析了清代国人测绘西藏地图、探索进藏交通路线、考察西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过程、学术成就及其社会背景,讨论了记载西藏地理考察成果的相关文献的主要内容、史料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覃影  李孝聪 《地图》2004,(5):44-51
有清一代,朝廷对西南边陲的经略不断。《全川营汛增兵图》是一幅颇具代表性的清代省级地区军事驻防地图,为从古地图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清代四川的军事驻防情况,进而透视整个西南地区和全国的社会军事活动,提供了可视的景框。  相似文献   

7.
《地图》2009,(Z1)
《我们这辈子——清朝皇帝回忆录》大胆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清代帝王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作为叙事主线,在广泛参考大量历史文献和历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人性化的笔触还原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再现了冰冷枯燥的史料背后的一位位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帝王形象,是一部视角独特,形式新颖的清代帝王传记。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地图的绘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传礼 《测绘通报》2001,1(1):41-43
介绍了我国清代以前地图绘制的方法,特点及我国在地图绘制方面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2001年 7月 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版刊登一则消息,标题“清代曾绘世界地图 北京为本初子 午线”,文中介绍清代官员叶子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绘制的一幅《万国大地全图》,认为它采用了以“京师(北京)为本初子午线,在中外地图上是绝无仅有的”,是“一件稀世珍品”。读后不胜惊讶,  相似文献   

10.
太湖人家     
太湖,泱泱三万六千顷,碧水青山皆美景。洞庭山是太湖中的两个大岛。东山后因湖泥淤积,至清代末年渐与陆地相连成了半岛,一九五四年才通公路。该岛6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万多。西山79.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7万。目前,洞庭山岛民居约有32万间。其中建于明代和清初的约占5%,建于清代中  相似文献   

11.
以清代兰州城为研究对象,分乾隆和光绪两个时期,通过对历史文献、古地图以及现代文献等资料进行分析,运用GIS技术,基本复原了古城兰州的城市格局,绘制了清代两个时期兰州的城市格局复原图,分析和总结了乾隆和光绪两个时期兰州城市空间格局特征和发展特征。结果表明:清代两个时期的兰州城总体格局一致,城池"内小外大,内方外凸",内城街道呈丁字形,郭城街道呈十字形,外出道路在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条;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盛,使光绪时期的兰州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内城客商会馆林立,郭城的城西北角和东关一带工厂聚集,此外,教育也由县文庙、府文庙等的官学为主转变为中学堂、小学堂、师范学堂、军事学堂、实业学堂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地图》2005,(2)
在2005年1月25日开展的“老成都·新成都”档案精品展中,一幅黄铜雕刻成浮雕式样的清代老成都地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名为《新订成都街道二十七区图》的老地图作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6月,面积近10平方米,“铺”在地面上十分壮观,和直立在前的2004年成都地图互相映衬,巧妙地体现出本次展览的主题:老成都·新成都。据成都市档案馆编研部蒋主任介绍,这幅清代成都地图原为纸质,一直珍藏于该馆。在精品展中,特意用黄铜浮雕的方式将其复原并做旧,以逼真地重现清代成都的风貌。该图将全成都所有的大街小巷分成27个区。这27个区分为东、南、西、北、…  相似文献   

13.
程龙 《地图》2014,(3):60-67
乐山自宋代起称"嘉定"、"嘉州",清代改称"嘉定府"。而乐山的名气大概都来自于那座屹立于岷江边的大佛,这座雕刻于唐代的弥勒佛像让小城乐山在全国范围内几乎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4.
王均  王红  何凡能 《测绘科学》2007,32(4):119-120,107
本文讨论了历史政区数据库的性质和特点,以清代陕西历史数据库的建立为例提出了编制底图及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以政区境界为主要内容的县级数据库,最后探讨了政区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孙果清 《地图》2010,(6):132-133
<正>明末清初,西方的经纬度测量和制图技术已传入中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用新法测制并编绘的全国地图,代表着中国制图发展的方向。但是中国传统地图画法仍延续了200多年,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7.
刘自健 《测绘工程》1998,7(4):75-80
介绍明代和清代测绘的概略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测绘从传统的古代测绘逐步发展为近代测绘的时期,在中国测绘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18.
孙果清 《地图》2010,(4):134-135
<正>清代雍正年间,军事频繁。雍正元年用兵青海,六年再定西藏,七年又征讨准噶尔,连年不已。贵州与湘桂比邻的苗族居住地方,经多年致力经营也终于改土归流,绘入了清朝版图。为了政治及军事的需要,继康  相似文献   

19.
收藏     
《地图》2012,(2):18-18
四条屏卷轴《三山五园图》画心根据清代绘画原稿复制,展现如诗如画的皇家御苑。作品谨严工细,锦绫精裱,两端卷轴,可直接悬挂,兼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实木画匣精致细腻,匣内包以织绒,可使画轴安全存放,免受损坏。  相似文献   

20.
凌申 《地图》2001,(2):41-44
江苏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 ,形如锅底 ,加之历史上黄河夺淮 ,洪泽湖溃决 ,洪涝灾害不断 ,历代朝廷都对里下河所处的淮扬地带的治水十分重视。至清代 ,淮扬地区的治水一直是苏北经济开发的首要问题 ,也出现了不少治水名家 ,但全身心致力于治水与水利地图研究 ,并取得突出成就的莫过于冯道立。一、冯道立其人冯道立 ,字务堂 ,号西园 ,江苏盐城市东台县时堰镇人 ,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水利学家、水利制图专家。他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1 782年 ) ,卒于清文宗咸丰十年 (1 86 0年 ) ,享年 79岁。   冯道立少年时代就目睹江淮水患不绝 ,立志治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