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在一个井田内一般多采用分期分块的勘探方式,然后将分散的解释成果拼接成整个区域的构造图。这种方式往往对连接部分的构造形态把握不准。连片处理技术则是将相邻的多个地震资料处理成一个数据体,统一解释。经连片处理后的资料大大避免了边界效应,加大了资料的可利用量,提高了区域构造解释的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各区块间观测系统的整合,以及原始资料在振幅、相位及波形上的一致性等问题。在梁宝寺一号井4块勘探区共计14.55km^2的三维地震资料的连片处理中,首先统一坐标系内,重新划分面元,并且采取了全区统一校正、振幅均衡及子波形一致性整形处理等技术,以确保各个采区地震信号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的一致性。经连片处理后其叠加剖面在拼接处的振幅、频率、相位特征一致性较好,无拼接痕迹,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台立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4):413-416,370,371
折射静校正是基于层状介质假设,通过拾取单炮的折射波初至时间,来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而求出静校正量,解决了由于低速层速度、厚度及地表高程变化所带来的静校正问题.这里以山西某矿井多标段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为例,通过单炮、最终叠加时间剖面折射法与层析法的对比处理,进一步说明了层析静校正方法在解决静校正问题突出的复杂山区连片处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最终实现了各个标段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3.
折射静校正是基于层状介质假设,通过拾取单炮的折射波初至时间,来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而求出静校正量,解决了由于低速层速度、厚度及地表高程变化所带来的静校正问题。这里以山西某矿井多标段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为例,通过单炮、最终叠加时间剖面折射法与层析法的对比处理,进一步说明了层析静校正方法在解决静校正问题突出的复杂山区连片处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最终实现了各个标段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4.
LX构造隆起带跨越两块三维地震采集工区,为了得到目标区更清晰的地质构造,需要进行连片处理,而LX构造走向与原两块三维地震采集所设计的坐标系统不正交,且工区二缺少大地坐标信息。为了获得更好的连片处理效果,采用坐标变化技术,重新定义整个连片区域的坐标系统,不仅解决了连片处理中的坐标丢失和不一致问题,也使地质体得到更清晰的显示,获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连片处理中,关键因素是地震资料的波形一致性问题。在不同年度采集的多区块连片处理中,不同的激发因素和接收条件,会今导致原始数据在子波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常规处理中,多采用频率、反褶积等匹配方法,来调整不同震源、不同区块原始资料的频率和相位关系,但这种处理方式会影响叠前处理的效果。通过子波整形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不同震源类型、不同区块等采集因素所造成的区块间波形差异,互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该方法应用在大庆徐家围子的深层气藏十九个区块,满覆盖面积为5 058.8 km2三维大连片叠前偏移处理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强工区属辽河外围盆地,受地表条件的影响和地下地质构造的限制,资料处理受到了极大地困扰,虽然野外施工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但部分实测资料信噪比仍然较低,对资料处理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根据实测资料特点,针对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要求,对叠前数据进行净化处理,建立准确的三维速度场,选择合适的偏移参数,经试验得到了一套合理的处理流程.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剖面的断点、断层清楚,绕射波归位准确;与老资料比较,信噪比和分辨率大大地提高,深层成像效果明显改善,较好地反映构造形态和地层结构,满足后续解释和反演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贯穿于野外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各个环节。文章从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角度出发,探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度处理的关键技术措施,即波场净化处理,振幅、频率和相位补偿,叠前反褶积,静校正和动校正及叠后频谱整形。最后以实际资料说明经高分辨率处理后,频宽达到350Hz,给解释人员提供优质剖面,为分辨小间距薄煤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刚 《中国煤炭地质》2011,(1):43-46,54
依据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该技术的实现方法及技术特点,并对其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多次波衰减、均方根速度场求取与优化、偏移孔径选取等关键技术的使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对比可知,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比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的地震信息更加丰富,复杂构造区成像更好,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准确。应用效果表明,在地层横向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三维地震叠前偏移技术是解决煤矿采区陡倾角复杂构造成像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邢涛  韩建光  朱广辉  刘志伟  牛云飞  祝玉函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12-2022092012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煤层中发育的断层构造不仅破坏煤层的连续性,而且往往与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事故伴生,小断层等微幅构造的精确探测一直是煤田安全生产研究的重点。三维地震技术是目前获得煤区构造特征、识别小断层最有效技术手段之一,但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现阶段煤田勘探精度的需求。笔者等针对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征,提出一种有效的煤田三维地震数据精细处理技术,通过对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和反褶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试验,提高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进而更好地识别小断层等微幅构造。通过对实际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处理测试表明,笔者等提出的精细处理技术对于煤田三维地震资料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现有三维地震叠后偏移剖面基础上可以识别出煤层中5 m以内的小断层,验证了研究区煤田三维地震精细处理技术的有效性,体现了精细处理技术在煤田精细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计算量大,要求有精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一直未走向工业化生产阶段.本文是在具备大型计算机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求取精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维层速度相干反演和三维深度-层速度模型的优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克希霍夫三维DMO叠加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炮点和一个检波点接收的一道地震记录上某一时刻振幅值,它可能来自地下一个椭圆面上各个点的反射,该椭圆面以炮点和检波点为焦点,炮点和检波点的连线为长轴。因此,在叠加时,该振幅值就不是只在共中心点(CMP)上相加,而应该在椭圆面上各个点相加(当然,在不同点上振幅值是变化的)。这种叠加方法实现了共反射点叠加,有利于叠加成像,也有利于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这就是克希霍夫求和法。  相似文献   

13.
张季生 《物探与化探》1999,23(4):296-300
用直立长方体的磁模型对三维解析信号方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解析信号方程是一个近似的关系式,其近似程度与磁源的几何参数有关.用增强解析信号技术计算磁源埋深和磁源边界位置的误差依赖于磁源的水平尺度与其顶面埋深的比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下水水位变化复杂性,采用模拟生物有机体演化方式的数据处理组合方法,预测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克服了常用数学方法和模型在预测复杂对象时精度低的缺点。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水位动态预测中,能很好地反映地下水的周期性动态变化特征,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F—K偏移技术在地质雷达资料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F—K偏移技术用来处理地质雷达资料是可行的,特别是用来处理诸如洞穴、管线、倾斜界面等地质体形成的异常,其效果更好,处理结果更接近上述地质体的地下真实空间展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振幅处理技术在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在文中简述了在自激自收(10天线距)的探地雷达资料处理中,振幅处理(振幅恢复、道内振幅平衡)和道间振幅均衡的方法原理。在实现编程后,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用以增强雷达的深部弱信号,平衡道内的振幅能量和滤除干扰噪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可视化技术在物化探找矿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简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目的,并力图通过1个具体的实例,使物、化探工作者对可视化技术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如有可能,对可视化技术在各自领域中的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节点偶对分析的三维扩展。节点偶对分析是针对摩擦滑动节理单元的约束边界进行的序列矢量判定。在三维节理单元的分析中,几何约束和相应的力学判据极为复杂,采用节点偶对等效结合力方法才能迎刃而解。文中对三维转向节理模型的分析得到合理的结果,它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节理岩体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探地雷达信号的小波变换的模特征点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揭示了探地雷达信号奇异点和其小波变换模极值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研究,对小波各级分解的模特征点进行变频域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地质雷达信号,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求解李氏指数,从而进行地质体边界的检测.无论从理论模型的论证还是实际资料的处理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偏移技术在GPR资料处理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GPR剖面中存在的绕射波影响资料处理和解释问题,根据雷达波波动方程和声波波动方程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合理地将地震勘探中成熟的相位移波动方程偏移法、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法和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法引入到GPR资料处理中。理论模型的试验和实测资料的处理分析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