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空风切变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俞飞  姬鸿丽 《四川气象》2001,21(3):18-19
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威胁飞行安全的主要危险天气,分为水平风的垂直切变、水平风的水平切变、垂直气流切变三种类型。低空风切变主要是由大气运动的变化所造成,强对流天气、锋面天气、低空急流天气都可能引起低空风切变;另外,特别的地理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8年3月2011年9月西南地区航空器空中报告,NCEP再分析资料及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对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成都、昆明、贵阳、拉萨和丽江机场低空风切变事件的影响天气系统:西南地区低空风切变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昆明机场风切变事件最多,并且强的低空风切变报告最多,热低压和低空急流是昆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影响系统,68%的风切变与之有关;拉萨的低空风切变主要受到高空槽过境影响,云贵准静止锋是贵阳机场的主要影响系统;成都机场的低空风切变事件主要是由于对流单体或者雷暴触发的阵风锋引起;利用多普勒雷达能有效检测和预警由阵风锋产生的低空风切变。  相似文献   

3.
对低空风切变影响飞机起飞着陆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造成低空风切变的3种天气背景,并就如何防范低空风切变,确保飞行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威胁飞行安全的主要危险天气,分为水平风的垂直切变、水平风的水平切变、垂直气流切变三种类型.低空风切变主要是由大气运动的变化所造成,强对流天气、锋面天气、低空急流天气都可能引起低空风切变;另外,特别的地理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太原机场2007年-2009年5次冷锋型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本场发生冷锋型低空风切变时各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预报员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判别预报冷锋型低空风切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低空风切变对飞机起飞及着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低空风切变影响飞机起飞着陆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造成低空风切变的3种天气背景,并就如何防范低空风切变,确保飞行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吴丹  李美琪  郭蕊  贾小卫  刘浩  柳泉 《干旱气象》2021,39(5):775-784
采用2014—2017年河北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31次低空风切变航空记录、地面观测资料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正定国际机场低空风切变特征及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7年正定国际机场低空风切变主要出现在午后和傍晚,14:00为峰值;春季最多,夏季次之;2015年低空风切变出现次数最多。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出现低空风切变的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低涡型、西风槽型和横槽型,其中西北气流型出现低空风切变次数最多,且多在春冬季,春季最多,另外低涡型的对流天气易出现低空风切变。低空风切变预报时要多关注西北气流天气形势下的3 h和1 h正变压及负变温以及低涡天气形势下短时间内的气压和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自动观测系统资料,通过分析呼和浩特白塔机场2003—2004年4次低空风切变过程,发现该机场产生低空风切变与地面有强冷锋及锋面气旋过境等天气系统有关。另外,资料分析还显示出现低空风切变时,同一方向上2分钟内最大与最小风速差值均达14m.s-1以上;不同方向上2分钟或10分钟的平均风速相差7m.s-1以上,出现风向变化的频率、幅度均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对2004年5月9日发生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的一次低空风切变过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利用AWOS2000自动观测系统资料分析了当日跑道接地地带风、场面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演变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场此次低空风切变的产生与锋面气旋天气系统及850hPa槽线过境有关;低空风切变发生时近地面处于强冷下沉与暖上升气流之间区域;跑道接地地带正处于由前期持续增大的风速迅速回落为较小风速,气压却持续上升导致变压最大,风与变压呈现反位相。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低空风切变的时空尺度和强度标准,具体分析了各种常见的天气条件下出现低空风切变对飞行造成的危害程度,从而给航空器及时提供有指导意义的风切变警报,使气象人员增强对这种潜在危险性天气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低空风切变是影响航空器起飞和着陆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数据,从风的空间和时间变化上对低空风切变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一次飑线过程和一次低空急流过程的资料对识别算法进行了验证。识别算法的核心是分别计算二维合成风切变、垂直风切变和时间风切变。在计算二维合成风切变时,先利用风切变强度因子自适应地选择拟合“窗口”的大小,再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方法,得到水平风切变。结果表明:自适应多尺度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合成风切变,在低空风切变识别效果、切变连续性和边缘数据处理等方面都优于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的PUP合成风切变;垂直风切变反映了雷达径向速度的高低空配置情况;时间风切变可提供径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算法还可应用于民航机场低空风切变的识别和预警。   相似文献   

12.
咸阳机场一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夏季,连续有三架次飞机在咸阳机场遭遇了低空风切变,这种现象在咸阳机场乃至全国机场都是少有的。低空风切变通常是指近地面600m高度以下的风切变,目前,它已被国际航空和气象界公认为飞机起飞和进入近着陆的一个危险因素。由于低空风切变现象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所以我们平常很难捕捉到它,而对它作出准确的预报更是世界上一个不易解决的航空气象问题。本文就1997—05-22发生在咸阳机场的一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希望为今后的飞行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一些有利的启示。1过程概况1997-05—22下午,中国西北…  相似文献   

13.
广州新白云机场低空风切变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使用2005年全年广州新白云机场跑道内的6个风传感器的探测数据,分析低空风切变的月变化和日变化及其成因;还探讨了出现在新白云机场及其附近的下击暴流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初步的结论是:⑴造成2005年广州新白云机场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主要是雷雨和冷锋,3~6月的强对流是造成严重风切变的主要因素;⑵广州新白云机场发生低空风切变有明显的日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对流的日变化;⑶下击暴流往往伴随强对流天气出现,虽然次数不多,但是容易出现局地风向或风速的强烈切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种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4.
对2017年8月1日在广州白云机场产生的42.1 m/s强阵风成因进行分析,发现此次强阵风是微下击暴流的下沉气流到达地面造成的。利用广州白云机场的地面自动观测资料和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微下击暴流经过机场时地面各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以及产生强风切变的对流单体的移动和强度演变情况。分析表明:微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后造成了强烈的风速和风向的低空风切变,气压骤升,温度迅速降低,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面自动观测数据可以发布低空风切变的告警;在微下击暴流产生强地面风前,对流风暴单体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强度突然降低、回波顶高减弱,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了中气旋以及在近地层有强烈的反气旋辐散,可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发布低空风切变的预警。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银川河东机场气象台收到的有关低空风切变的话音方式的航空器空中报告,对本场附近35起飞机报告的因风切变导致复飞或返航事件的气候特征及发生低空风切变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认为本场低空风切变易发生在春季(3~5月),11:00~14:59及16:00~17:59时段,此时正是本场...  相似文献   

16.
风切变是指空间两点之间的风的矢量差,风切变分为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航空气象学中,低空风切变通常是指近地面600 m高度以下的垂直风切变,低空风切变严重危害航空活动安全,尤其是在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提高对低空风切变的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预警时间,利用大连机场话音方式航空器报告统计大连机场出现的低空风切变特点。大连机场低空风切变出现最多的季节是秋末和春季,其中以西北大风和偏北大风造成的低空风切变最为典型,这种切变常常出现在地面风向为360°或350°、平均风速9 m·s^-1、阵风风速16 m·s^-1的观测时次附近。选取3个大连机场典型低空风切变的天气个例,利用NCEP/NCAR FNL(1°×1°)资料分析大连机场出现典型低空风切变时的天气形势特点,利用WRF模式输出资料,分析了大连机场出现典型低空风切变时低层的风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输出的风场变化较小,不能体现低空风切变的突变特征,利用模式输出资料计算得到的反映偏差风相对大小的I值与风切变的出现有明显关系,当I大于0.5且逐渐增加时,容易出现低空风切变,当I小于0.5且逐渐减小时,不易出现低空风切变,可以利用I值及其变化情况进行风切变的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17.
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垂直风切变、气象台自记记录等方面分析了2005年5月6日02时左右(北京时,下同)发生在深圳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发现该过程是一次明显的飑线天气过程,其触发机制为:地面弱冷锋、低空急流、垂直风切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次低空水平风切变的小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银昌  黄菲 《气象》2007,33(2):10-14
低空风切变对日益繁忙的机场越来越构成威胁,为了解其发展过程和规律,就青岛机场2002年3月20日06时37分左右(UTC)发生的一次强低空风切变进行了小尺度特征的分析,揭示了这种风切变产生的小尺度风压场调整过程的特征。分析的资料是从机场的自动观测系统中提取的风切变前后10分钟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此过程中,最强风切变阶段主要表现为风向的强气旋式切变,而在开始和结束阶段则以跑道南北两侧水平风速切变为主。在风向切变急剧加强阶段,风场向气压场的调整过程占优,导致气压的快速升高,而当气压场向风场的调整过程占优时,跑道南北两侧的风向差又迅速减小。这种局地小尺度水平风切变的产生和发展,是由风场和气压场之阃的相互调整以达到平衡的过程决定的,而这种小尺度的风压场相互适应过程所需要的特征时间则决定了风切变的持续时间。同时还分析了产生这种低空风切变的大尺度天气形势的特点,旨在探索产生强风切变的诱因,有助于预测低空风切变的产生,对飞行人员和航管人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次暴雨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本文通过对2003年6月22日和7月14日二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发现中低空的水汽辐合、中低空急流和低层垂直风切变引起的辐合是引起强降水的重要原因。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成为暴雨短时预报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低空风切变使飞机产生超荷。本文通过对超荷的分析,结合实例验证,认为垂直速度是形成超荷的主要因素,是造成低空风切变的重要原因。提出一些判断低空风切变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