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工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污染、水土流失,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改善矿区和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达到矿地和谐,为废弃矿山周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得出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正逐渐减少,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总结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和不足,指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预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最近几十年大规模矿业开发,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国家投入的治理资金也愈来愈多,但预算过粗、不细化、不合理支付、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愈来愈严重。本文以阜新海州露天矿矿山治理工程投资预算作为案例分析,通过预算取费标准、预算说明、治理工程量及工程单价预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投资估算分析,对矿山企业申请国家治理资金、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方案预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日本色堡煤矿1955年一次暴雨形成人工泥石流造成370人的伤亡;1966年英国南威尔士阿伯番煤矿排土场滑坡,使144人丧身;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和强度高,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分析矿产资源概况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项目安排情况。选取了两个近年来实施的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对恢复治理效果情况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能有效的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并进一步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认为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矿山地质环境整体将逐步好转。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江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21(2):44-49
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地质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2009年度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报表"的统计分析,阐述了福建省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现状特征,总结了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措施与成效,对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文并不认同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思维定势,认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将在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长期存在,局部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仍将呈增长趋势。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7.
我国许多废弃和老矿山未实施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恢复工程,矿区内环境恶劣.为了解决废弃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国家提供了专门的政策和资金进行治理,但亟需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一套适合国情的设计理论.在总结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的原则、指标和流程,并将设计理论用于广西凤山石灰岩矿山的治理工程设计.结果表明:(1)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治理工程涉及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和景观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治理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问题、可行性、效益和社会需求四个主要指标.(2)凤山石灰岩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包括松动危岩、潜在崩塌体、土地和植被资源占用与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采取截水、锚固、落石平台和岩石雕刻将采石掌子面改造为公园的景点,并通过岩壁雕刻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3)治理工程消除了废弃采石矿山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同时,建设成世界级的雕刻景点,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体现了治理工程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许多废弃的无主老矿山未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资源恢复工程,矿区内地质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劣。本文对废弃矿山及其治理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阐述了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破坏效应的四个因素——地表景观效应、土体污染效应、次生灾害效应、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房山区石窝大理石矿山废弃地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矿山废弃地治理以矿山环境、灾害治理为主,以园林景观绿化为辅相结合的二维治理模式,在地形整治、挡土墙、绿化等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周边居民生活需求,利用矿区内的正负地形渣堆和采石坑,进行景观的再生和组合,将采石坑设计成下沉式休闲公园和健身广场,希望通过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改善矿区及周边地表景观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赣南地区花岗岩体、白垩系、侏罗系、石炭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的采样分析证实该区为稀土高背景区.稀土元素的地质分布极不均匀,除了与岩体和地层产出时代有关外,沉积地层的岩性类型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岩体和地层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基本一致,呈轻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受成土母岩稀土含量的控制并叠加风化成土改造,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大.稀土元素在某些地质体中富集分布规律,成土时的表生富集特征,成为该区次生富集型稀土矿的广泛产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赣南脉状黑钨矿床及外围金银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钨矿化集中区的地质调研和1:5万化探分散流扫面工作基础上,通过了解赣南钨矿山及周边的资源现状,总结脉状黑钨矿床的成太规律和矿化富集特征,进一步分析金银成矿特征,探讨金银矿化与钨锡的矿化关系,提出脉冲黑钨矿床及外围金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江西金山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元素在地质体中的丰度及分布形式与地质体的发生发展及物质组成有关.通过对比分析矿床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分布模式,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带及各类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认为在高水/岩比值下热液蚀变作用使其稀土元素产生明显的带入和带出,但成岩和成矿物质具有继承性演化的特点.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石英脉成因不同,是不同成矿阶段热液与构造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次工作发现的硅质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是一种混有火山物质或陆源物质的过渡类型热水沉积岩,可能指示该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成岩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西铜矿山二次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江西铜矿山在生产中产生的选矿废石,低品位矿石,地表难选氧化矿石,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回收铜在矿坑酸性废水回收铜以及在选矿排出的尾矿中再次回收有用金属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效果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中弃渣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弃渣边坡的危险性评估是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的重要部分.本文总结弃渣边坡危险性评估的一些实用方法及在评估中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赣南鹅婆岩体地质特征及演化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万黄石幅区调中,遵循单元—超单元的填图方法,对鹅婆岩体进行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鹅婆岩体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演化历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