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西早晚期构造运动使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0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呈古潜山深埋于5300m以下,上覆志留、泥盆或石炭系等碎屑岩,与碳酸盐呈两套压力系统地层。为确保成功开采奥陶系油藏,准确指导钻井工程施工,对古潜山顶面地层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营城区内建筑物较多,环境干扰较大,地下构造复杂,断裂非常发育,目的层埋藏深,资料信噪比较低的特点,以地震老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技术选取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充分利用卫星数字地图,没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采用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配合使用方法,及时对城区内地下面元的覆盖次数、方位角和炮检距的分布进行质量监控,利用现场处理系统对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所获得的东营城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显示,其浅中层分辨率和中深层信噪比都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声波二次定位技术在KD-1高精度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滩浅海KD-1地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浅海水域及滩涂两栖地带,由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条件,使得以往浅层资料分辨率较差、信噪比低、连续性较差,深层资料能量弱、信噪比低、干扰背景较大,小构造、小断层及潜山内幕不清晰。为了满足滩浅海高精度油气资源勘探的需要,在野外资料采集过程中,将检波器沉放到海底。因为随着海水深度和潮流的变化,使得海底检波点位置在水下发生偏移,故在放炮前需要对海底检波点位置进行声波二次定位,测得海底检波点在海底的实际坐标位置。通过对该区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声波二次定位资料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韩国国营石油公司(Pedco)已着手在近海Ⅵ-Ⅰ区块Gorae气田采集5000km长的三维地震测线.此项调查开始于1993年11月底,使用“Pacific Tifan”调查船.当时由Halliburton地球物理公司负责.这将是韩国获得的第一份三维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区中、古生界地层发育,为南黄海盆地有利勘探区域。但由于区域性的高速屏蔽层的存在,导致地震波能量难以下传,中-古生界地震成像效果较差,信噪比低。针对该问题,选取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采用国产“海亮”高精度电缆采集系统在崂山隆起区域实施了地震采集,以达到增加空间采样率的目的,同时优化采集参数,提高目的层成像效果。实践表明,该方案明显提高了南黄海崂山隆起地区地震资料的品质,中-古生界成像获得改善,为该区中-古生界勘探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在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由于检波点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采集脚印现象会影响地震资料成像,特别是对双源单缆方式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影响更为明显。通过对海上某区双源单缆方式采集的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脚印形成原因及特点的详细分析,最终分别在叠前采用子波处理、潮汐、水速校正、面元中心化方法,叠后采用频率、波数域滤波的方法压制采集脚印。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双源单缆方式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采集脚印从时间切片和剖面上均有了明显衰减,而且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保持振幅、频率、相位属性。为精细刻画、描述地质构造形态和预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分布及有利富集区带,提供可靠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译丛》2013,(4):45-45
11月3日,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上高精度地震勘探采集系统“海亮”在南黄海工区进行海试,这是“海亮”系统经过作业检验后的又一次海试,将对“海亮”的采集系统、采集电缆、不受限深度控制、导航系统等进行更全面测试。  相似文献   

8.
滨5区块的沙三段主要含油层系为砂砾岩体岩性油藏,砂体横向变化快、层间物性差异大,储层描述难度大,由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分辨能力难以满足砂体精细描述的要求,因此在该区实施了高分辨率的井间地震技术来提高砂体描述精度。针对原始资料特点,利用高精度层析成像和基于映射叠加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偏移成像剖面,对井间地震成果剖面进行解释,落实了井间低序级断层和储层横向连通性,建立了更加精细的油藏地质模型,提高了储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9.
三维地震与海底地震仪(OBS)联合采集技术在野外地震调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调查方法的研究。其中对海底地震仪(OBS)的研究能够给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提供有力的保障,OBS在海底的布设是联合采集的关键,对OBS观测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OBS采集的野外资料的总体质量和后期解释。因此,通过研究,可以选择设计最佳的观测系统,为联合采集技术提供基础数据,降低采集费用、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PGS公司近日宣布,一种革命性的双传感器地震拖缆采集系统——Geostreamer即将投放市场。这项技术在海上地震记录研发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并成为首个成功将压力和速度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拖缆,大大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和深部探测能力,可以提供高质量清晰的地震图像。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风化壳潜山油气资源丰富,但储层分布特征复杂,且储层类型主要有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及裂缝型,不同类型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差异较大。孔洞型储层由于储层内部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非常巨大且高频衰减明显,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反射;裂缝型储主要表现为片状不连续的低振幅反射特征。针对其不同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对孔洞型储层采用了分频技术和吸收衰减属性进行预测;对裂缝性储层分别采用了常规的相干技术和SEA3D特色裂缝检测技术,对裂缝的方向及强度开展精细研究,研究结果与单井的成像测井成果基本一致。引入的属性融合和三维可视化展示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针对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的预测精度和效率,对今后的勘探布井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珠江口盆地东部YB油田当前面临的高含水生产之压力,海上常规单方位拖缆地震资料难以满足对油田深层及周边滚动油气田开发目标的评价,故开展了海上多方位融合地震技术攻关。本次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法是通过不同方位的三维二次地震采集,提高地下反射界面覆盖次数,增大地下反射点时距曲面能量面积。实践证明,海上多方位融合地震技术在研究区具有更好地压制采集脚印、提高信噪比、增加勘探目标照明度和改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 海上多方位融合地震技术能够支持该油田现阶段稳产及推动周边的储量发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的油气地震勘探,开展了针对性的沉放深度与枪阵组合的地震采集参数海上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子波特征、频带、能量、信噪比和F-K频谱的分析工作,制定了统一的处理流程,并进行了成像处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试验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优选了地震资料批量采集参数。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反演综合应用了测井资料在垂向上的分辨力和地震资料在横向上的连续性以及所包含的丰富的岩性和物性信息,把界面性的地震数据转换成岩层性的测井数据,使其能与钻井、测井直接对比,并以岩层为单元进行地质解释,研究储层特征的空间变化,描述储层的分布特征,为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中对比各种反演方法的适用性,举例介绍了针对复杂地质情况时反演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根据工区的已知钻井等地质资料,利用反演波阻抗数据体对工区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南部为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致密油藏。三维地震储层预测为该地区H油田的勘探开发提高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践证明,在H油田区块,单靠声波阻抗难以区分泥岩与砂岩地层,常规的基于叠后数据的波阻抗反演对储层难以进行精细刻画。同时,该区块进入到了开发的中后期,面临着钻遇到砂体但难以找到含油储层的瓶颈问题。而叠前数据的储层预测能提供更多的弹性参数,便于找到最优的区分砂泥岩及含油储层的弹性参数,还能够进行流体识别方面的研究。基于以上考虑在该区块开展三维叠前储层预测研究,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二叠系油藏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不仅突破了下扬子古生界的油气发现,而且完善了下扬子区上组合的晚期生烃、晚期成藏理论,使下扬子古生界油气勘探工作得以重启。黄桥地区龙潭组顶部致密砂岩油藏具有与CO2气伴产的特性。通过大量最新地震钻井勘探发现的资料,岩石薄片鉴定、物性和测井资料解释以及油气流体包裹体的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区上古生界油藏的成藏模式与油藏类型的特征,提出了针对储量评估与有效开发制约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以生屑白云岩及含砂屑的鲕粒白云岩为主,相邻井区白云岩类型及厚度变化大。为确定各类白云岩的成因,通过孢粉及微体古生物化石、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B含量等分析手段,对本区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地分析,自沙三段以来,由温暖的亚热带气候变得逐渐干燥,水体逐渐咸化,为白云岩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具有硬的基底的滨浅湖台地,水体能长期保持清澈,有利于底栖生物生长繁殖,适宜碳酸盐岩的形成、沉积了巨厚的生屑白云岩,其生屑含量高、孔隙较发育、方解石也被交代的更加彻底,建立了该类白云岩滨浅湖台地渗透回流成因模式。滨浅湖隆起带区域,淡水与咸水在此交汇,易形成具雾心亮边的粉晶白云岩和具有同心圆结构的鲕粒云岩或生物碎屑云岩,但常常白云石化不彻底,方解石含量高,个别井段甚至发育云质鲕粒灰岩,建立了该类白云岩滨浅湖隆起带混合水成因模式。此研究丰富了湖相白云岩成因模式,对渤海湾盆地碳酸盐岩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沁水盆地是一个构造残留型的富煤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煤层气田。长平井田位于沁水盆地南部,是煤层气成藏的有利区域,且该区域煤层气的形成及分布以构造成因为主要因素。在三维地震勘探偏移数据体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的速度进行标定,对层位、断层、陷落柱以及褶曲进行精细解释,获得该区域精细构造特征描述。与原二维构造特征对比发现:三维地震构造特征中的煤系地层走向和埋深与原二维构造特征基本一致;三维地震构造特征反映出沿走向上发育的多个短轴状展布小幅褶曲,新增断层19条和新增陷落柱24个;查明原二维构造特征与三维构造特征中不一致的一条断层和陷落柱的位置,获得对地下煤层精确的成像解释。通过该区测井资料验证,三维地震构造特征符合地下实际情况,验证了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发现。综合露头、钻井、岩心、地震等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包括大型溶洞、溶蚀孔洞、溶蚀裂缝3种类型,将研究区内桑塔木组尖灭线南北划分成剥蚀区和覆盖区。通过地震解释资料分析发现,桑塔木组尖灭线以北的剥蚀区的岩溶储层主要受到风化壳的影响,风化壳发育的范围和强度影响岩溶储层的规模;建立研究区断裂控制岩溶模式分布图,并分析井漏数据与断裂系统叠合关系,得出断裂系统及其对所控制的层间岩溶作用,是桑塔木组尖灭线以南覆盖区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明确了加里东中期Ⅰ幕、Ⅱ幕、Ⅲ幕3个不同岩溶发育时期,受断裂控制的明河、暗河对研究区岩溶储层的叠加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为渤海海域A油田的主力低渗产油层,弄清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该区有利区带的优选及后期调整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6口取心井的岩矿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粒度、常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在厘清沙二段储层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成岩、构造3个方面对沙二段低渗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沙二段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具有中等成分成熟度、中等胶结物含量的特征,储集空间以混合孔隙为主,储层为中孔-低渗储集性能。原始沉积条件中储层粒径、分选、泥质含量等控制了沙二段储层物性的好坏;成岩作用中压实和碳酸盐胶结是沙二段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有机酸溶蚀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构造活动对沙二段储层物性的改善作用较弱。该研究成果为该区沙二段相对高渗区块的优选及调整井的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