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河金矿的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存江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3-97
陕西旬阳小河金矿的浮选金精矿含砷(20-27%),采用细菌预氧化时较为困难。采用不同方式对有T.f菌进行驯化,有效地提高了细菌的氧化活性,金的浸出率从0.6%提高到85.12%。  相似文献   

3.
沈万钧 《贵州地质》1997,14(3):260-263
本文概述了当前国际上处理微细粒金矿原生矿石的三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氧化工艺和西澳两个细菌氧化厂的基建内容和建设投资,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应用于黔西南岂类型金矿的可行性,指出了黔西南金矿中载金的非硫化物矿物的预氧化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自五八年下半年,随着鋼铁生产的大跃进,各地兴建大批高爐,因此要求矿石生产也要飞跃发展以滿足鋼铁生产的需要。在矿石生产飞跃发展时,首先遇到的是运輸滿足不了要求的問题,尤其是提升能力的不足。我厂是采用斜井单道单繩卷扬系統提升的矿山,增加提升能力企图用更換更大能力的設备的办法,就目前条件看还解决不了,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在基本不更动设备的原則下发挥設备潜力。在技术革命运动中我厂机械师全体职工在党的領导下,大胆地提出以双人推磨的力偶原理,在原主卷扬系统旁,新增一付卷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智利、美国金矿及有色金属矿床考察报告之一。笔者通过对智利埃印第奥金矿探采史、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的介绍和与中国一些地区的地质对比,指出了中国有可能找到与智利埃印第奥金矿相类似的大型金(银和铜)矿床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国际水文计划第四阶段(IHP-Ⅳ,1990~1995)取名“变化环境中的水文学及可承受开发的水资源”,已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1989年10~11月,巴黎)批准,于1990年起开始执行。这项为期6年的中期计划自信“将揭开水科学和水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HDP)第三次科学讨论会会议纪要(摘要)1995年10月20~2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HDP第三次科学讨论会,在寻求深化全球变化问题认识方面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会代表一致认为HDP计划已经开始执行,它应和建立较长的世界气候研究计...  相似文献   

8.
铁(氢)氧化物矿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作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对水溶液中(氢)氧化铁的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发展与机理研究进行了总结,着重对近十年来应用针铁矿/过氧化氢进行光催化氧化环境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作了概述和探讨。采用天然生物矿化的纳米针铁矿/过氧化氢以偶氮染料甲基橙为光解模型物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铁细菌形成的针铁矿具有降解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在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30mg/L,铁细菌矿化的针铁矿用量2.5g/L,反应体系H2O2的初始浓度97mmol/L,pH值为6.92,15W紫外灯照射2h后,甲基橙浓度可降低33%。  相似文献   

9.
在冈瓦纳大陆裂解的同时及其后,出现了岩浆作用过程,它影响到远离安第斯山链的南美地台的大部分。这个岩浆作用过程构成了几种类型的记录:(1)拉斑玄武质侵入岩和喷出岩,如沉积盆地中的熔岩流、岩床、岩墙和基底中的岩墙。最大活动强度出现于中侏罗世至前阿普第阶早白垩世。在大陆的北部,出现局部的二叠—三叠纪拉斑玄武质岩墙。(2)碱性和过碱性镁铁质至长英质岩浆活动和共生的碳酸盐岩,它们出现于巴西Serra do Mar、巴拉那盆地周边以及在亚马孙地盾周边和玻利维亚,呈孤立的小面积出现,时代上大部分属后阿尔必阶。由于此期岩浆作用发生于南美和非洲移开之时,所以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少量的侵入岩是与侏罗纪—始自垩纪火山活动同时的。(3)在前寒武纪末期结束造山作用的地区以及在时代为中元古代的巴西克拉通区,已找到了几个金伯利岩体,少量的同位素资料指出其年龄属中生代。 地质构造影响了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玄武质熔岩流和岩床在克拉通内盆地中下沉较大的内部更常见,厚度也较大。许多前寒武纪断裂受到辉绿岩墙的影响,这些岩墙可以构成岩墙群。其它岩墙明显与古老断裂无关,但是它们位于大陆分离过程中遭受张应力的地区。巴拉那盆地周边的碱性岩浆作用通常受穹窿和断开的单褶的控制。相似的机制——也发现  相似文献   

10.
戈塘金矿是一种微细粒金矿,本文着重对含矿岩石、金矿物、伴生矿物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金的赋序状态进行了研究,可见金、不可见金主要为自然金,呈显微粒状、次显微粒状,它们的绝大多数呈游离金,包裹金甚少,通过研究证明主要在褐铁矿中富集.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氧化度碱性水钠锰矿氧化As(Ⅲ)和Cr(Ⅲ) 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批量法研究了Mn平均氧化度分别为4.02、3.85和3.70的碱性水钠锰矿对As(Ⅲ)和Cr(Ⅲ)氧化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碱性水钠锰矿氧化As(Ⅲ)和Cr(Ⅲ)先经历准一级动力学反应阶段,随后表观速率常数(kobs)逐渐减小至趋近零,达到反应平衡,kobs逐渐减小除了逆反应影响外,还与产物在矿物表面不断积累,钝化反应位点有关。初始反应阶段kobs随氧化度增加而增大,氧化As(Ⅲ)的kobs分别为: 0.095 1、0.039 6和0.007 1 min-1;氧化Cr(Ⅲ)的kobs分别为0.034 2、0.017 8和0.014 8 min-1。氧化As(Ⅲ)的初始反应阶段生成的Mn(Ⅱ)基本保留在矿物表面,对反应位点钝化大,使kobs减小速度快。而Cr(Ⅲ) 氧化初始阶段,Mn(Ⅱ)释放明显滞后于Cr(Ⅵ)释放,但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与Cr(Ⅵ)释放量比值接近于反应计量比。故Cr(Ⅲ) 氧化生成Mn(Ⅱ)对位点的钝化远小于As(Ⅲ)氧化,其初始反应阶段后kobs减小速度较慢,且氧化度越高,保持一级动力学的初始反应阶段越长,kobs减小越慢。因此,水钠锰矿的Mn氧化度越高,氧化As(Ⅲ)和Cr(Ⅲ)的反应速率越快,As(Ⅲ)和Cr(Ⅲ)在碱性水钠锰矿表面氧化产物的释放行为是影响其反应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印地安那南部Lynnville煤泥积贮地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煤岩学研究,并就煤泥的自然氧化作用进行探讨。与原煤比较,煤泥的可见矿物体积分数增加了4~5倍,由5%改变为24%,其中黄铁矿由1%变为5%。煤泥除了黄铁矿。方解石、粘土、石英等煤系煤层的原生矿物,还含有地表土壤混入物。煤泥积贮他的入口处,沉积物自然形成高出潜水面的突起,黄铁矿在此大量富集,高粘土含量的细粒成分在煤泥地的末端富集,输入带(入口150m范围内)煤泥相应具有高硫、高灰特征。作为氧化产物,少量的褐铁矿和石膏分别在镜下和通过X射线行射分析被发现。黄铁矿比有机显微组分更易氧化并经历揭铁矿化到铁质胶体出溶变化过程。石膏主要形成于煤泥输入带。相对较强的氧化作用发生在输入带的推断得到了水化学分析结果的进一步验证。尽管如此,高潜水面及滞留水有效地限制了煤泥地内氧化作用的进行。根据煤泥入注时的自然分选效应,避开输入带,可提高煤泥回收利用率。研究成果为煤炭洗选废弃物(煤泥)的回收利用与排放环境的评价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日本的IODP活动以及科学目标进行简要介绍。IODP核心技术支撑之一的立管钻探船“地球号”可在水深4 000 m的海底钻进7 000 m,钻达发震带和上地幔,实现日本的IODP科学目标。日本的IODP科学规划主要有三大科学主题和八项研究目标,三大科学主题包括地幔过程和地球系统演化,地壳作用过程和地球系统演化,俯冲带和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及物质循环。其八项研究目标为:①钻探西太平洋洋底高原,认识核—幔作用过程;②钻探太平洋白垩纪—新生代沉积物,详细研究地球温室期间的物质循环及从温室环境到冰室环境的转化过程;③钻探大洋岛弧,认识大陆地壳形成过程;④钻探扩张的弧后,认识洋壳岩石圈形成过程;⑤钻探亚洲边缘海及陆坡,认识陆壳—洋壳—大气圈关系;⑥调查增生楔中的碳循环及深部生物圈;⑦调查汇聚板块边缘大地震周期及形成机制、构造及物质循环;⑧研究生活于增生楔环境中极端微生物生物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最新进展,包括三维船,配合大洋钻探的检测、监测仪器,FMI全孔地层微观图像,海洋机器人,隔水管系统,取心器,船上岩心测试流程,岩心剖面图和沉积岩中的微化石等。  相似文献   

15.
自行合成了Zn1.5PW12O40纳米管催化剂,在臭氧体系中进行了催化氧化苯胺的实验。通过对苯胺的降解考察了Zn1.5PW12O40纳米管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利用GC/MS对催化反应的途径和机理进行研究,并通过重复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效果。结果发现:在Zn1.5PW12O40的催化下,臭氧对苯胺降解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在8 min之内去除率可由单独氧化时的85%提高到99%;其臭氧氧化机理以羟基自由基为主,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科学计划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科学计划的重点LOICZ科学计划的研究重点:(1)外界作用力或边界层条件的变化对海岸带通量的效应:①河流流域动力学和排放;②大气向海岸带的输入;③陆架边缘的能量和物质交换;④沿岸系统耦合模型的发展。(2)沿岸生物地貌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了甘肃阳山金矿岩(矿)石中金的5种化学相态(可溶相、游离自然金、碳酸盐相、硫化物相和硅酸盐相)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了其在不同类型的岩(矿)石和不同时代地层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区域岩石中的金主要以硅酸盐相存在,占总量的57.6%;矿石中的金主要以硫化物相存在,占总量的56.9%;与岩石中金的相态分布对比,矿石中硫化物相金、游离自然金和碳酸盐相金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可溶相、游离自然金、碳酸盐相和硫化物相是阳山金矿成矿有利相态;赋矿地层金的成矿有利相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层,即使金的合计与其他地层相近甚至较低。可根据成矿有利相态所占比例判断地层成矿潜力,这为岩石地球化学的异常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宿和平 《地质论评》2004,50(2):179-179
目前正在进行的中、美合作项目——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地震探测(Hi—CLIMB),是美国科学基金委与中国国土资源部共同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合作单位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美国俄勒冈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及尼泊尔矿山地质部。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在国际地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研究方向——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lobal Sedimentary Geology Program,简称GSGP)。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从不同渠道得到一些有关这项研究和活动的信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作者有机会参加了GSGP从开始成立到今天的一些活动,现就作者所知道的一点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