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鄯善:位于吐鲁番盆地之东,属吐鲁番专区,清代设县之前,地名辟展。辟展在汉代属于东师前国的东境,北魏以后属高昌国。据《魏书》、《北史》记,高昌国有八城(隋代增至十八城),高昌城(今高昌古城即其址)东百六十里有白棘城,《魏书·唐和传》作白力城即清之辟展城。北宋人王延德奉命出使高昌,留有行程录,收在《宋史·外国传》高昌条下。王延德记:“[经]鬼谷口避风驿,又西行八日至一地、名宝庄”,鬼谷口避风驿是  相似文献   

2.
游走瘦西湖     
正尽管襟江带淮,如果没有瘦西湖,扬州定然枯涩,就像迟暮的美人。若把杭州西子湖比作雍容贵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就是窈窕淑女。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亦名保障河、保障湖,又名长春湖。据《宋书·徐湛之传》记载:"广陵城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钟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由此可见,扬州早在南北朝时就是旅游胜地了。不过,瘦西湖闻名于世却因清代杭州诗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内蒙古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1年至2021年每年的2月10日、5月10日、8月10日和10月5日,对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冗余分析法,确定影响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至2021年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整体属于中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质量浓度为0.14~5.81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0.15~0.80 mg/L,高锰酸盐指数为6.56~39.52 mg/L,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0.63~7.66 mg/L;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为重度富营养,夏季和秋季水体为中度富营养,春季水体为轻度富营养;气温和湖泊水量是影响查干淖尔湖东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2004年4月,在宁德三都湾东湖湿地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10次湿地鸟类资源连续调查。调查表明:宁德东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是湿地水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发现鸟类12目26科80种,计20119只。宁德东湖湿地是福建省鸟类资源的重要分布区,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地,但存在因开发建设湖面缩小、市区大量生活污水污染水质、湖体淤积、陆地化过快等问题。为此,保护和恢复东湖湿地、建立湿地公园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依据相关的史料和碑刻对元以来云南杞麓湖的开发与治理进行探讨。元以来云南杞麓湖的开发历经了3个时期,即元明时期、清至民国时期、建国后至1980年代。杞麓湖的开发包括湖区土地、湖区渔业、湖区水路等。其中,湖区土地和湖区渔业是开发的重点,元明时期设立河泊所戍军屯田、清至民国时期挖海泥造田征收鱼课、建国后至1980年代围湖造田。人类在开发杞麓湖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其的治理,元明时期发现并疏浚落水洞、清至民国时期开挖河道筑堤修沟划片管理、建国后至1980年代疏浚落水洞加强湖泊管理。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的演变及其整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杨达源 《地理研究》1986,5(3):39-46
本文指出洞庭湖发育的地质构造基础是新第三纪以来洞庭盆地的拗陷沉降。晚更新世末期,洞庭湖区为河网切割的波状平原。全新世以来,先是顺左河槽谷地发育河川型“沉溺湖”。近几百年来,主要由于四口分流携入大量泥沙在湖区北部淤填,形成宽广的漫滩平原,并导致西部入湖的水流在湖区绕行及在湖区南部出现湖面的扩张。根据目前情况,作者认为解决水流在湖区的绕行问题是洞庭湖实施整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统万城筑城环境背景是认识毛乌素沙地北魏时期环境的关键所在。基于野外观察,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建城时周边的水环境和沙漠化程度是研究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统万城建城时水环境远好于现在,在统万城东北和西北存在多个湖泊,但单个湖泊面积不大。建城时有可能从西北查干圪台处的湖泊引水至统万城附近,并在沿途人工挖掘形成季节性的小湖。根据现今沙漠化程度划分标准,建城时周边的沙漠化程度属于轻度,局部为中度。本研究提供了认识统万城建城环境的新途径,在明确毛乌素沙地历史环境变化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网湖近代沉积环境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史小丽  秦伯强 《地理研究》2013,32(5):808-816
采用放射性核素210Pb和137Cs计年方法,建立了长江中游网湖近代沉积物的年代序列,并对网湖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磁性参数、重金属元素、花粉组合以及营养盐含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根据沉积指标垂直分布的综合特征,结合湖区史料,重建了网湖100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沉积指标与湖区人口变化、工农业产值等数据的比对,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沉积物中TOC和TN浓度与人口变化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92和0.8928(P<0.001);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富集序列、营养盐富集序列与孢粉含量的变化序列与湖区人类活动具有较好的耦合性。表明网湖沉积指标可以敏感地反映湖区的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9.
湖沼学     
K901’2004031854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安庆沿江湖群为例二3udy on lak妞dis戚tp~t’s户叮Ceptionofwetland”改笑)t甘ces and envinlunent:a~study ofl应e grouP目明宫tha丫叨乎次River in Anqing,八乃hui Pro访nce/卢松,陆林…//地理科学一2003,23(6)一762一768 湿地具有强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湿地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成果颇丰,但从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与环境感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以安庆沿江湖群为例,根据对湖区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2011年8月和2012年7月丰水期,在鄱阳湖湖区布设77个采样点,大规模采集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表示)在湖区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低,平均值为10.58μg/L;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南湖区最高,中部湖区居中,北部通江区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溶解性总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营养盐含量不相关。水下光照条件是限制鄱阳湖浮游植物丰水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水体交换时间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丰水期,高水位稀释了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掩盖了其对浮游植物的作用,导致营养盐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杨福志 《中国地名》2013,(10):50-51
美国锡安山以色彩艳丽的峡谷著称于世。整体面积为6.07万公顷,191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锡安作为耶路撒冷的称号在《圣经·旧窒勺》里多次出现。摩门教徒把锡安山当作圣地,称它为“上帝的天城”。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虽拥有历史上各时期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当代城市建设却特色不足。郑州如何从清代老城逐步转变为近现代城市,老城又如何消隐在现代城市中,是郑州城市历史研究长期被忽略的议题。以郑州老城为研究对象,聚焦清至改革开放前城市由老城向外拓展商埠区和省会行政区的关键阶段,通过历史还原和形态比较等方法,解析郑州老城的功能布局、街巷、建筑等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铁路的开通、封闭的城市形态和新生活观念的影响导致老城城市形态演变,促使格局完整的郑州老城逐步转变为现代城市的“城中城”。  相似文献   

13.
在郑州市东三十里处,地跨中牟,原武(今原阳)二县的大洼地,春秋时为圃田泽,周围绿草平铺,森林密茂,百鸟群栖,禽兽聚集,战国时梁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就开始水利开发,引黄河水入圃田泽,又引圃田泽水东流为鸿沟(浪荡渠),早在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的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梁惠成王引黄河水入圃田泽,蓄水溉田,肥地增产,种稻改土,得到丰收,自此,在此湖区,发展了水利事业,这是古代引黄放淤、种稻改土的最早典范。该湖与黄河息息相通,还在黄河大汛期间,既能分刹黄河汹涌之水势,又能使圃田泽夏蓄春灌,能起到调节河、湖水量的作用。据《水经注》记载:“北魏时代,圃田泽跨中牟、阳武(今原阳),东西四十许  相似文献   

14.
卢松  陆林  凌善金  宣国富 《地理科学》2003,23(6):762-768
湿地具有强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湿地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成果颇丰,但从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与环境感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以安庆沿江湖群为例,根据对湖区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状况,得出一些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姓氏源流长孙(Zhǎng sūn)姓源出有二:1、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为拓跋氏所改。长孙复姓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就是拓跋的祖父,拓跋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长孙嵩后来位至太尉,封为北平王;他的侄子长孙道生屡建战功,位至宰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0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对西凉湖区的土地利用进行机助分类,将西凉湖区土地利用方式分为6种类型:水域、林地、沼泽、水田、旱地和建设用地。并利用ArcGIS进行土地利用方式转移矩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相比,2010年,西凉湖水域面积减少了2 822.71 hm2,旱地面积减少了378.51 hm2,水田和林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8.46 hm2和25.74 hm2;沼泽面积增加了3 240.4 hm2,建设用地增加了15.02 hm2。西凉湖区部分水域转变为沼泽,反映了湖泊沼泽化的趋势。导致西凉湖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人为干扰主要为非法筑堤围湖、围网养殖的过度发展、打草耙捞和排放污染物等。  相似文献   

17.
德宁路城,亦称安达堡子、新城、静安城和赵王城、五英雄城,这是因始建及沿用的时间不同,故名称相异。古城由汪古部在金王朝时所建。因该部首领阿剌兀思归附铁木真,在实现蒙古各部统一的征战中起到重要作用,1206年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后,授予阿  相似文献   

18.
正打箭炉,藏语发音"达折渚",是今四川省甘孜自治州首府康定城的古称。为了纪念这个古称,康定城所在镇被命名为炉城镇。打箭炉被称为"汉藏走廊第一城",自清代以来已经成为康巴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有史料记载的"打箭炉"称谓初现于明朝洪武年间,其聚落雏形的初步形成则更要追溯到元朝,"……元明时,打箭炉仅属小村,宋以前则荒谷耳"。打箭炉位于康巴藏区东缘,四川省西部,东临汉区茶叶产  相似文献   

19.
张华  安慧敏 《中国沙漠》2021,41(1):28-36
Google Earth Engine(GEE)是目前最先进的地理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使遥感监测地表植被突破了数据获取难、本地存储量大、处理效率低的限制。基于GEE云平台计算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研究了1987—2019年民勤绿洲NDVI的时空变化,并通过一元线性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Hurst指数对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1987—2019年民勤绿洲NDVI年均值从0.172上升到0.230,多年平均值为0.244,1989—2007、2010—2016年呈上升趋势,1987—1989、2007—2010、2016—2019年呈下降趋势。年内NDVI-0.017—0.333,高值集中在每年4—10月。空间上来看,绿洲外围NDVI明显增大,绿洲向荒漠扩张。(2)1987—2019年民勤绿洲大部分区域NDVI基本不变,坝区、泉山区绿洲外围、湖区南部和青土湖呈增大趋势,坝区中部民勤县城区、湖区北部绿洲边缘呈减小趋势,基本不变、增大、减小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81.90%、16.25%和1.85%。(3)1987—2019年民勤绿洲NDVI变化稳定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坝区东南部、泉山区东部、湖区北部荒漠区域;波动性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坝区、泉山区绿洲外围、湖区南部和青土湖。(4)未来民勤绿洲大部分区域NDVI变化趋势保持基本不变,坝区、泉山区绿洲外围、湖区北部和青土湖,NDVI未来有可能增大,坝区中部民勤县城区、湖区北部向荒漠过渡地带,NDVI未来有可能减小,基本不变、未来有可能增大、减小的区域面积分别占71.62%、12.96%、15.42%。  相似文献   

20.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郑州地区现代的地貌类型进行划分,以现代地貌数据作为聚落分布的基础平台,结合已有的调研成果,从不同时代遗址分布的地貌特征与生存环境需求、聚落分布变化与河湖地貌变迁的关系等方面,对郑州地区西周前古聚落的生境选择与自然环境变迁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水源是先民生存繁衍的基础,但水环境的优劣在郑州文化迁徙中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在郑州地区先民们聚落的选址位置与湖泊消亡变迁也十分微妙。全新世以来,裴李岗的聚落只能选址在老湖积高地上。到了仰韶时代,聚落开始向湖沼边岸地带扩散。从龙山时期到商代,随着西部湖泊的萎缩消亡而向东发育,人类逐渐向低处转移,直至占据湖积平原。聚落的分布密度和范围逐渐从郑州西部扩迁到东部,尤以商代的遗址分布特征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