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孙超  张金功 《西北地质》2000,33(2):32-37
国内外所采用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方法,主要基于降石油运移的阻力来实现,目前研究较多的有3种:化学法、热力法和混相法,新兴的方法有微生物法和地震法等,其中电渗法和声波法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应是各种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和结合,另外,从油气成藏机理角度开发新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可能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有展望导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活性水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阳  曲志浩 《西北地质》1999,32(2):30-34
表面活性剂驱油是三次采油的主要方法之一。本实验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驱替实验技术,结合长2、长6油层来探讨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利用该项技术进行活性水驱油实验来研究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CO2驱油技术在50年代出现并发展至今,作为油田内部主要采收方式,CO2驱油技术逐渐替代了原有的热力采油方式。CO2驱油技术由于发展较早、技术完善、气源成本低,使油田内部对CO2驱油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对CO2驱油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晚,自90年代后才引进了CO2驱油技术,并进行实验。《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通过论述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原理、方法与应用、技术和矿场应用原则,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讨论了气驱法提高采收率工程中的几个特点问题,包括:对注采井的建议,油管尺寸选择,人工举升、压力保持、腐蚀控制及剖面改善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实验室三次气驱和相态特性的研究结果。主要是研究注入剂的烃气组及注入压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时注入剂的组成不同,从干气到60%的液化石油气,此外岩心的驱替压力则在3000-3800psig之间变动。多次接触的相态特性实验表明,上述实验范围内的注入剂接近于与原油呈一次接触混相到近似混相。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驱油含水率变化及增加可采储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试验区开发数据总结注聚合物驱油含水率变化规律。找到描述聚合物驱油见效后含水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预测和评价注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同后期实际生产数据之间误差很小,在对达到高含水期后的大庆油田进行提高剩余油采收率试验获得到成功,并在其他地区得到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作者在文中利用粘弹性波动理论来定量研究了人工振动采油的机理,首次推导出弹性波引起流体和固体振动强弱之比与储层属性的关系。理论计算表明,人工振动采油的方法对低孔、低渗和高粘度储油层作用效果最好,而且频率越高,效果越佳。为进一步优选激振参数,提高原油采收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物理模拟,确定HABS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化学驱三次采油的驱油剂,在ZC油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矿场先导性试验并做出效果评价,确证HABS表面活性剂驱在ZC油田起到了稳油控水、增产挖潜的作用,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伟锋  林承焰 《地质论评》1993,39(4):302-307
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主要由砂岩孔隙特征、粘土矿物和孔喉分布等表征。通过岩心样品的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和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以及孔隙结构图象分析,揭示了大港枣园油田孔一段砂岩微观非均质性为中到强非均质储层,孔二段砂岩为强非均质储层,并建立了各层段的非均质模式,提供了相应的增产改造措施,使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王庄油田强水敏性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庄油田位于山东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其主力含油层系沙一段黏土含量高达13%,水敏指数超过70%,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强水敏性成为制约其能否采用注蒸汽开发的关键。为此,在分析形成储层强水敏地质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水敏流动试验、高温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利用激光拉曼、X-衍射、核磁和CT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储层水敏机理、热采过程中骨架矿物、黏土矿物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骨架矿物逐步溶蚀、膨胀性黏土矿物发生转化;在温度高于250℃时渗透率可恢复到原始值的80%左右,证明了该类油藏热采开发的可行性;结合热采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建立了强水敏稠油油藏热采储层物性变化模式。该成果在矿场应用中取得理想效果,可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阿克库勒凸起下古生界地层遭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剥蚀,其中对油气有重大作用的主要有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构造运动.运用地层厚度趋势法原理,首先计算出上奥陶统在海西早期的剥蚀量,反映出剥蚀发生在阿克库勒凸起中部塔河主体部位,向南北方向减薄.并恢复出海西早期前的构造特征为北西高南东低且在北西地区为剥蚀暴露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按厚度...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S20建德过境段公路工程为例,分析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并做出适宜性评价。探讨公路工程中危险性评估的一些实用方法及在评估中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部部分油田已进入三次采油期,储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后,储层的物性、电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查明储层内注入聚合物溶液后所发生的变化,模拟双河油田开发过程中设计的岩心注聚实验,通过观察注入聚合物的砂岩岩心的实验结果,得出了岩心驱替前后,岩心孔隙度和绝对渗透率变化不大、薄膜电位减小、阿尔奇公式中的孔隙度结构指数优增大,饱和度指数集中在1.4~1.7之间、电阻率变化呈“S"和斜躺“L”型减小等变化规律。注聚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计算可以按常规测井评价方法进行,注聚前的薄膜电位明显大于注聚后的薄膜电位,因此注聚后在测井解释中要特别注意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岩心的电阻率变化规律与盐水驱油过程的电阻率相类似,故在测井评价中可直接使用水驱油田的饱和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陆相储层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数据开展的互均衡处理结果表明,此项处理有利于有效时移地震异常的识别与热前缘位置的准确确定.当原始采集资料的一致性极差时,互均衡处理虽然可以改善资料的一致性,因此,提高野外采集震源子波和采集资料的一致性,是陆相薄互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顺利实施的关键.振幅属性是陆相薄储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的主要标志之一,笔者在振幅处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集群绝灭与生物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把研究重点从生物绝灭转移到大绝灭后生态系的复苏上。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集群绝来-残存-复苏过程的研究宗旨和研究方法,截止1994年底在显生宙各大绝灭与复苏事件研究上所得的主要进展及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威宁县地质灾害隐患最新调查数据,介绍威宁县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县地质灾害灾情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为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