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首都圈的跨断层形变资料(1984-2016年),利用11个场地的基线和水准观测资料,计算了断层三维活动量,以此来分析首都圈断层现今的活动特征。同时计算了断层形变协调比序列,分析其与首都圈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都圈的断层活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受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影响的西北地区的断层以左旋张性活动为主,而中部和东部断层表现为右旋压性特征。断层协调比结果显示在首都圈及其邻区出现中强地震前后,协调比会出现发散现象,这种现象可以作为今后首都圈及邻近地区中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鲜水河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条NW向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炉霍段断裂在不到160年的时间发生了1816年7级和1973年7.6级两次大地震,强震复发行为表现出丛集特征,其断层现今活动特征值得关注.本研究利用虾拉沱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从断层运动方式和平均速率两个方面分析了虾拉沱断层现今活动特征,结... 相似文献
4.
5.
6.
7.
柯坪塔格推覆系所在的区域地震活动频繁而且强烈,关于推覆系的活动构造和(古)地震复发规律亟需具体的基础资料和深入的认识。为此,对挑选的12景Landsat-7ETM影像进行了活动构造专题数字图像处理,并得到推覆系区域范围30m分辨率的ETM3-2-1波段、ETM7-4-3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和野外工作区范围15m分辨率的ETM3-2-1-8波段、ETM7-4-3-8波段(假)彩色合成影像各2幅。通过对这些影像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推覆系活动构造的主要解译标志:地形地貌标志、地层标志、线性影像标志和水系标志等。根据这些标志,采用2种影像在同一软件平台的不同图层同时对比解译的方法进行了1/50万区域范围活动构造宏观解译和1/5万局部地点活动构造详细解译。经野外科考工作证实,所采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手段、结果和解译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北京地区的断层活动特征,着重讨论断层活动的阶段性变化。其阶段性表现本区在1973年和1976年前后出现两次明显的转折。前一次转折,区域受力方式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而后一次转折,区域受力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主要是唐山7.8级地震发生和发展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断层平行荷载达6MPa的活动走滑断层带的边界元研究表明,张应力集中在断层带端部周围一个较大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张应力超出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强度,引起了形变或张性破裂的重新激活。这些破裂向断层带的中方向弯曲如果相互连接,它们就会增加岩石的渗透,通过极的断层滑支。也同样能够增加增断层带的暂时渗透力,如果断层走向与地下水流的交角较大,那私它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一般很小,但如果水流和断层的交角降低,则这种影响就会逐步增加,当断层带走向与地下水流趋于一致时,上游部分就汇集了地下水,则下游部分则排出了地下水,因而,上游部分的泉水流量减少了而下游部分 的泉水流量则增加了。 相似文献
10.
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与断层活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造地貌能反映断裂的结构变形特征和断层的活动强度。便如断层陡坎的高度、长度和坡度以及断层陡坎的连续程度。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断层段内每个段落断层陡坎的F(C),F(D),F(LR),F(SR)值的特征。在这篇文章结尾,还讨论了冲洪积扇特征对以活动强度的反映。从地貌统计结果来看,发现在榆木山断裂的中间部位冲洪积扇体坡度最大,从中间向两侧中洪积扇扇体坡度呈减弱趋势。文中还给出了断层陡无坎变形的测量结果,冲洪积扇扇顶热释光年龄和断层滑动速度。从分析结果来看,榆木山北缘断裂可以细分为三段,东段(梨园小口子-排路口)、中段(排路口-芦泉河)和西段(芦泉河-李家山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新疆南疆重镇库尔勒市及附近地区,至少分布着9条颇具规模的活动断裂。尤其斜切库尔勒市区北部的库尔勒断裂,新活动十分强烈。库尔勒断裂东段与兴地断裂西段很可能是连通的一条地震破裂段,两者均存在着丰富的多期次古地震事件的遗迹,为较稳定的断层“破裂单元”。该破裂段上现代地震活动异常平静,但发现了明显的蠕滑错开形迹。这种地震的发生与断层滑动不协调现象,说明断层运动受到了抑制,能量在某处得以积累,有酿成大震的条件和危险。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研究了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性质、分布、活动量、活动时代及活动断层分段等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亚板块边界和其内部断块边界断层的活动习性,这就为大陆板内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定义了祁连山活动地块的边界,列表给出了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活断层的编号、名称、产状、主要的地质地貌标志、活动年代、断层分段、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及其年代、地震破裂带的主要特征等。这些资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的8级大地震集中在它的边界活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5~12mm/a左右;7级左右的地震发生在其内部规模较小的断层上,断层的滑动速率都在1~3mm/a左右;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可以将该活动地块划分为几个次级地块,这些次级活动地块以变形为主,没有发生旋转;我们的结果支持青藏高原"连续变形"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区的水系展布与活动断裂及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以及邻区的部分河流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广西水系较好地反映了广西断裂的展布和活动性,一些原称隐伏断裂应当看成活动断裂,文章还对水系统计法进行了讨论,指出该方法在理论上存在某些缺陷,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较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攀西地区活断层长期滑动速率及历史上最大地震震级上限,把攀西地区的活断层划分为A、B、C三级,并对区内几条主要活断层的近代活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指出第四纪断裂活动沿断裂带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有明显的分段性和不均匀性,断裂上的位移是以一种地震构造上的脉冲形式出现的,地震与晚更新世、全新世和现代断裂活动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