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BHTE 06型热电测量仪,选择磁铁矿、毒砂、黄铁矿、黄铜矿4种代表性天然半导体矿物进行了不同活化温度下热电势的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几种矿物均有“热电势绝对值随活化温度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根据半导体矿物热电特性的基本理论和天然矿物形成条件的分析,笔者认为:地壳内广泛存在天然半导体矿物,绝大多数半导体矿物具有热电特性。由于“孕震发震过程中存在同源电磁场和热场相互作用”,所以伴随孕震发震过程的热场变化可能激发半导体矿物产生热电效应,进而产生新的附加热电势场。这种附加热电势场可能是映震前兆信息源。这说明,广泛存在的天然半导体矿物极有可能是孕震发震过程大地电场异常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深入探讨天然半导体矿物的热电效应,对全面理解震前电场前兆异常变化的机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壳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及矿物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地壳内广泛存在半导体矿物。半导体矿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晶格内存在一定量由成分(本征元素或杂质元素)异化或结构缺陷形成的潜在载流子。当遇有温差热激发条件时,梯度温度场会驱动矿物晶体内的潜在载流子定向移动,进而产生温差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作热电效应。一般来说,火山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其震源处常常存在由扰动热流而产生的不均匀热场,该热场的梯度效应(温差效应)能够触发半导体矿物产生热电效应,并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因此推测,作为火山地震的重要前兆之一,地电异常的出现很可能存在热电效应的贡献,即火山地震地电异常存在热电效应机制。这一认识对于深刻理解火山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电异常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树森 《地质科学》1960,3(5):255-255
1959年8月,笔者到山西太原附近作地貭調查时,承蒙某勘探队惠贈一批钻孔中的重矿物資料,并交由作者整理。現将工作結果介紹如下。笔者首先整理了穿过地层較全、重矿物資料比較丰富并有一定代表性的11号鈷孔的重矿物資料。該孔位于太原市之西南。本文仅对这一个钻孔的重矿物資料所作的初步整理和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显然,由此所得出的結論不能认为是最終的結論,尚有待今后修正。下面依次将重矿物分布特点作一簡单介紹: 1.太原統:重矿物主要有锆石、电气石、黑云母、綠帘石、柘榴子石等。 2.山西統:重矿物成分与太原統略有不同,首先锆石含量較富;其次不含柘榴子石而含太原統所缺乏的磷灰石。 3.下石盒子統:分析的标本較少,特点掌握不够。 4.上石盒子統:因木层作过重矿物分析和鑑定的标本較多,故特点明显,从图1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其重矿物成分与較老几个时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整理国內外稀有元素新矿物的资料过程中,曾对稀有金屬矿物的成矿规律性与注意寻找稀有元素的新矿床类型及新矿物方面,有一些粗线的认识,现在将它写出来,供同志们参看。一、我们如把稀有元素新矿物产地及已知重要矿点都投到世界地質图上,可以看到世界上稀有金屬矿产的分布如同其他金屬一样与世界大地構造控制的成矿带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矿物热电性标型及其在大洋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矿物热电性与地质找矿的关系和原理,通过对矿物热电效应机理及影响热电性因素的讨论与分析,结合大洋矿物热电性标型的初步研究,发现金属或半导体矿物处在温差条件下可产生热电效应,热电性标型可指示矿物形成的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为地质与找矿提供指示信息以实现其应用。根据矿物热电性标型可判断古地温和成矿温度、预测隐伏矿体、研究成矿分带性、评价矿床剥蚀水平等,可望在大洋地质与找矿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瑞君 《地质科学》1983,(3):267-272
样品产于南海北部湾滨岸浅滩胶结较松散的长石石英砂岩中,属于上第三系下洋组。本文从海绿石形态、矿物的物理化学测试结果以及形成介质条件等方面,探讨该区海绿石特征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8.
稀有元素矿物学在国外的发展情况稀有元素矿物学是屬于矿物学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十九世紀初期;矿物学才真正成熟为关于矿物学的科学,从这时候起,有关稀有元素矿物的描述和记载都隶属于矿物学的書籍或文献中,但并没有显著地位,一直到二十世紀中叶,由于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由于对稀有元素矿物資源的日溢迫切的需要,稀有元素矿物在矿物学中的重要地位才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钇及镧系)做为一组地质指示剂,国外已广泛用于矿物学及岩石学的研究。随着测试技术及分析精度的提高,国内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近三年来,笔者在五台山区从事前震旦纪变质沉积铁矿研究,曾按不同地层、不同岩石类型采集了一批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含量测试。本文就是对其结果的初步研究。主要目的试图探索五台山区变质岩系不同构造层、不同岩石类型中稀土元素丰度及分配型式的变化,以便为本区变质地层的划分、变质岩的原岩恢复提供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0.
沈丽琪 《地质科学》1983,(3):239-245
本研究以广东曲仁煤田两套红色地层为对象。工作中各选择了中侏罗统和上白垩统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进行碎屑重矿物组合、标志特征,重矿物成因和演变,韵律特征和矿物或熟度等研究,初步查明了它们的蚀源母岩类型;揭示了重矿物组合和区域岩石类型变化的原因;指出以重矿物为标志的韵律性和标志层的存在;探讨了矿物成熟度在重矿物研究中的意义;进而提出了划分、对比两套红层的重矿物标志。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我国产出的41种常见的铀矿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收集了国外已有资料,综合了10类53种铀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含氧酸盐矿物生成自由能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元凯  邵俊  陈德炜 《地质科学》1978,13(4):348-357
地质科学近年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热力学理论和热化学方法的应用。在地质领域内应用热力学理论的基础是矿物及有关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或热化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粘土矿物研究中,扫描电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观察粘土样品原样,深入研究粘土矿物及其集合体的微观性状特征、矿物相互间的关系及转化等。这对于认识不同成因类型粘土矿物的形成条件,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其它研究手段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4.
《地质科学》1981,(4):368-375
苏州高岭土矿床可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1,2],即风化型1)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集中分布在阳山东、西、北三个矿区。本文仅就阳西风化型高岭土中产出的不同种类高岭土矿物的形成及其互相演变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闻传芬 《地质科学》1980,15(3):292-295
1977年9月笔者在湖北省建始县邹待清同志协助下赴现场调查,得到一块重654.3克的建始陨铁。获知该陨铁约在九十年前陨落,陨落的地理座标为东经109°29′54″,北纬30°48′30″。该陨铁大小为65.5×60×46.5厘米,外形呈似斜方锥状(照片1),重量大于600公斤。比重为6.9325。经浸蚀维氏象很清晰。  相似文献   

16.
夏  陈开惠  姬素荣 《地质科学》1979,14(4):322-329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岭村是世界闻名的高岭土产地,高岭石矿物的定名即渊源于此。搞清该区高岭土的成因和矿物组成,对我国粘土矿物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1978年我们对高岭村地区的高岭土矿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获得了一些新认识,报导出来供有关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络合物在地球化学上的意义络合物化学的研究,自本世纪20-3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技术的需要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实验室中为了促使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相类似的成对元素得以分离,往往可以利用络合物的特性从而取得成效。因此当制备和提纯无机化合物时,应用络合物化学原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锆同铪,铌同钽等元素都由于其各形成络合物以后,显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们的性质,因此得到分离。事实上在地球化学作用中,几乎周期系内许多元素都具有络合物的形式,反映了络合物在成矿成岩过程中的变化,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有关这一方面的探索,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地质学上的某些重要问题。从络合物的形成理论上认识,其构成的内配位层和外配位层的离子,对于中心离子间的关系各有不同,从而使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结合情况也各有差异。外配位层的离子  相似文献   

18.
大坝的安全一般受岩体稳定条件的控制。影响岩体稳定的地质因素较多,其中软弱结构面的影响极为重要。软弱结构面即夹有软弱物质的结构面,例如夹有泥质充填物的裂隙,夹有断层泥、糜稜岩、角砾岩的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夹层为软弱结构面的一种,即除夹有软弱物质这一特征外,在产状上大致和岩层产状一致,并和成岩作用有一定关系。含有泥质物的软弱夹层一般俗称为“泥化夹层”。  相似文献   

19.
邓燕华 《地质科学》1983,(3):251-258
紫硫镍矿(Ni,Fe)3S4往往是镍黄铁矿表生蚀变作用的产物,分布在氧化带以下到潜水面附近。由于它易于氧化、淋失,故不易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但在气候干燥地区,如我国甘肃金川地区,氧化速度减慢,特别是化学风化作用微弱,表面氧化膜隔离硫化镍与空气的连系,从而得以保持成为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