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自然带”一节是在前面各章节比较系统地讲述每个地理要素的重要属性及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整个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本节容量大,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记忆.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计算机、直观教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理解和掌握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是学生学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周年变化规律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公转”这部分内容教学中.“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有着重要的地位。我认为,教师只要能恰当运用板图及课本插图.这个难点是可以突破的。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基本特点以及工业部门的分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地理教学应加强学生读图、填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应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笔在南亚“概述”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认真地注意到了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农业概连”一节的教学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本节内容理论性强.语言精炼.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其次,率节无任何图象资料,对于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尚差的高一学生来讲.要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有一定难度。教学中,笔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景观图、投影片和录像资料.引用大量实例.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适当地选用录相、投影片、多媒体等手段,不仅有助于抽象知识的教学,还能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知识,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有利于意识、态度、思想等教育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世界的海陆概况”中的海陆面积的比倒、海陆分布的大势和“七大洲”,既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须的准备知识。本节从海陆轮廓讲起,紧接着由陆地讲到七大洲的划分与分布.知识内容联系紧密、脉胳清晰。本节也考虑到与其他各章节的联系,如联系第一章安排了使用地球仪的训练,联系第二章安排了较多的读图练习。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是“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一节中的重点内容。但因该部分教材的内容量大,罗列的地理材料多,知识点零碎等特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感到枯燥难记。为此,笔改用探究法教学,即将教材中的地理材料和事实转化为图表或音像,通过投影机和放像机显示,并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通过形象直观地比较、分析、归纳、认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避免了被动地去记教材上的结论。其教学过程为:显现图表或音像→设问→结论。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选一个同学到讲桌前按照老师要求演示,其余每二人一个地球仪同步演示,观察地球仪转动的方向,指出两极、赤道,哪是纬线,哪是经线。学生互相提问,交流巩固;教师巡回指导,掌握演示、观察情况。随后,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明确地球仪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属性特征,并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紧紧围绕东亚地区的东、西部不同情况,采用比较法,配合讲述、分析等教学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能源概述”一节.概念较新而抽象.专业名词术语较多。鉴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原来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且实际接触有限,故在较短的学时内,让学生理清、掌握之一确有一定难度。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人手,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