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地貌晕渲图是直观反映地形地貌的有效手段。地貌晕渲的生成技术、生产流程和表达形式,是晕渲图制作的关键环节。讨论了地貌晕渲的基本理论以及数字地貌晕渲的生产技术,并以ArcGIS技术平台为依托,重点研究晕渲图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3.
4.
基于DEM的地貌晕渲图的制作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自动地貌晕渲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对DEM数据实现的一种可视化。以《深圳市地图》的晕渲部分的制作为例,介绍了自动晕渲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讨论了自动生成晕渲的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管真;黄声享;容金宏 《测绘地理信息》2017,42(2):101-103
晕渲表示的地貌直观、形象,立体感强,并且具备美学效果。介绍了利用ArcGIS软件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数字地形分析,通过对太阳高度角、方位角以及高程比例参数的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参数来制作山体阴影。通过叠加山体阴影以及对山体进行分层设色,生成立体效果更明显的地貌晕渲图,直观地反映地形地貌的特点,可为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中增加晕渲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晕渲图的设计与制作一直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晕渲图展示地形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目前有多种思路被提出用于改善晕渲图的显示效果,但是在制作小比例尺晕渲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形破碎导致难以把握地形宏观骨架,缺少海洋地形或海洋地形过于具体干扰到陆地要素表达,传统的DEM与山影数据叠加的模式使得美观与地形清晰无法兼得,这就需要重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以晕渲图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采用地貌晕渲与分层设色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全球范围的晕渲图制作过程中,不同显示比例尺下DEM分辨率配置技巧、海洋地形展示方法与地形可视化新思路.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晕渲图在每级显示比例尺下都能展示出良好的地形效果,为中小比例尺晕渲图增强表现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10.
详细探讨了利用Blender这一强大的三维创作软件制作地貌晕渲图的方法,通过对软件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数据处理与建模、材质与纹理设置、光照与渲染等方面的阐述,展示了Blender在地貌晕渲图制作中的独特优势和可行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貌晕渲图是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来生成,可以很好地反映地形、地势的变化,具有较好立体感的地图。本文以地貌晕渲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利用Global Mapper软件实现对制图数据的地貌晕渲图自动生成。对制图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地貌晕渲图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关键技术,整体性考虑对地貌晕渲图效果的影响,合理分析设置Global Mapper软件中的各类参数,并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地貌晕渲图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在对HSV色彩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组由地形高程、坡度及地表法线方向到HSV色彩空间分量的映射模型,并利用ARC/INFO实现了对DEM数据的晕渲的HSV色彩分量计算处理。该方法制作的晕渲图具有动态范围大、立体感强、色彩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的是如何通过一定的制版处理,利用黑白晕渲稿在图上印出彩色晕渲。一、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大量地图中,采用晕渲法表现地形地势都是在一色底色上用灰色印晕渲。在印刷过程中,晕渲专有一版。这种方法,从工作上看增加了一块印刷版;从效果上看也不够理想,印出的晕渲对地形地势的表达能力不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彩色晕渲代替黑白晕渲。彩色晕渲虽然好,但做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印 相似文献
14.
15.
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到地图设计、制作和出版等各个领域中,使得晕渲技术得到飞速发展。针对不同格式的数据源,介绍不同数据的前期处理及三维晕渲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分析各过程参数的选取对三维晕渲效果的影响,探讨三维晕渲在地图制图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在Photoshop中进行晕渲与影像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地貌晕渲法广泛用于各种比例尺、各种用途的地图上,成为现代地图上一种重要的地貌表示法。地貌晕渲利用色调的明暗变化塑造地貌立体感,它的传统绘法是用毛笔渲染。但是,单纯依靠笔墨渲染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地貌晕渲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多样化。那么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已有的数据制作高质量的晕渲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1∶10 000 DEM为例,介绍了基于大范围、大数据量DEM的地貌晕渲图制作方法,为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并提出了合成法晕渲图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工艺,能有效增强晕渲图的表现力,更加形象地展现福建省的地形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