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地质》2010,(9):19-19
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为保障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用地需求,安徽省近日专门出台20条土地使用政策意见,2010年至2015年。安徽省国土部门将连续6年从全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单列15%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今后将对示范区内申报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优先安排,  相似文献   

2.
胶南市国土资源局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契机,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扩展边界内的城郊、近郊农村居民点和对扩展边界外的村庄,区分不同情况,科学布局,在计划管理上,把新增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在下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优先安排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3.
2014年以来,为全面落实工业发展用地保障工作。广西桂林市采取分级保障方式,强化用地计划指标向工业用地倾斜,重点支持工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一是从规划上全面统筹。进一步优化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拓展现有产业园区发展空间,规划和整合工业园区,提高工业园区土地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同时,统筹规划工业发展用地,制定操作性强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分配办法,支持各产业园区建设,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把有限的用地计划指标向高端新兴产业倾斜。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10,(8):28-29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向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建设用地保障和服务工作。《通知》要求,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用地报批的衔接工作。各地要在申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同时,提前对下一步的建设用地报批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相似文献   

5.
日前,海南省政府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省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建设年”决策部署,通过实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动态调度和适时调整机制等,确保22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对重点项目中的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6.
《辽宁地质》2011,(2):36-36
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要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09,(7):18-18
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广东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在全省已基本完成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上,再作新部署。经省政府同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11,(5):21-21
近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住房用地管理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通知》,要求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调控”的原则,建立城市住房用地分类保障体系,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最大限度解决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通知》强调,加强供后监管,强化监督考核:各地要以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为平台,开展网上排查和实地核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关于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通知》,对台企用地实行“优待”,为推动鲁台经贸合作提供用地保障。全省将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和统筹,充分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时机,对全省33个台湾园区和重大台资项目用地,纳入当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质》2009,(2):30-30
到2012年,广东年均新增建设用地量由“十五”期间的48.8万亩下降到不超过29万亩。全省单位建设用地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约达到每平方公里293亿元,比2007年增长约80%。日前,在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招玉芳透露了国务院批复《广东省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的用地目标。招玉芳指出,只有通过深入挖潜。盘活使用存量土地,才能解决广东省用地缺口问题。一是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在拓展开垦补充耕地的新途径方面,《方案》给予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扶持,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允许将部分低效园地和山坡地开发改造整理为耕地。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10,(8):27-27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发出《关于贯彻落实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标志着以实行收入分享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国土资源财政“省直管县”正式启动。在非税收入分享政策改革中。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了大幅度调整。原市(州)分成部分不再实行全额返还,其中8%的信息系统建设支出和6%的耕地保护相关业务支出,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质》2011,(6):52-52
为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采取5项措施,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土地供应:一是优先满足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指标;二是对落实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实行责任制;三是以服务促审批,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
所谓差别化的土地计划调控,是指围绕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严格土地资源保护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计划指标的设置,建立适应差别化管理的指标体系;优化计划指标配置,改进计划指标分配,不断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化计划执行监督,严格计划考核奖惩,实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违法违规用地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和补充耕地情况等挂钩,逐步形成差别化的计划指标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坚持“三个为主”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强化县级主导作用。成立了县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及政策制订。出台了《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意见》、《三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化乡镇主抓职责。初步形成了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驻村干部包干落实的责任体系。为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积极性,改变了往年直接将土地指标安排到村的做法,而是先将指标分配到乡镇,再由他们按照各村的轻重缓急进行统筹安排。三是强化村级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2011,(11):45-45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管理办法规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自治区设置的土地管理绩效指标挂钩,奖优惩劣,绩效指标考核优秀的市奖励用地指标,指标不落实的市扣减用地指标,以提高建设项目用地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质》2012,(5):49-49
2012年,新疆国土资源厅要求积极摸清“供”、“需”底数,提高用地审批供应效率,鼓励利用未利用土地,全力保障发展和民生项目用地。新疆厅要求,有关部门要积极摸清“供”、“需”底数,科学调整使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认真梳理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主动与自治区有关部门、用地大户沟通对接,提前掌握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提高用地审批和供应效率,重点急需项目进一步完善审批快速通道,采取计划优先、  相似文献   

17.
近日,松阳县出台《金融支持农村旧房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进一步发挥金融整体合力,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创新信贷方式,积极开展旧村改造建房联保贷款、循环小额贷款、支农(惠农)信用卡、林权抵押贷款、农村旧房改造担保贷款和国有划拨土地农房抵押贷款,并根据农户需求和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贷款方式予以支持。金融机构在开办农村旧房改造贷款中要扩大授信额度,降低利率浮动幅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办法。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推进农村旧房改造贷款业务构建好平台。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质》2011,(4):49-49
3月16日,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四川将对全省各类产业园区开展土地利用绩效评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加强全省各类产业园区用地管理,防止粗放用地、闲置土地,  相似文献   

19.
一、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专项治理对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大作用 为全面掌握全省批后土地的利用状况,省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下半年集中开展了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整顿,对2006年至2010年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的3000多卷新增建设用地数据信息进行了统计核对。今年又重点对闲置土地进行了清查。据初步统计,在已核对的办理过正式供地手续的17967宗、面积94.5967万亩土地中,疑似闲置土地1900宗、面积12.5781万亩,占已供地总面积的13.30%。  相似文献   

20.
张序 《辽宁地质》2011,(12):58-58
年初以来,义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开拓用地保障新途径。全力保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一是用好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用在牵动义县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上。二是房地产开发和廉租房用地千方百计利用原集体建设用地(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国有建设用地。将城中村13公顷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廉租房建设。三是利用荒山、荒滩上项目,面积达8.7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