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石渠县G215线上某滑坡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地勘资料,定性分析堆积体滑坡的孕育过程与地层岩性、地形条件、气候、地震、降雨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同时提取出主滑面典型地质剖面,以公路为界,将边坡分为上、下边坡两个区域,对边坡进行定量稳定性评价。计算结果显示路线左侧上边坡、右侧下边坡的现状分别为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降雨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分别为不稳定、欠稳定状态。综合结果表明强降雨是诱发堆积体滑动变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綦江县土台镇滑坡是重庆市的重点地质灾害点之一.1998年9月5~6日,滑坡体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形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万元.本文通过成因机制分析,对土台镇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对各种状态下的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定量计算,认为该滑坡体总体是稳定的,但在前缘和东侧陡坡地带斜坡处于准极限平衡状态,具有发生次级滑坡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邓鹏程 《地下水》2023,(2):119-120+137
2019年5月31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后山发生滑坡灾害。本文通过收集“2019.5.31滑坡”基础资料,对研究区开展调查,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和影响因素,并结合试验数据等对研究区滑坡灾害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位于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后山自然斜坡,主要受地形地貌、岩土性质、水及人为主要因素影响,滑坡体以滚石、碎石为主,含少量的粘性土,滑坡属小型浅层土质滑坡;该滑坡平面上呈半圆形,自然斜坡为陡—缓—陡地形,斜坡易汇水、不易排水;物源为浅表层残坡积粘性土;该滑坡在自重状态下,安全系数为1.3,处于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状态下安全系数为1.15,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剖面和4剖面,天然状态下稳定性分别为1.232和1.084,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两者暴雨状态下稳定性分别为1.047和0.901,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本研究可为后续滑坡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店子滑坡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店子滑坡是位于108国道广北段K14+600处的一个古滑坡体,纵向长180m,横向宽约120m(平均值),平均厚约30m,总体积近65万m3.在边坡开挖修建108国道后,由于嘉陵江对滑坡体前缘的不断冲刷,导致滑坡体前缘高陡部分出现拉裂缝.如果该滑坡复活,将严重破坏108国道的交通,并且破坏坡顶的高压输电线路.为对滑坡进行有效的处治,必须首先搞清楚滑坡的成因机制.经过对滑坡详查勘探,查清了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滑坡的物质组成以及滑带的基本特性.通过地质力学方法对滑坡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方法,采用安全系数和破坏概率对该滑坡天然状态及不利组合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分析,为选择治理设计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川滑坡是较典型的因不合理采石而形成的堆积体碎石土滑坡,其形成明显受人为活动影响.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地质结构、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运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天然和久雨状态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A-A'剖面所在区域目前均处于稳定状态,C-C'剖面和D-D'剖面区域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久雨饱和状态下,滑坡三个剖面区域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分析三个剖面各条块的推力计算数据,认为该滑坡失稳时可能不是整体滑动,而是在坡体中部滑面倾角变化较大处开始拉裂,裂缝下部坡体滑动,上部坡体保持局部稳定.根据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川藏公路鸳鸯岩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山区主要的边坡问题,而查清滑坡的要素、产生的条件、危害程度是有效治理滑坡的关键。本文在做了大量工程地质勘察及分析的基础上,查明了鸳鸯岩滑坡规模、性质、等,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鸳鸯岩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届滑坡推力及桩间剩余抗滑力,为治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中游滑坡堵江事件及古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沙江中游某拟定水电站坝址区下游发育一段非基质结构岸坡,岸坡覆盖层厚度巨大,物质组分均由白云质灰岩构成,其结构密实,表部胶结良好,形成呈似角砾状堆积体结构特征。对这套堆积体物质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为平推式滑坡的成因模式。该滑坡造成了金沙江中游一次大规模的堵江事件,采样进行14C测年分析,结果显示滑坡发生时代约为19,000a前。对该岸坡段调查分析表明,该古滑坡堆积体结构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现今并无变形复活迹象,其整体不存在失稳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科技中心南侧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的研究,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并运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不稳定~暂时稳定状态。为保证校区E道路的正常运行及拟建科技中心的安全,本文提出了采用抗滑桩及挡土墙为主,辅以地表、地下排水工程等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馨家园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评价了稳定状态。得出老滑坡体稳定,但在持续降雨或暴雨等条件下,老滑坡后壁斜坡不稳定。为了保证拟建工程如期建设及小区居民财产安全,提出采用上部截排地表水、滑体推力段削坡减载、下部抗滑桩支挡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是滑坡防治工程的基础,因此对滑坡的形成条件、变形破坏机制、发展演变规律等进行较透彻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大邑县某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形成的工程地质条件、成因机制、稳定性状况等,为滑坡的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市秦州区北山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强烈。芦家湾滑坡位于天水市北山中梁乡北侧,滑坡体呈长舌状,长840m,宽210m,体积约136×104m3,属大型黄土滑坡。滑动方向105°,滑体坡度10°~35°。1979年发生滑动,导致芦家湾整村搬迁。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充分分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对芦家湾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并借助多种计算手段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关于芦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定量化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贵阳蟠桃宫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蟠桃宫滑坡位于贵阳市东山南坡,其南边紧接蟠桃宫立交桥,西靠外环东路,东侧为一采石场。该滑坡东西长约70m,南北宽近60m,坡度为40°,其平面形状接近正方形, 总面积近5000m2,属岩溶地区的一个小型顺层岩质滑坡。地质上,组成该滑坡体的岩层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的一套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和紫红色薄层至中厚层状含铁质白云岩和泥页岩互层; 构造上,蟠桃宫滑坡为贵阳向斜东冀和东山断层南盘。整个滑体为一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蟠桃宫滑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为修筑机场路开挖边坡,产生临空面,然后由于降水下渗进入滑体内部,尤其是经过后缘的一较大溶蚀裂隙渗透至泥页岩层使之软化成软弱夹层即泥化夹层,进而使其抗剪强度下降,导致整个滑坡体出现失稳而滑动,并引起山坡上许多民房地面及墙面开裂。根据地面地质调查,滑坡前缘及后缘等均形成纵向和横向的拉张裂隙。无疑,若不及时治理,一旦山体失稳滑动将会对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对蟠桃宫滑坡产生滑动原因和力学机理的探讨,对其评价和治理方法的优选,以及治理后对滑坡的变形观测和评估等。该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在现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对滑动带内的三个软弱夹层(即可能的滑动面)分别取扰动土样送室内作抗剪试验,并计算其相关的土力学参数。据此,在其后缘溶蚀裂隙充水的情况下计算最危险的第三个滑动面的抗滑稳定系数Fs值。计算结果表明,第三个滑动面的Fs值为1. 09,接近极限平衡状态,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很可能产生进一步的滑动。在对蟠桃宫滑坡的评价和治理上,通过对几种方法比较和论证认为,采用预应力锚索为主要的治理手段并与其它辅助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安全上都为最优的选择。通过在滑坡体的四个主要裂隙上设置9个观测点做原位变形观测证明,在使用预应力锚索治理过后整个滑坡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滑坡地质灾害重灾区,特别是西南山区。位于云南省的宜良县月牙变电站滑坡严重威胁滑坡后缘的月牙变电站和前缘的乐力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从而为后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在勘查钻探等资料的基础上,对主滑向2-2′剖面进行计算,计算出在自然工况、饱水工况、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96、0.80、0.79。通过SLOPE/W软件对3种工况建模进行计算验证,分别得出3种工况的稳定性系数为1.002、0.853、0.842。两种方法对比,SLOPE/W软件分析的滑动面是圆弧状,计算出的稳定性系数更加真实可靠。总体,该滑坡在饱水状态和地震状态时处于不稳定,存在滑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南某水电站在地下洞室的开挖过程中揭示的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分析认为该区存在一个从外表上很难发现的老滑坡体,根据该滑坡结构及解体特征,分析其变形破坏模式,认为它是一暴雨促发的平推式滑坡,并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贵阳西二环"5·20"滑坡为实例,对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发育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的分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切脚开挖形成临空面是诱发软弱夹层岩质顺层滑坡,滑坡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型;采用室内岩土试验、工程类比分析和参数反演等方法,综合确定了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应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在天然和饱和两种工况条件下,稳定性系数均小于规范要求,在暴雨或外力作用下形成滑坡的结论,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6.
鲁丽 《安徽地质》2009,19(3):215-217
宣城市陈山滑坡群由四处滑坡组成,其中Ⅰ、Ⅱ、Ⅲ号滑坡已发生滑动,造成坡下橡塑厂房倒人伤重大灾害发生,Ⅳ号滑坡雏形目前已经形成,至今未发生大规模的滑动,却一直存在缓慢下滑的迹象,已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如遇强降水的引发,将可能产生大规模突发性滑坡,直接威胁山下敬老院、橡塑厂等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论述了陈山滑坡群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危害,对Ⅳ号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行东  单志  李扬 《工程地质学报》2017,25(s1):274-278
唐央滑坡位于卡基娃水库库区的近坝库段,其规模巨大,对电站工程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边坡地形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原因的研究,根据访问资料、地震情况、暴雨情况、前缘高程、滑坡坡面现状5个因素对滑坡的现状进行评价,定性分析库区蓄水以后滑坡整体仍将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出现高速整体下滑。又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FLAC三维定量计算定量进行了复核,定性、定量评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论滑坡地震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滑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由来,发展和存在问题。比较了基于拟静力法的边坡和滑坡地震力分析的规范,讨论了放大效应与加速度分布系数,滑坡模型的刚性与非刚性,静力与动力分析等问题。尽管拟静力法仍是滑坡地震分析的常用方法,但实际上从太沙基首先引入该方法开始,就受到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学者们的质疑。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Seed H.B.对1971年2月9日圣费尔南多地震引发的土石坝滑坡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来,在欧美等国,基于时程的动力学分析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逐渐成为滑坡地震分析的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汶川地震后,我国新制定、修订的与边(滑)坡相关规范大多仍沿用前苏联20世纪40~50年代的《地震区建筑规范》和我国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10-78)采用的方法,在设计理论和实际应用上仍处于粗浅的经验阶段。作者建议应该借鉴地震工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推动我国滑坡地震力分析的现代化和规范化,认为:正如滑坡在重力下的稳定性评价可以根据岩土体的特征,采用圆弧法和折线法两大类方法那样,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也应进行分类:(1)对于岩质滑坡,应采用地震惯性力沿不同高度考虑放大系数的拟静力法;(2)对于均质饱水的土质滑坡,应采用循环荷载下可模拟土体液化特征的动力分析法;(3)对于堆积层滑坡,应简化放大系数,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拟静力法或动力分析法。  相似文献   

19.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人为环境及其发育的规模,并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