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WRF模式对2009年7月华北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比较合理地再现了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输送载体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及低槽前的西南急流;低层水汽通量散度的负值区与降水落区有较好的相关性;对水汽通量拓展分析研究表明,纬向水汽辐合及由风场辐合效应造成的水汽辐合贡献较大,经向水汽辐合和由于水汽分布不均而形成的平流差异所造成的水汽辐合贡献较小,且多为负贡献;水汽散度的垂直通量负异常区与云水、雨水混合比较大的区域对应得较好,它与降水的相关性也优于水汽通量散度。  相似文献   

2.
李芳 《山东气象》2013,33(1):17-21
利用常规观测、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2011年9月14—15日发生在济宁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对数值预报进行了检验,量指标发现:(1)影响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和地面倒槽;(2)通过对水汽通量散度、K指数和假相当位温(θse)等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当水汽通量散度达到或低于-8×10-8.g.cm-2.(hPa.s)-1,K指数≥35℃,850hPaθse≥340K时,济宁9月份就易出现暴雨;(3)强降水落区与水汽通量辐合中心有比较好地吻合;(4)欧洲中心(EC)对此次强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做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但850hPa风场的预报有偏差,T639对此次过程降水落区的预报和实况吻合,但暴雨落区范围比实况偏小。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风廓线产品、多普勒天气雷达、GPS水汽探测产品和ANC预报产品以及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分析了2008年7月9日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青岛奥帆海区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风廓线产品可以很好地表征副热带高压的变化趋势,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ANC预报产品和GPS水汽探测产品,制作特定区域短时降水预报,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强降水业务预报工作的实际需求,利用常规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及欧洲中心(ECMWF)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采用水平螺旋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对2017年7月26—27日发生在青海省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预报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螺旋度、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与降水的发生发展和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500 h Pa正水平螺旋度强度对降水强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性,负水平螺旋度强度偏强时可以很好地指示强降水中心位置;水汽通量大值区内水汽辐合强度越强,降水强度也越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逐时自动站资料、WRF模式数值产品、卫星云图、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09年5月16日宁夏冰雹、短时强风等强对流天气进行了跟踪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汽通量散度数值产品中大气低层水汽通量的辐合或辐散可作为对流活动产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卫星云图中的强对流云团的识别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强度、液态水含量、冰雹指数、中尺度气旋产品是短时冰雹天气及短时雷雨大风天气预报的有利工具。并对2004—2008年出现的冰雹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宁夏冰雹天气预报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5~7日和田地区出现了一次大降水过程,本文着重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高空、地面环流形势、欧洲数值预报以及物理量场、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散度变化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T639和EC产品资料及卫星云图,结合梧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2年7月24~25日台风“韦森特”造成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韦森特”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SE气流引导下西行影响梧州的,台风结构对称,水汽充足,影响时间较长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2)850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较大区是梧州“韦森特”台风暴雨强降水区;(3)EC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韦森特”台风的路径预报比实况均偏南,但时效越近偏差越少,雨量预报则存在量级偏小问题.  相似文献   

8.
GRAPES模式对长江流域天气预报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徐双柱  张兵  谌伟 《气象》2007,33(11):65-71
GRAPES是中国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使用GRAPES中尺度模式产品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检验了2005、2006年汛期发生在长江流域的11次主要降水天气过程,得到:GRAPES模式对于长江流域的预报,无论是降水、天气形势还是物理量都有比较强的预报能力;GRAPES模式对级别较大的降水预报容易出现漏报,而不易出现空报,对于10mm以下的雨区预报比较准确,而对于大于50mm的雨区预报,尤其是大于100mm的降水中心存在较大的偏差;对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报比实际情况偏南、偏东;对于水汽通量散度的预报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9年5月6日铜仁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动力触发机制进行分析,并对T213(639)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于高层浅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系统南移、地面弱冷空气共同作用造成的.临近暴雨时刻中低层西南气流的加强把暖湿气流送入暴雨区是暴雨产生的关键.对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结果表明,对此次过程T213(639)在风场、涡度、散度、水汽通量、垂直速度方面都作了较好的预报,在今后的预报工作中应该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逐时自动站资料、WRF模式数值产品、卫星云图、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09年5月16日宁夏冰雹、短时强风等强对流天气进行了跟踪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汽通量散度数值产品中大气低层水汽通量的辐合或辐散可作为对流活动产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卫星云图中的强对流云团的识别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强度、液态水含量、冰雹指数、中尺度气旋产品是短时冰雹天气及短时雷雨大风天气预报的有利工具。并对2004—2008年出现的冰雹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宁夏冰雹天气预报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异常强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恒德  孔期 《气象》2007,33(5):42-48
基于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异常强降水对我国造成的巨大影响,使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尺度模式输出的产品,对此次强热带风暴登陆减弱后缓慢移动且长时间维持而引发的湖南、广东等地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方大陆高压、青藏高原东部高压及低纬赤道高压的包围,低压移动缓慢,而西南季风气流及副高西南侧的东南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到低压环流中,有利于其强度经久不衰,低压持续存在。对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物理量场的分析发现,水汽供应充沛,低层气流辐合性较强,垂直对流旺盛,是这次强降水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多种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27-29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环流不同于四川盆地常见的四种基本类型,主要表现为500hPa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并在贝加尔湖南侧伴有大范围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西端位于114°E附近,同时河套附近的冷涡为此次降水的发生补充了冷空气。大气低层伴有西南低涡,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维持一支8-12m/s的西南急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及暴雨区维持的垂直环流是此次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暴雨区的降水中心变化,与垂直环流的上升区域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预报参考价值,但数值预报产品对降水量级的预报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eld series of T106 numerical forecast products, by empirical rthogonal function (EOF) time-space separation, and on the hypotheses of EOF space-models being stable,he EOF time coe cient series were taken as dynamical statistic model variables. The dynamic system econstruction idea and genetic algorithm were introduced to make the dynamical model parameters optimized, and a nonlinear dynamic statistic model of EOF separating time coefficient series was established. By he model time integral and EOF time-space reconstruction, a medium/long-range forecast of subtropical high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al model forecast and T106 numerical forecast were approximately similar in the short-range forecast (65 days), but in the medium/long-range forecast>5 days), the forecast results of dynamical model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106 numerical products. A new method and idea were presented for diagnosing and forecasting complicated weathers such as subtropical high, and showed a better application outlook.  相似文献   

14.
临汾"8.26"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icaps业务平台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对临汾市2003年8月26日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热带低压登陆副热带高压东退以及物理量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副热带高压进退及台风登陆位置在这次大暴雨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结果在暴雨预报业务及暴雨研究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崔粉娥  王勇  李慧君 《气象科技》2013,41(4):696-702
2010年8月4-5日和2010年8月21-22日两次天气过程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沿海大暴雨天气,利用多种资料,重点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常用的几家数值模式产品,对两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量要素等方面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数值模式产品对暴雨定量预报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降雨量级普遍偏小,对强降水中心的预报稳定性较差;在降水量级上,EC模式预报较准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产生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位置和强度的预报,不同的数值模式有所差异;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报,T639模式和EC模式各时效预报脊点位置跟实况场一致,但强度较实况偏弱;但对高空槽和切变线的预报跟实况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暴雨预报中需要在参考数值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强对流工具、实况加密资料、物理量场、相似个例和经验外推等其他辅助手段提高暴雨站点预报准确率,从而提升灾害性天气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和预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12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1个站点观测资料、全中国756站的月降水资料、哈得来中心提供的HadISST v1.1海温资料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综合青藏高原的感热加热以及全球海温,研究了春季青藏高原感热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并建立预报方程,探讨了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对中国降水的预报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春季感热与中国东部降水关系密切,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异常增强伴随着长江流域中下游同期降水增多,后期夏季长江流域整流域降水也持续偏多,华南东部降水偏少。春季青藏高原感热的增强与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罗斯贝波列密切相关,扰动在北太平洋形成的反气旋环流向西南方向延伸至西北太平洋,为长江流域输送大量的水汽,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夏季,伴随着前期青藏高原感热的增强,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位置偏西偏南,西太副高北侧为气旋式环流异常。在西太副高的控制下,华南东部降水减少;西太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为长江流域带来大量水汽,并与来自北部气旋式环流异常西侧的偏北风发生辐合,降水增多。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异常是华南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重要前兆信号。加入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后,利用海温预报的华南、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有所提高,预报方程对区域降水的解释方差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17.
福建伏旱期旱涝环流特征及其预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取1960~2000年全省25个代表站7月降水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以及500hPa面上的极涡、中纬度环流、青藏高原高度场(即高原地区等压面高度场)、副热带高压等74个环流指数为素材;首先标定伏旱期降水的异常指数和严重旱涝年例,其次分析严重旱涝年例的500hPa环流背景,最后揭示预测概念模型,得出秋冬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欧亚经向环流和青藏高原高度场的变化是预测福建伏旱期降水的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多重处理的算法,从卫星云图提取定量信息,定量描述副高强度和演变趋势,并应用于预报业务。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具有客观、定量、自动等优点,在实际使用中可客观定量地跟踪和预报副高演变,对做好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对于发生在副高边缘的川西暴雨,由于开始期影响系统不明显,暴雨云团完全由盆地内部自身生成并发展,预报难度较大。利用过程开始前能够获得的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对发生在副高边缘的两次对流性川西暴雨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指出:这类暴雨一般发生在中高纬度盛行纬向环流,巴湖-贝湖为宽广槽区,中低纬度维持稳定而强盛的东西向副热带高压环流背景下;高能不稳定及高湿区是这类暴雨易发的温湿能背景条件;当四川盆地以北、以东为高气压区,四川盆地内为低气压区时,有利于此类暴雨的发生。分析又指出:850hPa河套偏东气流的形成与维持以及武都、汉中、安康站和盆地出现3℃左右温差对此类暴雨的发生有提前意义;500hPa北支锋区前沿南压到达青海中部,副高西界东退到盆地西部边缘或北界南落到盆地北部边缘对过程开始具有指示意义。在认识这类暴雨发生背景基础上,合理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是提高这类暴雨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多重处理的算法,从卫星云图提取定量信息,定量描述副高强度和演变趋势,并应用于预报业务。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具有客观、定量、自动等优点,在实际使用中可客观定量地跟踪和预报副高演变,对做好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