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随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各地竞相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大力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土地收购储备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其核心是变被动供地为主动供地,为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创造条件。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是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盘活土地资产、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土地价值、推动土地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对于整个国土资源工作,特别是土地经营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土地市场改革的深入,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已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国土资源部71号令明确要求2004年8月31日以后凡城市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拍卖,招标及挂牌的方式出让。这对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包括土地收购、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及土地出让四个阶段。由于受土地资产数量大,整理费用高及运作周期长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城市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建立了城市存量土地由政府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配套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用土地经营城市,解决了城市现代化改造和建设的资金来源,促进了规划实施,探索了一条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法律依据有待完善 土地收购储备从其性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存量土地主要由划拨用地单位和企业占用,盘活城市存量土地的活动处于自发、无序和混乱状态,从而导致政府对土地收购供应缺乏应有的计划调控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资产证券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土地收购储备的发展。文章认为土地资产证券化是土地收购储备融资的有效手段,提出了两种资产证券化模式,并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从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获悉,焦作市2017年收购储备土地计划获得市政府批准。该市计划使用资金约135 309.87万元,收购储备城区土地377.15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20.32公顷,存量建设用地56.83公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收购储备的土地拟安排工业用地95.8公顷,经营性用地253.13公顷,公益事业用地28.22公顷。焦作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施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城市存量土地进入市场,落实城市规划,加快旧城改造,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有效地解决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下产生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1996年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随后杭州、南通等城市相继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并出台了有关土地收购储备的地方性政策。近  相似文献   

9.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型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各地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全国已建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达1700多家,几乎所有城市政府都普遍开展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政府统一供地的力度,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作为土地经济学的一个学科范畴,是基于经营城市创新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一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配置土地资源的新机制,是一种经营土地、经营城市,促进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行之有效的方法。土地储备制度在完善土地市场,控制土地供应情况,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供应机制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土地供应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可以借鉴,在理论和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客观上要求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协调一致,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收购价格确定和评估体系是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城市土地市场运行之必然。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载体。制定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下简称土地收储制度),对于强化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州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9亩.2000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搞好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林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林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力(试行)>、<关于在城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以清理城区闲置土地为突破口,狠抓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建立了土地收购(征购)-储备-开发-拍卖招标一整套工作程序,实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城市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土地储备机构统一进行士地整理,然后进行储备,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将储备的土地有计划投入市场的制度。日前该制度已在全国70多个城市实施。  相似文献   

17.
林州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9亩。2000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搞好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林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林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力(试行)》、《关于在城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以清理城区闲置土地为突破口,狠抓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建立了土地收购(征购)—储备—开发—拍卖招标一整套工作程序,实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三年共累计收购、收回土地7宗,面积17334平方米,已出让7宗,收入9460万元,其中招标拍卖6宗,协议出让1宗。  相似文献   

18.
凤凰国土资源部门着重在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方面做文章,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地进行集中储备和供应是土地资产市场化运营的核心和关键,是全面进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工作的基础。土地收购储备最早起源于1896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随后很多欧洲国家都实行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1996年中国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三门峡市土地开发储备整理中心分别与陕县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协议,成功收购了位于三门峡高铁南站北、迎宾大道东西两侧总计1133亩土地,这也是三门峡市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来一次性储备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宗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