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简要论述了北京市山区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着重分析了水,热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对山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限制因素。在揭示山区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山区扶贫,加快山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等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哈密市位居东天山南坡,其北部山区有面积广大的天然草地资源。目前由于超载过牧、干旱缺水,引起草场退化、环境恶化,造成资源的破坏及浪费。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综述草地资源入手,着重分析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和载畜量评价,并针对草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泰和县地处吉泰盆地中南部,在地形上属罗霄山脉向东北延伸的余脉和武夷山脉向西北斜落的山麓交汇地带。境内呈现自东西两侧向中部逐级下降的不对称盆地形势,因此,山区分布在该县的东南部和西部,面积为1065.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山区以低山、丘陵为主,没有高大的山体。地貌类型组合呈山地-丘陵-谷地相间的格局,三者面积之比为40∶53∶7。山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夏秋时节地区性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好。山区的土壤受岩性和地貌控 相似文献
5.
东北山区湿地的保育与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东北湿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山区湿地面积452.31万hm^2,以沼泽湿地为主,占山区湿地总面积的76.71%,分布着特有的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山区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是保护东北平原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重要天然屏障。在分析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保护利用现状的同时,提出增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能力建设、实施对湿地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湿地生态监测试验站、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及增强湿地保护的经济活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河南省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分析 河南省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我国地形上的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纵穿省境,卫、黄、淮、汉四大水系流贯其间。自然条件复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多种多样,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全省土地利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省区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愈来愈多的土地被开垦成农田。山地丘陵区由于大面积毁林开荒,形成大片的坡耕地、疏林地、草山草坡等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7.
8.
鄂西山区耕地面积8640平方公里。区内现行耕作制度,在海拔500—1200米处以一年两熟制为主,海拔1200米以上处是一年一熟制。全区一熟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耕作复种指数180—195%。随着区内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现存耕作制度要加以调整:1.加强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调整农业经济结构;2.合理布局作物,优化种植业结构;3.实行科学种田,使耕作制度的变革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西南喀斯特山区三水转化与水资源过程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由于地质背景和地貌结构的特殊性,致使三水转化与水资源形成过程不同于非喀斯特山区。文章探讨该区三水转化机理、水资源补给方式和形成过程,得出喀斯特流域对于相同或相似降雨过程的响应,不同的流域结构决定了补给方式、三水转化、径流调蓄和输移特征。提出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模式应按照因地制宜、因土制宜、因水制宜及因需制宜原则,采用以小微型为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实施分散拦蓄、分散供水,以化整为零方式解决喀斯特山区的整体性干旱缺水。 相似文献
10.
11.
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下同)属黄土高原北部、黄河以南干旱半干旱山区的一部分。六盘山及其北支构成本区地貌上的主体,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清水河谷地由南向北贯穿本区,自古为关中腹地通往“塞外”的交通孔道和战略要地。 宁南山区在行政上包括固原地区全部、同心和盐池两个县、中卫的香山、中宁和灵武两县的山区,总共涉及10个县134个公社,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占宁夏区总面积的74.2%。1980年人口156万,占宁夏区总人口的46.4%。本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也是国家重点支援救济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以前,山区占优势的产业是畜牧业和采矿业。但是,在基础设施薄弱、与生产同类产品的平原地区竞争日益加剧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上述产业的可能性愈来愈小了。这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山区经济社会生活逐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口流失加剧,山村渐趋消亡。很自然地,对于如此形成的真空,应当以某种方式加以充实。在对这类地域有所需求的为数不多的活动范围和经济部门中,游憩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6,(1)
为了振兴河南经济,加速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于1986年元月18日—22日在郑州举行了全省首次山区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河南省科协组织省林学、农学、地理、地质、环境科学、生态、水利、气象、能源、煤炭、公路、土壤、自然辩证法等13个学会联合筹备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118人.其中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有长期从事山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大会收到论文、科研报告共88篇.这些论文报告涉及到山区发展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探讨,也有应用开发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论文涉及面广,数量多,而且文章多以实际调查和生产实践为主,因而都有一定深度和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影响河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两大障碍因素———有形减量和隐形减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保护耕地的制约机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政府的管理和引导、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体系、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宜农荒地资源等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