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互补性,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区域旅游整体的力量参与竞争,进而实现各旅游地共同发展的开发过程。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笔者以川黔渝三角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区域进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只有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各景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邢铭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11,31(7):879-884
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和区域发展规律,针对传统的单一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模式,提出要从区域整体旅游战略出发,统筹制定面向区域的一体化旅游总体发展战略。从规划角度提出了旅游开发应当从“资源开发”、“市场拓展”和“体系优化”三个方面出发,制订有针对性的战略。以抚顺市为案例,探讨了上述三个战略任务的地方性安排,即抚顺市旅游业的“龙头带动”、“区域联动”和“均衡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3.
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互补性,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区域旅游整体的力量参与竞争,进而实现各旅游地共同发展的开发过程。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笔者以川黔渝三角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区域进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只有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各景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源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源市是广东省地域文化资源特色鲜明的地区,拥有远古时期的恐龙化石、南越国创始人赵佗文化、以万绿湖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文化及东江客家文化等,文化资源类型多样,互补性强,空间组合较好,但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水平较低、缺乏文化内涵,文化旅游产品单一、参与不足以及分散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针对河源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动互补开发模式和内涵增容开发模式,以期对河源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创新和旅游综合效益的提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董瑞杰  董治宝 《中国沙漠》2014,34(3):911-918
跨区域沙漠旅游已成为沙漠旅游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跨区域沙漠旅游合作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剖析了4省(区)毗邻地区沙漠旅游资源总体特征、沙漠旅游开发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跨区域合作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认为跨区域合作开发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区域经济联系理论,现实分析是良好的合作基础、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沙漠旅游资源集聚程度很高。最后提出4省(区)跨区域沙漠旅游合作开发措施及旅游线路设计,并指出跨区域沙漠旅游合作开发实施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湘粤赣省际边界区“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条件的基础上,从开发空间结构、时间序列和参与主体三个维度探讨并构建了基于共生理论的“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共生组织和共生行为模式,并通过构建共生模式5圈层结构图阐述了“红三角”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此圈层结构模式也能为省际边界区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飞雄  刘韵琴 《热带地理》2007,27(6):564-568
从分析九嶷山旅游资源特质和开发现状着手,对九嶷山旅游深度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九嶷山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资源类型多样,各类景观资源的单体数量均丰富,富有特色的景观资源为数不少,但是目前旅游开发水平低,存在着旅游项目类型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配套、旅游市场拓展水平低等问题。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九嶷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①明确旅游主题形象定位;②突出旅游主题形象;③优化旅游项目体系;④强化联动式旅游开发;⑤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腾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研究了腾冲境内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分布区划与主要特点, 在分析该区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布局重点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进行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分析了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资源的特征,并对区内各雅丹地貌景观异同进行了对比,通过SWOT分析定性评价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旅游开发条件,认为罗布泊雅丹地貌已经具备一定的旅游规模,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区位条件、旅游市场条件3方面定量评价了罗布泊各雅丹地貌分区的旅游资源,认为三垄沙和龙城属于1级景区,宜重点开发;白龙堆和楼兰雅丹属于2级景区,宜特色开发;阿奇克谷地属于3级景区,是辅助资源。运用面状容量法测算了雅丹地貌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并分析了罗布泊雅丹旅游生命周期变化过程。最后,提出了罗布泊雅丹地貌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思路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阚耀平  焦黎  蒙莉 《干旱区地理》2000,23(2):149-154
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旅游文化内涵。笔者在对新疆部分地、州旅游资源进行普查与旅游业发 ,发现各地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遗址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分布的规律性、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新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沙漠旅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在条件适宜的大部分西部地区,应该全面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和“旅游兴西富民战略”。文章在分析我国沙漠旅游资源特性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沙漠资源开发中发展沙漠旅游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与治理相结合,旅游产业与沙产业结合,保护性开发3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对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主要从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各因素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在进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应特别重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鹏  朱峰 《中国沙漠》2009,29(4):641-647
以河西走廊为例研究了沙漠化地区的旅游开发对沙漠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河西走廊主要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受到了沙漠生态环境空间上的制约,因此多数的旅游产品都集中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绿洲上。通过计算旅游人口的用水量发现,旅游发展对沙漠化的直接影响很小,但旅游业在沙漠化地区不同流域地段的发展会对政府的环境政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沙漠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物.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分析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云南省旅游产品整合是对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要素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探讨了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模式以及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的对策: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共拓市场,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联合营销,构建整体旅游形象等.  相似文献   

15.
以“回归大自然,走进大森林”为主题的森林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新时尚,自然保护区是开展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具有开展森林旅游的有利条件。但森林旅游开发必须在保护第一的原则下进行。通过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探讨了森林旅游开发原则,并提出了做好资源普查评价、强化旅游规划、加强绿色营销等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非优区主要是在资源质量及其开发条件等方面表现出"非优性"的特征.在区域发展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和方法,必然使区域旅游业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因此,对于该类型区域有必要探索出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从区域比较优势角度,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应以资源禀赋特征为基础,以旅游经济园区发展为主体,走产业多样化的道路.以吕梁山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为例,提出加快园区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是避免片面强调旅游经济而抑制其它产业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国内外同类地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作者认为大力发展旅游业 ,尤其是生态旅游业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这是因为发展生态旅游投资较少、经济效益好、对自然环境影响小 ,既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是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捷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搞好长春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长春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电影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殖民遗迹旅游资源,辽金文化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优势。文章在分析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春市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即在今后的开发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参与性,以七大旅游产品系列为依托,重点开发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  相似文献   

19.
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旅游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影响的广泛性和效应的综合性。本文论述了大旅游产业的内涵、特征和产业体系。以甘肃省为例,从发展大旅游产业的角度,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大旅游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和资源替代、产业替代的作用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大旅游产业是欠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驱动力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吉林省通榆县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并针对旅游资源特征 ,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