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君斐同志在本刊4卷2期,发表了“关于修改抗震规范砂土液化判别式的几点意见”一文(以下简称谢文)并将所得结果纳进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85)修订稿。谢文对抗震规范(TJ11-74)砂土液化判别式建立的背景和它的适用性及局限性进行了介绍和评论,笔者认为这对正确理解和改进该判别式很有帮助;但同时也认为,它在具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本刊4卷2期发表了“关于修改抗震规范砂土液化判别式的几点意见”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刘颖同志对该文作了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笔者对所提问题作了答复(以下简称“答复”), “讨论”与“答复”一起发表在本刊5卷1期。现在刘颖同志又提了商榷(以下简称“再讨论”),笔者在此再一次答复(以下简称“再答复”)。 “再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不少在“讨沦”中已经提出,在“答复”中已经说明,如无新内容和补充, “再答复”中就不再重复,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好了。  相似文献   

3.
常宝琦 《华南地震》1993,13(3):79-80
光耀华同志近作“水库地震震级预测的回归模型”(《华南地震》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光文”),对本人拙文“水库地震最大震级的预测”(“人民珠江”,1992年第5期,以下简称“原文”)作了很高评价并进行了讨论,本人表示感谢。现就“光文”对“原文”提出的两个问题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4.
答复     
刘锡荟高级工程师对作者“关于我国核电站抗震规范的建议”一文提出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作者表示谢意和欢迎。刘锡荟同志的主要意见是:作者文中建议的SSE和OBE的年超越概率过高或不够安全,他认为应取作者建议值的下限,即10~(-4)(SSE)和2×1O~(-3)(OBE)或略大一些的超越概率。 刘锡荟同志在讨论中提出的许多原则,作者是同意的,他所建议的具体取值也在作者提出的范围之内。作者之所以提出一个供选择讨论的范围,原因有二:第一,在尚未完成进一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地球物理学报>登载了杨文采同志“二维与三维位场在频率域的等价定理”(以后简称“等价定理”)一文,其中有几处我们认为有问题。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意见如下。(为了精简文字,本文中所用各种符号及公式编号均同“等价定理”一文,因此各项符号的意义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6.
“郯-庐断裂带南段深层次的塑性变形特征及区域应变场”(以下简称“郯-庐带应变场”)一文(发表于本刊,1984,第6卷,第4期)作者认为,郯-庐断裂带南段是一个对应于郯-庐断裂带深层次的大型平移韧性剪切带,并根据变形砾石讨论了区域应变场,用剪切的片理面、劈理面走向、褶皱轴迹以及原始片理面上的拉伸线理(经过展平)作为拉伸构造线的标志测量θ′角并计算位移量。同时还讨论了应变在垂深(实为地层)  相似文献   

7.
常宝琦 《华南地震》1989,9(3):86-88
光耀华同志的论文“论水库要素与水库地震的关系”(以下简称“光文”),对笔者提出的水库综合影响参数E与水库地震最大震级M的关系,用几种经验回归方程和灰色系统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证明E与M的关系比其它表示水库要素的参数(最大库深Hmax、相应  相似文献   

8.
安欧同志在《地震战线》1980年第6期中发表了“台站压磁应力仪原理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该文对于提醒人们注意安装应力仪时的岩石完整性来说是有意义的。事实上,大部份台站在安装应力仪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由于安装深度一般在100米左右,所以围压很小,也不存在安欧同志在“岩石在不同温度下的形变蠕变和滞后”[《地震地质》2(4),1980,21—26]一文中所说的温度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胡聿贤研究员在“关于我国核电站抗震规范的建议”一文中,就我国拟议中的有关核电站抗震设计的规范或规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归纳起来是六项:采用合理的安全原则;对每一场址进行危险性分析;采用概率法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直接规定地震动作为设计参数,采用与地震和场地相关的反应谱;确切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修改几项过于保守的规定。这些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工作,正在不断发展,而我国有破坏性地震影响的区域,又覆盖着一个广袤千里的地区,认真考虑核电站的抗震安全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胡聿贤研究员的建议,主要着眼点是建立一套先进的抗震设  相似文献   

10.
玉亭同志: 对《核电站抗震研究综述》承邀写对此文章的意见和看法。我想我只能以给编辑部去信提出这一文章的几个重大问题:(1)对SSE及OBE地震水平提法不确切,OBE地震水平明显过低。(2)评价地震危险性中应用的不是确定性法。(3)首次超越(文中作初次超限法)是一种系统失效准则,不是随机过程,可以用首次超越准则,泊松模型,得出失效的概率模型。文中以“或”平列不确切。(4)质量远于……重量(83页)的提法有误,(5)其他一些不确切的问题。 徐植信 2000.12.2徐植信教授对本刊20卷3期《核电站抗震研…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地震预报计划开始于1965年。本文想就应该怎样评价迄今为止地震预报计划的实际业绩进行讨论。另外,还想讨论一下今后的预报计划是应该这样继续下去,还是应进行大幅度修改或是废止的问题。在1962年发表的“地震预报现状及其推进计划”(即所谓的地震预报“蓝图”)中曾指出:“通过几年积累观测资料,可以说搞清作为研究目标的地震发生与观测现象之间的关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地震预报实用化现在还无法作出回答,但是,若是从现在开始全面实施这一计划,10年后当可以充满信心的地答复这一问题。”也就是说,预报…  相似文献   

12.
《地震地质》第1卷第4期刊登了胡毓良、陈献程同志的“我国的水库地震及有关成因问题的讨论”一文,该文把安徽霍山县佛子岭地区的地震列为水库地震之一,对此,我们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与胡、陈二位同志商榷。佛子岭水库(以下简称佛库)位于大别山北麓,库区绝大部分位于淮阳断褶(北淮阳准地槽)内,这是呈一北西西—近东西向延伸的断裂褶皱带。库区地层主要为元古界大别山群变质杂岩(以片麻岩为主)、佛子岭群片岩系及侏罗系火山岩。佛子岭群是一套经受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沉积。本群岩性组合具有类复理石建造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五个组:下部为小溪河组、仙人冲组,在东部较发育,含有火山物质,并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现象;上部为祥云寨组、潘家岭组、诸佛庵组,在西部较发育。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便于查考上一年国内外地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进展及对地震界影响较大的事件,本刊试行编辑了这一期“《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大事综述专辑”。我们邀请了地震学界有关方面的地震学家和地震科技工作者为本刊撰稿,选取了其中约30篇。虽然我们事先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但仍难免漏掉某些重要事件或有些内容选得不够恰当。为了今后进一步编好这种专辑,使其内容不断完善,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本期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地震研究的方向任务,其中包括《中国地震预报科学战略》一文,提出一边研究、一边预报,围绕地震预报选择研究课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物理方法和原理为基础,逐步解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赞助下,从1979年8月起筹备并成立了地震社会学专业研究室,并与其他部门的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开展了地震社会学的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关于这方面的基本工作概况和现状,在以本专业研究室名义撰写并先后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第9期(总第33期)的《国际地震社会学概况及中国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1983年第1期(总第49期)的《中国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工作方面的概况回顾》两文中均已作了概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此仅作几点补充体会;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于作为1982年以前的课题“地震虚报和地震谣言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其相应对策”的调研概况作一综述;本文的第三部分则对于作为1983—85年的课题“调查几次大震的预报效果,提出相应对策和改进预报方式的意见”的研究工作提出进展情况及其进一步设想,其中并将涉及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今后展望。  相似文献   

15.
Wyss 和 Allmann(1996)(以下简称 WA)的所有结论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的方法不正确。例如,WA 的主要结论说:“估算出所得的预报和地震相关性(23次中有11次)出于偶然的概率,……为96%。”可是当我们严格依照 WA 程序,假设(23次尝试中的)所有23次预报正确,却发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即概率 P 值大于1。从此例来看,用不着对 WA 的看法作进一步讨论,但我们还是逐点详细答复,以便说明 WA 还犯了几个错误,以及对 VAN 作陈述的真实内容的严重曲解。WA 所作的多种曲解和错误特征性的例子包括:(1)将预报的震级数值直接与M_s(PDE)对比,而 VAN 过去一直清楚地声明预报中提及的震级数值对应于 M_s(ATH),即对应于 M_L+0.5。因为 M_L+0.5大大不同于 M _s(PDE)(平均相差1.0级),他们的这种对比是不允许的;(2)通过增加(或删减)VAN 的关键性措词,从而歪曲 VAN 所表达的真实含义;(3)使用22天预报时间窗,然而,大多数这类预报和单一地震电信号相应(因此对11天预报时间窗);(4)不正确地宣称 Varotsos等(1996a,b)定出ΔM≤1.0为可接受的不确定性,而 VAN 却曾多次发表只有ΔM≤0.7时预报才能认为是成功的;(5)错误地宣称采用 SI-NOA 时,“22次 VAN 的预报中有12次不符合误差范围”,而读者容易核对出在23次中仅有6(或7)次偏离误差范围。此外,WA 大大地高估了应当预报的地震次数。也就是说,VAN 清楚地声明只有预料的震级大于(或等于)5.0级时才发布预报,而 WA 错误地要求 VAN应预报所有 M_s≥4.3或 M_s≥4.0的地震。于是他们将任何没有发布预报的 M_s≥4.3(或4.0级)的地震作为漏报的地震。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我们记起 Wyss 和 Baer(1981)发表过在希腊会发生预期地震震级达7.75级的长期预报(与这次争辩中讨论的时期相同),其结果完全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区已建立50个宽频带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地震活动性较高的地区,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还建有北京、上海、山西、兰州等20组区域性数字化地震台网;和青藏高原(兰州)、上海和海拉尔三个数字化台阵,也能记录到清楚的震相和相应的波列;本文辑录了有可能利用中国地区丰富的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来探讨研究地壳和上地幔震波速度结构的三维分布和品质因数Q值三维分布的有关信息和计算机法实现途径;可将地震台记录的地位移谱和速度谱,经过地球介质的吸收衰减校正,换算为震源面上的震级谱,以便帮助判别系列类型(孤立型,主震余震型,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或震群型)。希图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包括海外人学者的关注,参与这方面的研讨,以促进充分利用中国地区丰富的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进行三维速度结构成像的研究,进行地壳和上地幔震波衰减-品质因数Q值三维分布的探测研究,为地震预报研究服务,为减轻灾害服务。2001年8月日本爱媛大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赵大鹏教授在北京大学“地球科学报告会”上报告了他的地震断面成像方法新方法。赵教授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于处理复杂形状的地震速度断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已广泛地于许多国家和各种大地构造环境,是当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地震断面成像方法,由于中国地区莫霍面的深度变化秀大,从东部大陆架的30km变到西藏高原的70km。他的程序已开始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分析预报中心,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课题组应用,这是一种处理复杂界的三维地震成像方法,是最新的技术,有助于综合利用地方性,区域性台网和远震台震相记录为在中国地区了解地壳和上地幔三维结构和地震构造方面将取得巨大的进展,有助于揭示非均匀地壳结构和地震及火山活动的关系,但是在使用他的成像方法和程序时,必须遵守他的几条规则。本刊1996年第5卷4期发表在英国工作的毛伟健博士的“多波型射线跟踪断面成像方法”。讨论了在复杂2-D和3-D非均匀介质中地震射线跟踪方法。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立方B-样条方法用于对不连续面的模拟,这个模型参数方案表达嵌入不连续界面的连续变化的真实地质构造,很多地震波类型,如透射、反射、折射、转换,衍射和回转波对复杂的地质模型是需要涉及的。在选择各种类型波的射线时,通过迭代求解线性方程的方法。来产生震源和接收器之间的实际射路径,并把各种波型的射线跟踪过程和在源和接收器配对之间的多次波型统一起来,通过现存的解析公式也可以估算出射线的振幅。这个方法可实际用于多震相的层析成像和三维射线跟踪的地震模拟。关于成像的细节,可参阅该作者在1996-1997年“Geophysics”杂志的相应文章,也可供有关研究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