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清波 《地理教学》2010,(24):24-25,57
一、点的信息及解读 作为地图语言之一的“点”,其表示的多为点状地理事象(也含几何图形中的点),如某聚落、某设施、某物象等。这些点大多没有坐标,甚至彼此孤立存在。从形态看,点有大小、虚实、形状、颜色之分;从数量看,有多少之别;从分布看,有疏密之异;从状态看,甚至有动静之差,但是从联系、运动的角度看,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日与一位多年未见面的朋友相遇,当笔者问他现在在何方居住时,对方答曰欧洲小镇。我惊诧地说你何时到了国外,朋友笑道这是咱们大连市内一处新建楼盘的名称。他接着又不无幽默地说,我如果告诉你住在花香维也纳,你一定会以为我定居奥地利了吧!乍听起来这是段笑话,可仔细一琢磨,眼下这新开发的小区楼盘名称也真是五花八门令人费解。你比如有叫星加坡花园的,一不留神又以为是外国呢,有叫罗斯福家园的,也不知道是否要和美国前总统齐名……除了这些国际级的名字外,中式的名称也有哗众取宠之嫌,硬往文化上靠的有兰亭山水,瀚林观海、弘基书香园等;…  相似文献   

3.
灵境九龙坡     
正最初,我听说九龙坡的长江之心,有九条石龙,便心想往之。又听说,九龙坡还有她悠久历史文化和瑰丽的自然景观,多处是国家四A级景区。故游灵境九龙坡,就成为我魂牵梦萦的心愿。我走进重庆动物园,平时只在《动物世界》里,才能一睹芳姿的熊猫、华南虎、亚洲象等,而此刻,却都千姿百态、生龙活虎地展览在我的面前。特别是观看孔雀时,一位小女孩手拿一块花花绿绿的布,故意显摆着,以引诱其开  相似文献   

4.
跨界水利益共享是解决跨界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跨界水利益共享典型案例分析,系统探讨了跨界水利益共享理论。跨界水具有公共池塘资源性质,跨界水利益共享的主体是流域国,共享的利益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社会、文化等。利益共享模式主要有利益共同享有,责任共同承担;权利义务对等,利益平等分配;成本分摊,利益按比例共享;各取所需,利益公平分配等。利益共享的实现过程首先是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其次是利益的识别和评估,并对利益计算方法和分配达成共识;第三是建立机制,保障利益共享。利益共享的实现条件,第一要看流域国家是否有合作意愿;第二要看合作能否带来利益的增量,或者比单方面行动带来成本的降低;第三要看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相似文献   

7.
茶陵,自先秦置县后,历有荼陵、声乡、茶陵、茶乡之称谓。前三者,是今茶陵县区划地名。后者,是对今茶陵县的一种雅称,并非县名。一、荼陵与声乡荼陵,为茶陵古名。上古属荆州地域。是否得名,实不可考。《尚书》列"九州",始有荆州之名。但其时荆州,是以自然地理实体为界限的区域地名,并非区划地名。称  相似文献   

8.
美国地名无奇不有、多姿多彩,一方面表现了美国的历史沿革和政治制度,另外出体现了美国的特定文化及国民性格。有些州里的小镇名字一目了然,含义明确,如伊利诺斯州的诺曼尔镇,英文为Normal即普通;纽约州的莫坎尼克斯维尔,英文为Mech-an-icsvilie即机械师住地;阿肯色州的括德一萨克镇,英又为Toad Suck即蟾蜍饮水处;俄勒岗有一座小城叫伊迪俄特维尔,英文为Idiotville即傻瓜之地。美国有些小城的地名与人们的情绪有关,比如有叫海皮的(英又Happy含义为高光),有叫照恩的(英文为J…  相似文献   

9.
任嵩 《中国地名》2011,(10):44-44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后,就加紧修驰道、通水路、巡视郡县。一日,秦始皇东巡至海,忽有齐国人拦驾求见。始皇问:“为何拦驾?”齐人答:“禀报大王,此地海里有三座仙山,一座叫‘蓬莱’、一座叫‘方丈’、一座叫‘瀛洲’。这仙山时隐时现,出现时,楼台亭榭依稀可见,钟鼓笙箫悠扬悦耳。仙人们驾云行路,飘飘洒洒;饮的是甘露水,吃的是长生不老的药。  相似文献   

10.
谷城县城南11公里处有座柜门山,山势陡峭,形似柜门,其正南约1公里处有个盛长竹子的山坡叫钥匙坡。说起它们的名称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山坡下住着一位贫苦善良的江老汉和他的儿子好娃,老汉长年给地主扛长工,好娃每天上山拾柴,老汉勤劳、忠厚,好娃老实、孝顺,父子俩相依为命,过着艰辛淡泊的生活。一天,好娃到一个崖上去拾柴,爬到崖腰,突然发现崖中间有一块坪地,坪地边有一个小岩洞,洞内金光闪闪。他费力登上坪地,跑到洞口一看,原来是只金蛋儿在发亮。他高兴极了,拾起金蛋回了家。从此,这个崖就叫“捡蛋崖”一直叫到今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1,(8):31-31
好几百年前,浦东东昌路附近有一个黄浦江的渡口叫“烂泥渡”,摆渡的是一位姓陆的巧嘴姑娘,她聪明伶俐,十分可爱。对岸有一个村庄叫庄家宅,村里住着一个失意儒生,以教书为生。一天,儒生应朋友之邀过江赴宴,赶到渡口,见波涛中一姑娘手执双浆,  相似文献   

12.
正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老城区,粮道街以北、花园山以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明清老街,名作"候补街"。很多武汉人叫它"后补街",取其音同;又有讹作"侯补街"的。查晚清的《武汉城镇合图》,则标注此街为"候府街",此"候府",其实也是"候补"的音转。那为什么叫"候补街"呢?"候补"一词关涉到清代的官吏选任制度。在清代,有一类官员是被称作候补官员的,即是指那些经过各种途径选拔,具备了任官资格,但还未被授予  相似文献   

13.
地名杂说     
(一)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接触了地名。平时接触地名很多,虽时有感悟,但并不觉得其里有什么。地名,人名都是名,符号而已。实际一接触,一品味,始发觉,名与人连和名与地连大不相同,人名最多载父母希望期望,或有祈兆或含抱负,顶多有家谱按祖宗遗愿排列,地名不然,起来也许随口,一旦叫起来,叫响了,就成了一方地域之称。人生最多百年,除去伟人名人其名可历久外,大都烟飞灰灭了,地名长久起来,历史历世,不朽不衰。人名随自己,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地名必须附众口,大家叫响了,叫定了再怎么也改不了了,传字营就是  相似文献   

14.
四塔镇江     
肇庆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有四座充满神话传说的古塔,给古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西江河,历来水患频繁,迷信的人说是“河妖” “祸龙”作怪。为镇服“河妖”便建起宝塔。巍峨耸天的四座塔,分别建在西江两岸。北岸的两座塔,靠江下游一座叫元魁塔,是明代天启年问渡头村的书生梁士榘第一个中了探花,奉敕建造的,所以叫“元魁”。靠江上游一座塔  相似文献   

15.
博海 《中国地名》2014,(4):28-29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16.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17.
黄石 《中国地名》2014,(4):26-27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18.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19.
石鼓山位于衡阳市东北,是蒸水与湖水的汇合处,有“湖南第一胜地”之称。郦道元《水经注》载:“临丞有石鼓,高六尺,湖水所经。”这里是一峰屹立,山水相映景色十分秀丽。“石鼓郁嵯峨,截然踞沧洲”。自古以来,历为游览胜地。据《南岳志》载:“三国时,诸葛亮练水师在此。其所以叫石鼓山。”有两种说法:一说山形似鼓;二说蒸水与湘水会合,水激石崖,其声似击鼓。晋代庾仲初的观石鼓诗称:“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又曰“翔霄拂翠颠,绿涧漱崖间。”在  相似文献   

20.
原始农耕业和畜牧业的发生与发展  在我国当前 ,农业一词往往有两种涵义 :其一是指农耕业而言的 ,也叫作物栽培业 ;其二是指农民所经营的农林牧副渔都在内的 ,也有人叫大农业。到目前为止 ,农业一词只好允许它有两种涵义 ,而无法把农耕业与大农业区别开。由此可见 ,语词的发展即使对于现代人来说 ,也不是简单的事。但在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耕业和畜牧业发展之初 ,农业似乎是专指农耕业而言的。从古代文字起源也可以得到证据。目前的古人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是把农业专指农耕业的 ,但到以后就不行了。农耕业的最初发生 ,不大可能在大森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