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2019,35(3):897-912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3.
遵循"以矿找矿"和铜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套叠成矿作用的准则,以地球化学成矿成晕机制为指导,以勘查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高精度的分析测试技术位支撑,在江西城门山铜矿深部及外围开展建立已知矿区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定量模型,建立深部成矿成晕机制与地表地球化学示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本次城门山铜矿东南侧联盟银金矿化点的发现,论述了开展精细地球化学找矿的重要性,即遵循"以矿找矿"和铜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套叠成矿作用的准则,以地质为基础,以现代地球化学成矿成晕机制为指导,以勘查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和高精度的分折测试为支撑,在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开展新一轮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寨上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寨上金矿区30余个钻孔10种元素化探数据利用GEOEXPL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在SURFER及MAPGIS软件平台作图,并对寨上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元素轴向分带规律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其找矿模型,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左仁广 《地学前缘》2019,26(4):67-75
我国积累的大量高质量、多元素、多尺度的地球化学数据,为矿产勘查与环境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再利用,提取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并带动找矿突破,是缓解当前矿产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覆盖区和深部的找矿实践中,由于矿体埋深和覆盖层的影响,往往在表生介质中形成弱小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和评价弱小地球化学异常是当前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围绕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提取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异常识别方法和模型,勘查地球化学数据闭合效应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以及弱小地球化学异常的识别和评价。研究发现,在地质环境的约束下,基于大数据思维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地球化学空间分布模式与已发现矿床的相关关系,同时使用所有地球化学变量能有效刻画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模式,可识别出传统方法无法识别的异常,为开展地球化学空间模式识别与异常提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湖南龙山地区金矿床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龙山地区地表(横向)及深部(纵向)断裂构造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反映构造对龙山地区金矿岩石地球化学的影响和控矿作用,指出了构造地球化学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跟踪研究国内外地质期刊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新世纪找矿地球化学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重大问题,全面总结了近十年来,俄罗斯有关找矿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应用,以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研制与应用等众多方面的思路和做法。研究认为,俄罗斯首创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国家地质图的质量,为矿产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的评估及一系列基础问题的解决,提供详细的信息。同时,还指出俄罗斯地球化学家为解决新世纪的找矿问题,加大了技术创新,重点聚焦于提高地球化学找矿信号的衬度和强度,提高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效用,完善处理地球化学数据的计算技术,以实现地球化学场与地质、地球物理场的综合等,诸创新点和思路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荣访 《城市地质》2001,13(4):13-19
本文通过对石湖金矿区地表(横向)及深部(纵向)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反映构造对石湖金矿岩石地球化学的影响和控矿作用,指出了构造地球化学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河南银洞岭银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银洞岭银矿床是近年来在我国重要的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与著名的破山大型银矿和银洞坡大型金矿毗邻.文章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元素轴向分带规律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其找矿模型,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善芳 《物探与化探》1989,13(5):333-346
本文对地矿部系统地球化学勘查(简称化探)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生产工作和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包括了化探找矿效果、金矿化探、化探分析仪器和方法、汞蒸气测量、化探研究工作进展等内容。着重介绍了金矿化探的突破性进展,地矿部十年来根据化探方法发现的金矿产地和矿床数已达277处,其中已查明62处为金的工业矿床。其它如银、铅、锌、钨、钼、锡、汞、锑、重晶石矿床的见矿数量也有明显增加。化探分析的新进展不仅提高了化探的找矿效果,而且扩大了化探的应用领域。本文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化探找矿案例。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东乌旗丘陵地区,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发现了许多多金属异常带及找矿靶区,找矿潜力巨大.如在查干楚鲁,通过工作,圈定出了找矿靶区3处,且在第一找矿靶区内通过少量槽探工程揭露,发现具有工业品位的银、铜、铅矿体一条,显示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丘陵地区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十年来物探、化探、遥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辟和扩大了新的应用领域,覆盖了地质工作中区域调查、矿产普查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三大方面,取得了一批好的地质效果,方法技术有了较大进步,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八五”期间和今后十年物探、化探、遥感要为提高地质调查程度和加深矿产地质背景的认识,提高找矿命中率,加大探测深度,扩大服务领域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区域性工作要有计划地提高覆盖率,开展综合编图,深化地质解释,为解决某些基础地质问题和矿产普查指明方向。矿产勘查工作要系统开展成矿远景区的物探、化探普查,加强异常查证,提高寻找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的能力。水文、工程、环境调查方面要拓宽遥感、物探、化探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技术进步取决于方法、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进步和方法、技术的优化组合。为使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要组织某些重大的技术课题进行研究和攻关,还要适时制订修订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金、银矿产普查中应用化探的找矿效果和方法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主要简介了1980~1985年期间化探方法找金、银矿产所取得的找矿成果,新发现59处矿床和矿产地。指出了在中国的地理一地质条件下,寻找金、银矿必须首先开展小比例尺的区域化探,以便尽快缩小找矿靶区,圈出成矿远景区,然后进行普、详查工作,才能很快取得重大找矿成果,同时也会缩短找矿周期和节约经费。还讨论了开展区域、普查和详查化探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在1:20万区域化探和1:5万普查化探阶段主要应选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大比例尺详查中主要选用土壤测量或岩石测量。讨论了在普、详查中进行组合样品的问题。同时也指出承担金、银矿化探普查的野外队必须掌握痕量金分析方法和技术及形成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冯军  张琪  罗建民 《地学前缘》2022,29(4):403-411
找矿效果取决于找矿靶区预测的准确程度,传统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定性研究)已无法深入挖掘现有地质信息的潜在价值。本文应用大数据思想、方法,对甘肃省祁连山—龙首山地区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做分幅平差,消除了原始数据的系统误差。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信息修复模型,增强了化探信息与区域Cu矿的相关关系。通过判别分析算法,构建了区域“化探信息Cu找矿靶区定量优选系列模型”,对研究区Cu找矿靶区做出定量预测。经统计,一、二级预测靶区中包含已知铜矿的比率高于22.0%,其面积仅占总研究区的1.72%。大数据找矿靶区定量预测在大幅提高预测精度的同时,很大程度地缩小了预测找矿靶区的面积。在对系列模型预测效果做出定量评价的同时,通过所建系列模型组合元素的特征分析,该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矿床成因和控矿条件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地矿部建立四十年以来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发展。自1952年地质部成立化探室以来,化探经过早期创业阶段;到60年代化探方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队伍逐年发展壮大;1978年以后,化探开始全面迅速的发展。主要在区域化探、金矿化探、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汞量测量以及化探样品分析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近10年来,区域化探在全国覆盖面积达401万平方公里,化探在寻找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效果,化探方法技术水平比以往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化探工作方法方面,特别是特殊景观区化探工作方法研究,样品分析技术和质量监控,标准样的制备,计算机技术在化探中的应用,以及化探仪器的研制等均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我部的化探工作展望未来,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在今后地质找矿以及环境、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有色金属矿勘查中综合物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蔡家营铅、锌、银矿床规模的逐级扩大,布敦花矿区发现通榆山隐伏铜矿和白银厂小铁山找到深部铜矿的实例,介绍综合物探寻找深部矿和进行矿体(或异常)空间定位的方法技术与应用效果,说明在有色金属矿勘查中发挥综合物探优势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化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简要介绍1987年以来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在矿产勘查地球化学领域为寻找隐伏矿和提高其找矿效果而研究、开发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这里包括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筛选与查证的方法技术,地气测量方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方法、价态金提取与测量方法、电提取方法及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新探索等。  相似文献   

19.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勘查,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微量元素测定技术,系统地研究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疏松沉积物、水系沉积物、水、气体、生物等)中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特征,从而获得找矿信息的一种找矿方法。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至今三十多年来,化探工作从无到有,化探队伍由小到大,建立了一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山西小青沟银锰多金属矿田的1:1万综合物化探测量资料,总结出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甚低频电磁法和化探原生晕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最佳综合找矿方法,并进行了有效的大比例尺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