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深部承压岩溶水系统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表调研、深孔勘探与抽水试验以及氢氧同位素测试,揭示向斜核部存在深部岩溶承压水系统,局部地带以绕轴与断层带局部承压径流的形式沟通各斜东西翼的水力联系,深部承压岩溶水系统在整个向斜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隧道施工时,应做好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2.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水同位素组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圆梁山隧道在毛坝向斜段所穿越的重要层位P1灰岩岩溶水为重点,兼顾整个向斜构造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从岩溶水的氢氧同位素组分特征的角度探讨该地区地下水的形成、循环交替等信息,为进一步论证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溶突水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示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地下水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对象。针对圆梁山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岩溶地下水问题,我们采集了区域岩溶水和岩溶承压水的样品,对水样做了δD、δ^18O和T值测定,并计算出d值。根据环境同位素示踪、大气降水氘过量参数和地下水氘过量参数演化理论,对该地区域岩溶水和毛坝向斜段核部深层岩溶承压水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证实了隧道选址位于南北两侧水地质单元的分水岭之上的结论。为进一步深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洞穴的发育深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剖析岩溶发育深度控制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毛坝向斜岩溶发育的控制性基准面,认为毛家院子以前,向斜核部及东翼,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在海拔900m以上;向斜西翼及毛家院子以北的核部及东翼,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应在海拔850m以上。 相似文献
5.
6.
毛坝向斜水动力环境的水化学-同位素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常规组分、微量元素和氢氧同位素三方面,分析毛坝向斜岩溶水的动力环境特点和起源。结果表明:大气水是毛坝向斜岩溶水的唯一来源;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岩溶水系统,核部与翼部岩溶水有其相对独立性,但又存在相互越流补给;受断层影响存在两相地下集水凹陷带;半节河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大冶灰岩岩溶水的补给。 相似文献
7.
8.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典型岩溶现象及发育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核部及两翼的可溶地层中发衣分布有大量的典型岩溶现象,本文详尽讨论了岩溶洼地,槽谷,巨型组合槽谷和地下溶洞等大型岩溶形态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受控因素,并进一步认识到其发育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性和构造因素。 相似文献
9.
圆梁山隧道桐麻岭背斜段岩溶与岩溶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桐麻岭凝斜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论述了前斜区,特别是部岩溶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岩溶发育深度,岩溶水的发育分布与补给,迳流,排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从冷水河谷隧道浅埋段和地理地质背景入手,在分析河水渗漏通道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河水流量观测资源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冷水河谷浅埋段存在较大规模的河水渗,建议施工中采用高压注浆止水。 相似文献
11.
以渝怀线圆梁山隧道为例,从系统论的观点对长大隧道生产系统的合理性、相关性和各种量化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科学计算分析—经验判断”的基本模式进行施工决策,从而形成长大隧道施工阶段比较合理的系统布置和设备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圆梁山隧道是在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全长11.068km,最大埋深约780m.隧道施工穿越桐麻岭背斜东翼时,遇到了水平循环带岩溶强烈发育地段,该地段岩溶十分发育,且连通性好;加之数次强降雨,Dk361+764、DK360+873等段多次突发大规模的涌水突泥砂、块石灾害,造成部分施工机具掩埋损毁,施工掘进严重受阻,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初步分析认为涌水突泥与地下暗河或岩溶泉群的主管道网络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针对背斜东翼段岩溶发育情况、涌水突泥特征及其降雨影响程度,进行了泄水洞排水、平导排水、封堵和堵排结合4个整治方案比选,最终采用了泄水洞方案;2003年5~9月雨季,背斜地区多次普降(特)大暴雨,DK361+764、DK360+873等地段又再而三地突发大规模的涌突水(泥、砂、块石),都通过兴修的泄水洞排泄掉了,隧道及其衬砌结构安然无恙,表明采用泄水洞方案整治背斜东翼段的岩溶涌水突泥灾害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氘过量参数示综研究@李智$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尹观$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蒋良文$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成都610031~~~~~~ 相似文献
14.
圆梁山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问题预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埋隧道的地质灾害问题对隧道修建的可行性及隧道施工具有重大影响。该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深埋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渝怀铁路圆梁山特长隧道初步勘测的成果,对这一特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各类地质中灾害的发生程度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作出了初步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岩溶水系统降水入渗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焦作岩溶水补给区为例,将降水有效入渗作为降水量等随机变量的函数。通过多年的统计分析,求出补给山区降水有效入渗、超渗溢洪等降水阈值的上下限及不同雨强的滞后参数,建立起一个能反映上述特征的随机数学模型。大大深化了对不同雨强状态下不同补给区补给方式的认识,也为北方岩溶水系统资源评价提供预测边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地下水的多组分角度出发,采用化学热力学方法对地下水中碳酸盐岩的侵蚀性作出了分析.以渝怀线圆梁山隧道为实例,通过隧道内地下水取样进行了全分析,其中CO2-3离子作为"中间过渡态"离子,由于只存在微小量未被检出;使用水质分析结果数据设计了五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活度、反应平衡常数及吉布斯自由能之间关系进行热力学计算,依据二氧化碳气体分压PCO2与反应进行两个方向化学反应判据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具有弱侵蚀性,在隧道工程中应避免其引起危害.本文在方法上为地下水侵蚀性评价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隧道岩溶突水、突泥危险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渝怀线圆梁山隧道等近20座隧道岩溶突水、突泥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方法可操作性、适用性,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隧道突水、突泥危险性分级体系”。建立起了以可溶岩的物质结构、地质构造条件、场效应条件、其它条件因素为一级评价指标,以断裂破碎带宽度、承压水压力条件、地形地貌特征、隧道埋深等13个影响因素为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各指标的隶属度,并根据隧道突水、突泥危险性级别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后以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为例,对隧道突水、突泥危险性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毛坝向斜段隧道突水、突泥极危险区长度为992 m,约占该段总长的54.0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